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自通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太平鼓正源

太平鼓正源

公文范文 时间:2023-07-28 09:20:15 来源:网友投稿

太平鼓,近年来人们称其为“兰州太平鼓”,也有称“甘肃太平鼓”的,之所以这样标以地名,那是因太平鼓走出兰州走出甘肃后,要表示这一在兰州本称为“太平鼓”的鼓与在外省流行的另一种“太平鼓”以相区别。现有的各种辞典辞书所收录的“太平鼓”条,都没有提及流行于兰州的“太平鼓”,而大多以流行于北京、东北的单面蒙皮鼓柄上套铁环的那种太平鼓,作为有形可考、有文可查的正宗;有人还把出现于明清史籍的这种太平鼓的历史上溯,认为即是北宋徽宗政和年间被禁的“打断”而改名的“太平鼓”。在兰州,也有研究兰州太平鼓历史的研究者认为:今兰州太平鼓即也源于那种单面蒙皮套以铁环的太平鼓,其后才逐步发展成今日之兰州太平鼓的。

笔者认为:太平鼓,兰州是其发祥地,兰州的太平鼓才是源于北宋时正宗的太平鼓,是老字号。

北宋神宗熙宁初年,出了个拓边复地的名将王韶,他三上“平戎策”于宋神宗赵顼,在改革派王安石的支持下,终于实现了他提出的‘欲平西夏当先复河湟”的战略决策,他一举收复宕、迭、岷、河、门五州并建熙州,其地在今兰州市之南之西的羌人地,这一地区从唐以后就为吐蕃侵占已达二百多年了。纵观整个宋代,都是屈辱的割地赔银外患连年被动挨打的历史,而王韶却以其智勇收复了中原王朝失去的故地并建立了熙河兰会路,这在宋代是个了不起的军事胜利,当时宋王朝也举国欢庆,文人纷纷赋诗为“熙河大捷”祝捷,然而,王韶的历史功绩因被以司马光之辈的保守派所贬抑,虽以功为观文殿学士、礼部侍郎,并召为枢密副使,但他未能适应朝廷的政治倾轧,一贬再贬郁郁而死。可史实不会因此而改变,正直的文人学士还是记下了王韶许多传奇般的故事,请看这则笔记:

教军士为讶鼓

王子醇初平熙河,边陲宁静,讲武之暇,因教军士为讶鼓戏,数年间逐盛行于世,举动舞按之节与优人之词,皆子醇所制也。或云:子醇尝与西人对阵,兵未交,子醇命军士百余人装为讶鼓队,绕出军前,虏见皆愕眙,进兵奋击,大破之。(宋·彭乘《续墨客挥犀》)

王子醇(《宋史》作子纯)就是王韶,子醇是其字。他于初平熙河之时,创作了“讶鼓”,立即受到群众的喜爱而数年间盛行于世,王韶是“讶鼓”的创作者无什么疑问,可“熙河”为今何地?有舞蹈史对这则笔记作了这样的描述:“据说宋代武将王子醇在河套地带打败了西夏,利用讲武之余暇,教给军士《讶鼓戏》,数年之间就流行起来,舞蹈动作和歌词都是王子醇的创作。”该文认为熙河是河套地带,显然有误,历史上的熙河曾先后名为熙河兰会路、熙河兰湟路、熙河兰廓路等名,所辖地域都是今甘肃中部、陇南和今青海东北部,其中熙(今甘肃临洮)、河(今临夏,河州之名为人熟知)、兰(即兰州)会(即会宁)、湟(即西宁)廓(今青海化隆)。可见讶鼓不是产生于河套而在今甘肃中部与青海东部是可以肯定的。

