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自通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孙悟空原型研究综述

孙悟空原型研究综述

公文范文 时间:2023-07-28 09:20:1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在收集各家关于孙悟空原型研究的著作后,对分列的三类观点加以分析,以“史”的视角对孙悟空原型研究的发展进行概括,同时归纳各派观点的优缺点。最后指出,对于孙悟空原型的研究不应该只停留在排比、分析建国前几家观点上,而应该找出最早与孙悟空有关的取经故事文本,再从这上面去发掘孙悟空形象的特点,从而判断他的渊源所在。

关键词:孙悟空原型进口说国货说

中图分类号:I242.4 文献标识码:A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researches on the prototype or Monkey King

XUFen-fen

(Anhu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Anhui•Hefei230022)

Abstract:In the collection of writings on the prototype of Monkey King, we analyze the three views respectively. In view of “history”to summarize the research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clud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view. Finally we point out that the research on the prototype of Monkey King should no longer be stuck in parallel and analyze the views before 1949,but to find the earliest texts ofMonkey King to learn,then disco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nkey King,from this to determine where the source of his.

Key words:Monkey King;Prototype;Input;Domestic

孙悟空的原型研究属于《西游记》一书渊源考察的一个重大组成部分。胡适发表《<西游记>考证》引发了孙悟空原型的争论。直至今日,关于孙悟空原型的研究文章仍然层出不穷。而且众多研究者各执一词,在问题的关键方面,即孙悟空的原型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上,仍然未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纵观这些文章,可看到关于孙悟空的原型主要是三种观点:一是“进口说”,认为他本自印度神猴哈奴曼(Hanuman)或言那罗(Nala),还有就是佛教中的“听经猿”形象;二是“国货说”,认为他产生于中国自身古老的神话传说系统,而在原型的具体归属上却众说纷纭,有说是淮涡水神无支祁,有说是道教中的“修炼猿”形象的堆积,更有说是夏启等等;三是在前两者基础上的“中外混血说”,即孙悟空是《西游记》作者结合中印两国神话及宗教中的相关元素创造出来的形象,它并非单纯地来自中国或印度。但是这里面还有以“中”为本,还是以“外”为本的问题。在此将结合历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孙悟空原型研究史做一番综述。

一、“进口说”

首倡此说者为胡适。他于1923年在《<西游记>考证》中列举了《罗摩衍那》(Ramayana,胡适译作《拉麻传》)中记载的印度猴子国大将哈奴曼的种种神通奇迹后,说:“所以我假定哈奴曼是猴行者的根本。”此前他还推测“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 此外他还具体比较了两点。第一,“《取经诗话》里说,猴行者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花果山自然是猴子国。行者是八万四千猴子的王,与哈奴曼的身份也很相近。”第二,“《拉麻传》里说哈奴曼不但神通广大,并且学问渊深;他是一个文法大家;‘人都知道哈奴曼是第九位文法作者。’《取经诗话》里的猴行者初见时乃是一个白衣秀才,也许是这位文法家堕落的变相呢!”

胡适此说在二三十年代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如陈寅恪和郑振铎实际也是主张“进口说”的。

陈寅恪1930年在《<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一文中,考察了《贤愚经•顶生王缘品》中的顶生王升天复坠落故事,结合《罗摩衍那》(陈氏译为《罗摩延传》)第六编记载的名叫Nala的工巧猿造桥渡海,直抵楞伽的猿猴故事,认为“此二故事本不相关涉,殆因讲说《大庄严经论》时,此二故事适相连接,讲说者有意或无意之间,并合闹天宫故事与猿猴故事为一,遂成猿猴闹天宫故事。……此《西游记》孙行者大闹天宫故事之起源也。”由此可见,陈氏虽然也主“进口说”,但他认为孙悟空原型为印度神猴Nala。

郑振铎写于三十年代的《西游记的演化》则认为,“孙悟空的本身似便是印度猴中之强的哈奴曼(Hanuman)的化身。”并且补充道:“他会做诗,尝到处留题,最早的一诗是初伏事法师时做的:‘百万程途向那边,今来佐助大师前,一心祝愿逢真教,同往西天鸡足山。’……至于大闹天宫,或是采用了哈奴曼的大闹魔宫的故事吧。”不过郑氏紧接着却又不无矛盾地提到,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里的孙行者“俨然是魔王拉瓦那(Ravana)的转变了”,似乎在郑氏看来,拉瓦那也应是原型之一吧。

