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自通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传统戏曲文化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研究

传统戏曲文化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研究

公文范文 时间:2023-07-28 09:0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戏曲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财富,是传递民族风貌、展现民族个性的艺术综合体。中国戏曲是较完整延续其传统表演样式并在自媒体的当代仍然能够频频在舞台上展演的古代文化精品。随着电视网络等娱乐媒介时时翻新,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冲击,尤其是在当代大学生中,传统戏曲被冠以落伍、枯燥的名号,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开展戏曲文化教育,成为一项重要的时代任务,是把握民族根、民族魂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传统戏曲;文化教育;模式创新;文化传承

一、 中国戏曲梨园争春和时代低潮

中国著名戏剧家黄佐临总结归纳了世界三大戏曲表演体系,其一是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以写实派著称;其二是德国的布莱希特体系,以间离方法把戏曲人物和表演者完全陌生化;其三是中国的梅兰芳表演体系,是虚实结合,以虚代实的独特流派。中国戏曲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独有的艺术光辉。

中文“戏曲”一词源自宋代刘埙(1240-1319)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及的“永嘉戏曲”,即学界惯用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中国戏曲是揉进音乐、舞蹈、杂技、木偶、皮影、文学等门类的一门综合艺术,既是时间艺术的大成,同时是空间艺术的典范。中国戏曲的传承性在于它的民族性,其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形式更充分、更高质量地表现中国人民的生活、思想、情感,用合乎民族欣赏习惯和语言方式创造出来的一种为一定群体欢迎、容易接受并产生共鸣的文化作品。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国戏曲代表——昆曲名列其中并位居第一,这充分反映国际社会对中国戏曲的喜爱。

中国戏曲有三大历史高峰,一是元杂剧,二是明传奇,三是清代地方戏,尤以清中叶后,中国戏曲成体系飞速发展。元杂剧在宋金两代讲唱艺术的基础上,成为一种成熟的新型戏剧,其既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还因其艺术独创性成为一代文学主流,是当时低层知识分子耕耘的文艺园田。元杂剧发展有其特定的艺术和社会背景,中国传统戏剧在经历长期积淀后,素材的多样性已经满足其结构和内容的转化,此外元代的阶层分化让广大知识分子无用武之地,只有在勾栏瓦舍打发光阴、寻找出路,这为元杂剧发展提供专业的创作人才。明传奇是在杂剧的基础上,并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的新兴戏曲样式,明代涌现出一大批传奇大家,其中犹以汤显祖著名,其作品《牡丹亭》更因剧情转折、意义深远传唱三百年,时至今日“闺塾”“惊梦”等片段还活跃在各类舞台上。明代折子戏脱颖而出,折子戏是从全目剧本中摘取的精品,其特点是表演形式强劲,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现力,也为后世戏曲的表演样式奠定基础;同时明代是地方唱腔蓬勃发展的时期,其中流传最广和影响最深远的当属昆山腔,后经嘉靖时期魏良辅的加工创作,形成唱腔委婉细腻、乐队规模完整的昆曲起源。清代是地方戏大融合、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最为代表的是乾隆时期四大徽班进京后,与汉调、昆曲、秦腔等剧种融合形成的京剧。

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国戏曲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除此五大剧种之外,具有一定地区影响力的还有昆曲、粤剧、川剧、河北梆子、花鼓戏等剧种。

京剧艺术是中国国粹,是中国戏曲中的代表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同时京剧作为中国文化的名片屡出国巡演,具有极高的国际影响力,显然成为介绍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徽剧是京剧的源流,清代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京,在吸收湖北汉调、昆曲、秦腔等的剧目、曲调、表演方法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基础上,经过长期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可以说京剧是吸收中国各地戏曲精髓,经过历史实践孕育的独有剧种。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在其中涌现一系列表演大家和艺术流派,其代表有“同光十三绝”“老生后三杰”以及鼎盛时期的“四大名旦”等,这些都在中国戏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京剧是戏曲舞台艺术的典范,因为其诞生后就为宫廷喜欢,所以在剧目设计、表演技巧、舞台形象上有较规范的要求。在长期的舞台实践后,京剧的舞台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因为舞台限制,人物秉性要由特定的行当表现,不同行当有不同的服装样式、勾画脸谱和唱腔身法,这种角色多元性进一步满足观者的情感需求和美学欣赏,京剧的美不仅在于唱腔婉转多变,还在于进一步拟化現实生活,以最简单的方式再现生活原貌,这是京剧的艺术特征,也表现着京剧艺人的智慧,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延续。

豫剧是中国最大的地方剧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经过老一代艺术家的创作加工,正式定名为豫剧,豫剧流行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安徽、青海、四川、江苏、北京等十几个省区,成为活跃在中国各省市的著名剧种。豫剧唱腔铿锵有力,节奏明快足韵,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同时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舞台表现质朴通俗、本色自然,更紧贴老百姓的生活。

越剧发源于中国绍兴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国外亦成为“中国歌剧”。越剧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

中国戏曲梨园色彩纷呈,多元瑰丽,既有传唱百年、时时翻新的五大剧种,又有享誉一方,具有特定受群的地方剧种,如名动淮河两岸的泗州戏。泗州戏,原名拉魂腔,1952年正式定名为泗州戏,距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泗州戏是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她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泗州戏与皖北人民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显示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