“熙河”的“边陲”又是何地呢?这一问题十分重要。熙河路的建立,当时在今青海北部的吐蕃董氈已臣服于宋,也就是说宋军的西、南两面已无敌对力量,直接面对的是北面之西夏这一主要强敌了,此间宋夏对峙的边界西从大通河、庄浪河、黄河一线,兰州其时尚为西夏占领,中线当以皋兰山、马啣山一线了,东线也当在榆中境内,因此,熙河路的“边陲”即在今兰州市所属的地域内是不会有太大的出入的。也就是说,讶鼓这一民族民间鼓舞的诞生地在今兰州市的范围内。

讶鼓产生于兰州,这又与太平鼓有何关系呢?兰州的太平鼓历史,有这样一个故事:元末明初,朱元璋派大将徐达西征兰州,元军王保保死守兰州,徐达久攻不下,时逢春节,有人给徐达献计,在太平鼓内藏上武器,装成社火队混进城,结果里应外合,大破元军。故事美丽动听,太平鼓的历史似乎也成了定论。可当笔者发现了讶鼓产生于兰州市的地域后,把这一被陇上学人所忽略的古代民间艺术,首先从“鼓”这一角度企图与太平鼓作联系,而关于讶鼓的这则笔记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子醇尝与西人对阵,兵未交,命军士百余人装成讶鼓队,绕出阵前,虏见皆愕眙,进兵奋击,大破之。”这则笔记中记载的王韶用兵的情节与徐达攻城之说,两者无疑有相似之处:王韶和徐达都是进驻兰州地区的军事主帅;王韶让军士百余人装成讶鼓队,徐达让军士装成社火队;王韶的军士绕出(敌)阵前,使虏(敌)皆愕眙(惊呆了),进兵奋击;徐达的军士混进城内里应外合;结果都是大破敌军。这两个故事中哪一个更具有历史价值呢?徐达攻城的太平鼓故事屡见于报章,而王韶利用讶鼓攻敌致胜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王韶用讶鼓队赚敌的故事未记述时间与地点,而徐达用太平鼓赚敌的故事,有时间,有地点,《明史》记载:

“洪武二年(徐达率军)渡陇,克秦州,下伏羌,入巩昌,遣右副将军冯胜逼临洮,(李)思齐果不战降,分兵克兰州,袭走豫王,尽收其部落辎重……(十二月)扩廓(王保保)攻兰州,杀指挥使副将军。”(《明史·徐达传》)

兰州得而复失的第二年四月,徐达再次率军西进:

“(徐)达至安定(定西),扩廓(王保保)退屯沈儿峪,进军簿之,隔沟而垒,日数交,扩廓遣精兵从间道劫东南垒……达帅兵却之……明日整兵夺沟殊死战,大破扩廓兵,擒郯王济王……扩廓仅挟妻子数人奔和林。”

徐达两次进军都是农历四月之事,第一次徐达未亲征兰州,第二次徐达与王保保交战的战场是在定西兰州间的沈儿峪,是野战而非攻城战,是速决战不是攻坚战,史实与传说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不合,因此,徐达用太平鼓赚城的故事是民间故事而非史实。

王韶用讶鼓队赚敌的情节是载于史籍的,而徐达的故事无史籍可考,可这两个故事又是如此相似,所以笔者认为:王韶用讶鼓赚敌的故事为兰州的“鼓队”世代相传,引以为荣,可因年代久远,因王韶在历史上知名度不高,民间口口相传乃至传成后世知名度更大的徐达,成了张冠李戴了。

关于太平鼓的历史传说,虽从宋代王韶用讶鼓赚敌的记载中找到了传说故事的原型,可讶鼓之名,又如何变为太平鼓的呢?讶鼓即太平鼓的推论能否最后成立的关键也正在于此。也就是说讶鼓与太平鼓之间的名称变化间尚缺乏一座桥梁。笔者为寻找这座桥梁已费时经年。