1986年陈邵群、连文光发表《试论两个神猴的渊源关系——印度神猴哈奴曼与中国神猴孙悟空的比较》一文,声援“孙悟空的形象源于《罗摩衍那》”的说法。他们首先比对了两个神猴的相似之处,如都有神通广大的本领。风神之子哈奴曼能腾云驾雾,会变身术,还曾经变成一座湿婆庙,用尾巴化作一座护身的堡垒。而孙悟空也会腾云驾雾,甚至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会七十二般变化,上天入地,神力非常。另外他与二郎神的斗法中也有变成一座土地庙的细节。又如,哈奴曼曾用钻进妖怪肚子的办法杀死过女罗刹西弥迦,而孙悟空更是精于此道。再如,哈奴曼不把天神的任何权威放在眼里,面斥罗婆那,拘禁太阳神,而且救人危难。而孙悟空则更是一个大闹天宫、扰乱冥府,骂玉帝、怒如来的英雄。从这三个方面的相似中,作者们觉得不能否认两个神猴的渊源关系。

纵观历来主张孙悟空的形象源于印度神猴哈奴曼这一观点的众多说法,我们可以总结其中的合理成分和不足之处。这一观点的合理成分就是孙悟空和哈奴曼这一形象及其相似,如此相似的两个文学形象,如否定他们的渊源关系,于情于理于逻辑都说不过去。其不足之处是没有强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在《西游记》及之前相关的系列作品创作出来之前,哈奴曼这一形象已经传入中国。

二、“国货说”

鲁迅先生在1922年8月21日致胡适的信中说,《纳书楹曲谱》所摘《西游记》杂剧,“两提‘无支祁’(一作巫枝祁),盖元时盛行此故事,作《西游》者或亦受此事影响。其根本见《太平广记》卷四六七《李汤》条”。《李汤》又名《古岳渎经》,唐代李公佐作。无支祁即《古岳渎经》中的淮涡水神,它“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与孙悟空确有相似之点。后来鲁迅又在《中国小说史略》里明确提出:“明吴承恩演《西游记》,又移其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则更直截:“我还以为孙悟空是袭取无支祁的。”鲁迅先生的立足点是:1)孙悟空和无支祁的形象极为相似;2)《西游记》作者受唐宋传奇的影响极大而受佛教文学影响稍小;3)在《西游记》创作时代,哈奴曼的形象还没有传入中国。鲁迅先生的观点基本上抓住了“进口说”的致命弱点并提出了自己的解释,能够自成一家之言。所以,尽管这一观点在二三十年代少有人赞同,但是到了五六十年代却因鲁迅的崇高威望而几就成为不二的观点。

1958年,吴晓铃则从《罗摩衍那》(作者译为《罗摩延书》)与佛经中的疑似故事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入手,力挺鲁迅先生的“无支祁说”。作者认为“在古代,中国人民是知道‘罗摩延书’的,但是知道的人并不很多;而且,对于‘罗摩延书’的故事内容的了解是很不够的。”他指出,《罗摩延书》在吴承恩的那个时代及其以前的时代都没有在中国完整地流传,顶多只是“从释典翻译文学的夹缝里挤进来的一点点”,而且“删改得全非本来面目”。因而如果说这些“过于简单、支离破碎,而且涂上了佛教的颜色”的“罗摩延书”的故事的片段竟然会影响到“西游记”故事的成长,“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况,释典翻译文学里提到的“罗摩”和“罗婆那”(Ravana),不少都只是跟“罗摩延书”里面的“罗摩”和“罗婆那”同名而已,并非同一个客体。因而他最后的结论就是:“孙悟空虽然和‘罗摩延书’里的大颔猴王哈奴曼有些相似之处,但是决不能说他是印度猴子的化身,我们的猴子自有他的长成的历史。”然而,吴氏其实在文中还有一个结论没有言明,那就是所谓的《罗摩衍那》一书在古代中国根本就没有流传过,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说孙悟空的形象源于《罗摩衍那》就等于是无稽之谈了。

1984年,刘毓忱在《孙悟空的演化》一文中做了重要的补证。该文指出,第一,汉译佛经中没有提到神猴哈奴曼的名字;第二,《罗摩衍那》至今没有被译成汉语;第三,玄奖取经回国后,撰文记载了许多奇闻异事,但在其著述中没有记载“伟大的哈努曼故事”;第四,吴承恩在他的作品中也从来没有提到过哈奴曼。此外,作者还指出,在我国的神话传统中,有四种类型的神话给吴承恩以启示:一是“石中生人”的出生神话,如夏启诞生于石;二是“形若猿猴”的外貌,如无支祁;三是“铜头铁额”的特征,如蚩尤兄弟;四是“与帝争位”的战斗精神,如刑天。因此,刘氏认为“从孙悟空的演化历史看,他的‘形’既在我们民族文化传统中孕育,他的‘神’又立在明代中叶现实生活之上”,“我们的美猴王是具有中国民族的气质,民族风格,民族精神的神话英雄”。