中国戏曲是跟随历史脉搏跃动的文化精品,戏曲的多元性在于其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中国戏曲的源头已经不可考,但中国戏曲的产生绝不是偶然因素,而是智慧的中国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进行的文化创造。今天中国戏曲梨园群芳共赏,是原生态戏曲被接受和被创新的结果,然而自媒体的当代,文化形式日趋多元,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在接纳西方文化的同时对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认同感逐渐降低,戏曲文化的普及教育和传承发展面临紧迫性危机。中国戏曲是华夏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历史学者、文艺品论家解玺璋认为:“道德感,就是中国戏曲的价值理念。传统中国人的道德,不是在学校里上政治课培养出来的,都是在听戏听出来的,都是从剧场里慢慢熏陶出来的。中国戏曲里边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都有。”多元的娱乐选择改变了曾经以戏曲为主体的娱乐消费形式,冲淡了戏曲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尤其是青年人视传统戏曲为落伍、枯燥的文化存在,对传统戏曲采取漠然态度,更加剧了戏曲传承的危机,为了加深广大在校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就必须在高校素质教育尤其是美学教育中融入传统戏曲的因素,从戏曲的音乐性、文学性等方面开展兴趣教育,让戏曲传承后继有人。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戏曲传播的特点和经验概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开创新的局面,与过去任何一个时代不同的是,戏曲艺人的社会地位伴随政治变革有显著提升,从不入流的下等阶层一跃成为社会主人,更激发广大戏曲艺人的创作激情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戏曲发展可以根据具体的时代背景划分为改革开放前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文化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戏曲发展正是这一社会原理的生动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是中国戏曲蜕变和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反映在戏曲文化上就是戏曲改革,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由总理周恩来签发的《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指示》的基本内容即是“改戏、改人、改制”的戏曲改革基本方针。1952年10月6日至11月14日,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國23个剧种的37个剧团、1600多名演员展演了82个剧目,这次盛会第一次集中展示了中国传统戏曲的优秀遗产,既是广大戏曲艺人交流技艺的舞台,也是中国传统戏曲走向新时代的标志。自《指示》发布起至1956年底,全国挖掘出传统戏曲剧目51867个,记录下14632个,整理改编四千余个,上演剧目达一万余个。这一时期,戏曲改革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戏曲创作和表演是个体性行为,剧团间缺少相互交流和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国家层面支持戏曲发展,为全国各个戏曲流派搭建技巧切磋的平台,极大地提高中国戏曲地发展活力;确立服务人民的创作标准,去除传统戏曲中的糟粕,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戏曲传承队伍,极大地提高戏曲艺人的思想文化素质,进一步丰富了戏剧作品中的精神涵养。这期间涌现了一批优秀剧目,如京剧《将相和》《白蛇传》,评剧《秦香莲》,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昆剧《十五贯》以及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撰写的历史京剧《海瑞罢官》。之后如京剧《白毛女》《红灯记》《奇袭白虎团》,越剧《西厢记》,评剧《刘巧儿》,沪剧《芦荡火种》,豫剧《朝阳沟》等一批优秀作品增加了戏曲剧目样式,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创新高潮,在新中国戏曲史上留下色彩纷呈的印记。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步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文化环境呈现多元化特征,传统戏曲也在这番文化大潮中几起几浮,这一时期传统戏曲发展呈现既被轮番冲击又极具生命力的内外现象,流行音乐、电视电影、网络产品等的高产出进一步稀释了戏曲文化的消费市场,外来文化的灌输增强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信任危机,传统戏曲在市场经济面前表现日趋乏力。为了拯救危机中的戏曲等民族、民间艺术,近年来,文化部和财政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施了一些国家重大文化项目,以国家项目带动相关的文化建设,加大对活态文化的保护力度,成为国家文化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第一届精品剧目有北京京剧院的京剧《宰相刘罗锅》、上海京剧院的京剧《贞观盛事》、天津京剧院的京剧《华子良》、重庆川剧院的川剧《金子》、福建实验闽剧剧院的闽剧《贬官记》、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陆游与唐婉》,这些精品剧目在题材选择、主题表现、表演方式、舞台呈现等艺术各方面都各自有不同的创新与突破,在舞台表现上进一步满足大众的文化观感。此外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对重点剧种进行抢救性保护,从政府主体上避免传统戏曲自生自灭,最大限度地保存民族民间文化等民族历史的记忆。但是单靠政府举措、行政力量无法根本解决传统戏曲衰败的局面,而应更多依靠市场主体激发戏曲发展活力,更多的是戏曲创作者与受众之间潜在的交契,如越剧《第一次亲密接触》第一次把作家蔡智恒的网络小说搬上戏曲舞台,该剧被定位为“浪漫抒情的青春越剧”,在网络日益不可或缺的今天,用戏曲虚拟、写意的手法表现虚拟的网络生活,促使创作者思考戏曲如何演绎时尚题材、走近现代青年,自觉地向当代的流行语汇和拥有强大话语权的网络媒体靠拢,这也是戏曲人一种主动和自觉的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戏曲只有与社会具体实情相适应,只有在不断继承中变革才能拥有发展主动权。时代演进是不能阻挡的社会规律,在时代洪流中,那些推陈出新的,那些与时俱进的,那些勇敢创新的将因为主动选择随浪涛推向前进。

作者简介:

化璐瑶,钦媛,安徽省宿州市,安徽省宿州学院。

自通范文网 https://www.476k.com Copyright © 2018-2024 . 自通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自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8025769号-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