王韶于初平熙河边陲宁静之时,讲武之暇教军士为讶鼓戏,数年间逐盛行于世,说明讶鼓这一广场民间艺术,迅速传布各地。身在京城任中书检正的《续墨客挥犀》作者彭乘记下了讶鼓的“盛行于世”,绝非杜撰,且当时的京城开封亦有讶鼓的盛行是可以想见的。但记载开封有讶鼓表演的,首先是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所呈百戏节目内有“砑鼓”一目,“砑鼓”是“讶鼓”之异写是可以肯定的。孟元老在此书的自序中说他于崇宁癸未(公元1103年)入京师,在东京寓居23年直至靖康之变才南迁,他住在州西金梁桥西夹道之南,正当辇毂之下(皇帝车轿经过的地方),他说:“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这里所说的“垂髫之童,但习鼓舞”说明了当时民间鼓舞之盛行。此时盛行的“鼓舞”距彭乘所生活的神宗哲宗朝只有几年更替的时间,这时盛行的“鼓舞”很可能即是此前盛行的讶鼓,所以,在架设“讶鼓”通向“太平鼓”的桥梁时,无疑这是一个坚实的桥墩。

“太平鼓”一词最早出现于何时呢?让我们先看看《辞源》中的“太平鼓”条:

太平鼓,鼓曲名,宋徽宗崇宁、大观间,京城内外街市,有鼓笛拍板演唱,称为打断,政和初年,官令禁止,民间乃改称太平鼓。明清时,民间新春及元宵用铁圈蒙羊驴皮为鼓,形如蒲扇,鼓柄上套铁环,长柄,击鼓摇环,边舞边唱,也称为太平鼓。

这里,我们首先发现:先称为“打断”的鼓笛拍板演唱后改称为“太平鼓”之名的,正是在宋徽宗崇宁大观年间所盛行的,与孟元老所说的“垂髫之童”所习的鼓舞是同一时代,那么,这两者间是一种鼓舞还是两种呢?此其一。其二:称为“打断”的鼓笛拍板中的鼓,与讶鼓的盛行于世有无内在联系?

《辞源》的“太平鼓”条的依据从何而来?笔者在《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十卷)中《今乐考证》一书找到了此条的出处,清人姚燮写道:

又曰:“打断”。宋街市鼓曲也,一名太平鼓。吴曾日:“崇宁大观以来,内外街市,鼓笛拍板,名日‘打断’,至政和初禁之,民间改为太平鼓。”又日:“通同部鼓”,江左心《宣政杂录》言:“臻蓬蓬鼓”,今北京腊正,小儿皆以棉裹枹击铁环太平鼓,无笛、拍。

这条记载中又冒出了一个“臻蓬蓬”鼓来,其时代也在宋徽宗时代,“打断”的鼓笛拍板中的“鼓”会不会与“臻蓬蓬”鼓有联系呢?此疑一。姚燮又说:“今北京腊正,小儿皆以棉裹枹击铁环太平鼓。”而北宋的“垂髫之童但习鼓舞”同为小儿,明清时的太平鼓会不会与北宋的太平鼓有联系?此疑二。

“打断”改名为太平鼓已无疑,笔者在另文中也曾认为“打断”即是明清时北京的那种太平鼓,从“打断”中去找讶鼓与太平鼓间的线索,至此已是山重水复之际了。

《辞海》、《辞源》再无关于“打断”的新线索,《辞源》虽有“打断”条,但解释为:“即判决,断,断狱,《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次日,郡王将封简子去临安府,即将可常、新荷量轻打断’。”此条显与鼓笛拍板无关,其他近年来各种艺术辞典中再无新解。姚燮文中有“吴曾说”,吴曾所著的《能改斋漫录》卷二中有姚燮所引之文。

禁蕃曲毡笠

崇宁大观以来,内外街市鼓笛拍板名曰打断。至政和初,有旨立赏钱百五千,若用鼓板改作蕃曲子并著蕃服之类,并禁止,支赏。其后民间不废鼓板之戏,第改名太平鼓。

“打断”的出处找到了,但无新的内容,仔细一对照,文中的“其后民间不废鼓板之戏”是上述引文中所没有的,可从这句话中能否看到有曙光出现呢?