除此之外,也有学者另辟蹊径,虽然承认孙悟空是本地居民,但不认为他袭取了淮涡水怪无支祁的形象,而是源自夏启或道教的“修炼猿”。也是1984年,龚维英在《孙悟空与夏启》一文中认为,“孙悟空形象的最古老源头,不是中国的无支祁或印度的哈奴曼,而是夏启。”并从盗仙乐等方面稍分析之。石霏在《大禹神话与孙悟空形象》一文中,则认为孙悟空的身体里有“大禹的血脉”。张锦池在其专著《西游记考论》第五章“论孙悟空形象的演化”中认为,孙悟空的原型应该是道教的“修炼猿”。他认为孙悟空原型当是个既汇集了“性喜吃人的猴精”(《灵保集•薛放曾祖》)、“荒淫成性的猴精”(《易林•坤之剥》的大玃,盗人媚妾。)和“偷窃仙品的猴精”(《国史补》猩猩好酒)等三种猴精之恶行,又兼具它们的神通的猴王,是个反面的形象。而这从《取经诗话》到吴承恩《西游记》中对于孙悟空皈依佛门前的形象的表述就可知道。

和“进口说”一样,这一观点同样有优胜之点和未圆之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说《西游记》作者扎根于传统文化中,在众多的可利用材料里博采旁摭汲取养分,从而创造了孙悟空这一光辉形象,比说他借鉴了一个远在天边几乎不可能见到的文学形象,似乎更能说得过去。然而这一观点未圆之处也很明显。首先,孙悟空究竟是来自无支祁、夏启还是修炼猿,持本观点的学者众说纷纭。其次,其中最强势的看法是无支祁,但是实际上到了元代的时候,无支祁这个形象已经被固定为雌性的猿猴。如吴昌龄《西游记》杂剧第九折“神佛降孙”,孙行者上场白说:“二姊巫枝祗圣母”,第十折“收孙演咒”说:“他是骊山老母兄弟,巫支祗是姊妹。”一个雌性猿猴的形象与孙悟空的形象差异性还是太大了。

三、“中外混血说”

这种观点分为两派。第一,以“外”为本,即认为是以印度神猴故事为基础,再吸收了一点中国本土神话而成。这种观点在孙悟空的形象被提上日程讨论之时就已有所体现。

倡言“进口说”的胡适就曾结合唐代名僧僧伽有降伏无支祁的传说,认为这和《取经诗话》的猴王以及《西游记》的猴王都有点相像,并进而认为“或者猴行者的故事确曾从无支祁的神话里得着一点暗示,也未可知。”然而之后他又釜底抽薪地认为,“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对此,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也认为“胡适之先生仿佛并以为李公佐就受了印度传说的影响,这是我现在还不能说然否的话。”但不管怎样,本土因素的存在毕竟是受到了考虑的。

郑振铎在《西游记的演化》一文中其实也表露了一点“混血说”的苗头。他认为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里的孙行者“免不了有些白申公和白猿的影子的”,只是吴承恩的《西游记》删除了偷盗金鼎国女子为妻的细节,所以“小说里的孙行者遂与白猿相离得较远了。”然而即使再远,影响总还是不可抹杀的吧?

依然是“进口说”的支持者,季羡林可能理解了胡适和郑振铎都给自己立论留下余地的苦衷,于是1980年在《印度文学在中国》一文中这样说:“不可否认,他(指孙悟空)身上有中国固有的神话传统;但是也同样不可否认,他身上也有一些印度的东西。他同《罗摩衍那》里的那一位猴王哈奴曼(Hanumān)太相似了,不可能想像,他们之间没有渊源的关系。至于孙悟空跟杨二郎斗法,跟其他的妖怪斗法,这一些东西是中国古代没有的;但是在佛经里面却大量存在。如果我们说,这些东西是从印度借来的,大概没有人会否认的。”(注:此篇据作者按,其实是他1958年的稿子。但刊登于《文学遗产》1980年第1期。)而在季羡林的专著《罗摩衍那初探》里,他说的更简洁了:“哈奴曼就是孙悟空的原型,这个人物形象最初产生于印度,传至中国,经过改造与发展,就成了孙悟空。”紧着又说,“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基本上是从印度《罗摩衍那》中借来的,又与无支祁传说混合,沾染上一些无支祁的色彩。这样看恐怕比较接近于事实。”

第二,以“中”为本,即认为中国古代的相关神话传说是最基本的原型,但是并不否认后来对于印度神话传说的吸收。

这方面的力作是萧兵的《无支祁哈奴曼孙悟空通考》。作者先是对此前各家拈出的孙悟空和哈奴曼之间的所谓的“趋同性”和“可比性”做了一番评述。然后,一方面把哈奴曼与孙悟空作了全面的比较,以说明两者的继承关系;一方面征引了中国古代的众多猿猴传说,特别拈出猿猴的“性淫说”,并上溯到氏族社会的猿猴图腾崇拜,以证明此乃孙悟空形象“基础之基础”。从猿猴故事出发,探讨了无支祁故事对孙悟空形象塑造的影响,并指出“无支祁故事不过是其一支而已”。其实就是认为孙悟空的原型最根本的还是在于中国古老的猿猴传说。此外,作者还制作了五个图表以清眉目。五表主题分别为:魔怪强婚比较,魔怪诱婚比较,哈奴曼与孙悟空之比较,无支祁之降服及其演化,孙悟空形象的传袭关系。特别是最后一个表,通过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把佛教文学中的神猴故事、“听经猿”的故事、以无支祁为代表的水猿故事、劫人妻女的妖猿故事、中国上古的猿猴故事以及大目犍连、沉香、华光和二郎神等都当作孙悟空原型的一部分。

另外,巴人在其遗稿《印度神话对<西游记>的影响》一文在简述了《罗摩衍那》(作者译为《罗摩耶那》)的基本故事情节后也认为:“中国人民根据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创造自己的神话传说中,是吸收了一些印度神话传说的想象与幻想的因素的”。

这种“中外混血”的观点实际上也是一种混血的观点。它是在以上两种观点相执不下而互相又不能进一步证明自己反对对方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调和的尝试。前面已经说到,两种观点都有长短处,双方都有对方难以否认的地方,同时也有自己无法克服的缺点,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这种观点不过是以上两种互相对立观点的取长去短,同时也是在孙悟空形象研究这一领域长久没有取得突破的情况下的一种穷极思变。不能说它没有意义,但是这种各取两派所长、回避两派缺点(上面已经说到长短都是无法回避的)的调和的心态并非做学问应持有的态度,也不是将孙悟空形象研究这一领域推向纵深的有效途径。

四、总结

纵观以上诸家著作,除了个别专家之外,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长时间停留在对胡适、鲁迅两家观点的袭取、补充和分析上,而没有尝试发掘更深更新的材料。而要考察孙悟空的原型,首先必须找出最早的与孙悟空有关的取经故事的文本,再从这个文本上去发掘孙悟空形象的特点,从而判断他的渊源所在。而不应该一下子跳到吴承恩的《西游记》,因为那是集大成之作,肯定会糅合进很多不同渊源的材料,在这个基础上要落实孙悟空的原型问题,我觉得只会出现各执一端,各个有理的局面,而不能达成较大范围的一致。除了文本材料之外的艺术、宗教、民间传说等等材料,也是我们应该努力发掘和补充的。例如,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在十世纪中叶的杭州将台山开凿的摩崖龛像里,已经有玄奘和类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以及白马驮经归来的浮雕。此外,作于十一世纪上半叶(西夏初叶)的敦煌榆林窟的玄奘取经壁画里,也有持棒的猴行者的形象。而真正以文本形式存在下来的最早的材料似乎就是南宋时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了。

参考文献:

[1]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上海:上海书店,1980.

[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郑振铎.郑振铎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4]鲁迅.鲁迅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释评本).周锡山释评.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6]吴晓铃.“西游记”和“罗摩延书”.文学研究.1958(1).

[7]刘毓忱.孙悟空的演化.文学遗产.1984(3).

[8]龚维英.孙悟空与夏启.学术月刊.1984(7).

[9]石霏.大禹神话与孙悟空形象.寻根.2005(4).

[10] 张锦池.西游记考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1] 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

[12] 季羡林.罗摩衍那初探.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79.

[13] 萧兵.无支祁哈奴曼孙悟空通考.文学评论.1982(5).

[14] 巴人.印度神话对《西游记》的影响.晋阳学刊.1984(3).

特约编辑:孙中华

上一篇:教材选文及文本考查
下一篇:太平鼓正源

自通范文网 https://www.476k.com Copyright © 2018-2024 . 自通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自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8025769号-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