从宋徽宗时代上溯,唐宋笔记及正史无“打断”一词出现,下寻,只见于元脱脱《宋史·乐志》。“打断”一词,《能改斋漫录》一书当是源。但还有无“打断”的蛛丝马迹可寻呢,南宋周密《武林旧事》有记载:

天基圣节排当乐次

初坐,第四盏,吴师贤已下,上进小杂剧……做君圣臣贤爨,断送万岁声。

这条文字,记述所演的杂剧时,使用了“断送”一词,颇不可解!从字义上看,演员在演出“君圣臣贤”的杂剧,“断送”名称为“万岁声”的曲子,绝无贬低调谑之意,而应是为正上演的杂剧用乐器伴奏或伴唱“万岁声”的音乐,此外,“断送”一词还见于《都城纪胜》“其吹曲破断送者,谓之把色”。这里的断可能是吹奏的意思。

再回过头来看“鼓笛拍板”称为“打断”,“打断”可能是“鼓笛拍板”几种技艺的综合称谓,如今之弹唱、歌舞,与“鼓笛拍板”联系起来看,“打”当与鼓联系,即打鼓,笛是吹奏之乐,“断”与笛有联系吗?有“断笛”之说吗?但在“打断”遭禁后,不再叫鼓笛拍板,而叫成“鼓板之戏”,此刻不见了笛。

正当无可奈何之际,《能改斋漫录》作者吴曾在其书的第十三卷中,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份通向“又一村”之路径,现抄录如下:

禁淫哇声

政和三年六月,尚书省言:今来已降新乐,其旧来淫哇之声,如打断哨笛砑鼓十般舞之类悉行禁止。(四库本)

这则笔记之内容,与前引“崇宁大观以来”之文的内容,无疑是同一回事,后文对前文有重要的补充,后文说明了“打断”被禁的准确年月和被禁原因,指出“其旧来淫哇之声”“如打断哨笛砑鼓十般舞之类”,盼望已久的曙光在这里出现了,那就是其中明确提及被禁的除“打断”外,还有“砑鼓”等。

“打断”与“砑鼓”是并立关系?还是砑鼓从属于“鼓笛拍板”之中?

在后文中新出现的哨笛、砑鼓、十般舞,在政和之后的诸多史籍中所能见者:哨笛一词仅见于《武林旧事》中,有“哨笛四”,再未他见。“十般舞”一词后世也未能觅得。所见唯多的就是“砑鼓”,且诸多变异,砑鼓见于《东京梦华录》、《三朝北盟会编》;迓鼓见于《武林旧事》、《辍耕录》、《九宫词谱》;讶鼓见于《朱子语类》、《雍熙乐府》等,讶、砑、迓、呀等字学者们对其相通无异议,这多处出现,说明“讶鼓”在后世继续流行,再联系前面提及的被禁后,“民间不废鼓板之戏”的鼓就是讶鼓的可能性已越来越大了!

那么,“打断”与“讶鼓”到底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呢?此刻,笔者忽然回忆起一个关于标点符号重要性的故事:“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本为“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是主人的逐客令,客人看后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将其加上标点:“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中国古代之文大多不加标点,笔者先找到的一个《能改斋漫录》的版本(上海进步书局版),对前引的这段重要文字所加的句读为:“如打断哨。笛呀鼓。十般舞之类。”这“打断哨”、“笛呀鼓”是何义?反复琢磨多日,忽然觉得是被盲目乱加句读者折腾得好苦!“如打断、哨笛、呀鼓、十般舞之类。”但这并不是最理想的句读。如何句读,至今仍是研究古代史料常遇到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笔者又对此条文字重新标点:“如打断——哨笛、砑鼓、十般舞之类”。这样的新句读,其义就十分清楚了,“打断”是包括哨笛、砑鼓、十般舞在内的鼓笛拍板的综合称谓,前后文之间也再无疑义。“鼓笛拍板”称为“打断”,鼓——砑鼓、笛——哨笛、拍板——十般舞,十般舞,笔者以为是“十般癞”之讹,北宋时此为“拍板小唱”之目,且讶鼓开初也是有“优人之词”的演唱成分的。如上所述,上文的句读是正确的。

现在,笔者试图把这两则笔记合二为一:崇宁大观以来,内外街市哨笛、砑鼓、十般舞之类鼓笛拍板称为“打断”,政和三年六月,尚书省言:今来已降新曲,其旧来淫哇之声,如打断——哨笛、砑鼓、十般舞之类悉行禁止。其后民间不废鼓板之戏,改名为太平鼓。

如上所述,砑鼓改名为太平鼓来龙去脉已十分清楚,也就是说:太平鼓即讶鼓。

讶鼓盛行直至元明仍见于史籍,太平鼓之名在内地文录中也从未露面,直至明末清初,“太平鼓”一词才始见于王夫之的笔下。

那么,民间不废的鼓板之戏——太平鼓哪里去了?笔者可以这样回答:“回娘家了。”

北宋神宗之后的熙河地区,直至宋徽宗时代这三四十年间,一直是宋王朝最注目的军事要地,王韶之后,李宪、童贯两位权势宦官长期担任熙河主帅,李宪取得兰州东关堡女遮谷大捷收复兰州,童贯于1091年再次降服瞎征,为宋王朝完成了对熙河路的经营战略,宋徽宗政和三年之禁令,诏令立即被传送到熙河地区是可以肯定的,因为被禁的项目跟熙河地区直接相关,讶鼓产生于熙河,还有被禁的蕃曲与氈笠、蕃服,笔者认为这也是指从熙河地区传至京城的,因此,当时的朝廷要员在兰州立即执行诏令禁止讶鼓蕃曲。于是熙河兰湟路的群众,把喜爱的讶鼓不得已改名为太平鼓,以遮掩官府的耳目,才未能废“鼓板之戏”,而其他地方的讶鼓,群众没有理会官府的这道禁令,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贯彻不力,故而讶鼓仍在流行,宋室南迁,大批西北军人到了江南,生活于南宋高宗时代的吴曾记载下的“太平鼓”之名,很可能是从西北军人口中得到的。

写至此,笔者以为从讶鼓更名为“太平鼓”的桥梁已经架起,宋代的太平鼓没有湮没,而至今仍活跃于讶鼓的发源地,太平鼓即讶鼓有史籍可考。在今后的各种辞典中,关于“太平鼓”之条应该改写:

太平鼓

(一)起源于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初平熙河之时(约公元1072年),为主将王韶在今兰州市附近的边防地区所创作的讶鼓,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官令禁止,其后民间不废鼓板之戏,改名为太平鼓,现今兰州地区仍流行太平鼓。

(二)明清时流行于北京及东北地区的铁环蒙皮的单面鼓,也称为太平鼓。

讶鼓

亦作砑鼓、迓鼓、呀鼓等,为北宋边将王韶编创于1072年宋置熙河路之时(地点在今兰州市附近),数年间盛行于世,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诏令禁止,其后民间改称为太平鼓。

那么,清人姚燮所提及的“臻蓬蓬”鼓,是不是太平鼓呢?今引清人褚人获《坚瓠八集》之文请读者辨正:

臻蓬蓬

宣和初,收复燕山以归宋,金民来居京师,其俗有“臻蓬蓬歌”,民每扣鼓和臻蓬蓬之音为节而舞,人无不喜闻其声而效之。

宣和在政和三年之后约六、七年,与被禁的“鼓笛拍板”无涉。然而,金人为满清先民,与清代流行的满族太平鼓之间很可能有其渊源,因不属本文所论,恕不添足。

推荐内容

自通范文网 https://www.476k.com Copyright © 2018-2024 . 自通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自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8025769号-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