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自通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乡村振兴与社会组织发展3篇

乡村振兴与社会组织发展3篇

振兴乡镇 时间:2023-06-27 11:40:06 来源:网友投稿

乡村振兴与社会组织发展3篇乡村振兴与社会组织发展 ·72·82018年年44月 01管理改革 经济管理 社会组织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mda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与社会组织发展3篇,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与社会组织发展3篇

篇一:乡村振兴与社会组织发展

iddot; 72 ·8 2018 年 年 4 4 月

 01 管理改革

 经济管理

 社会组织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 以淳安县为例

 张明华 浙江省淳安县民政局,浙江 杭州 311700

 摘要:本文对该县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做法及成效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最后提出持续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组织;乡村振兴;助推;治理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543(2018)01-0072-0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提升了农村发展的内涵。作为以农村社区为主的淳安县,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创新课题,以完善社会组织服务网络为基础,以社会组织进驻基层为路径,以开展公益创投服务项目为抓手,让社会组织在助推农村经济发展、惠及农村百姓民生、建设和谐家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主要做法和成效

 1.1 社会组织助推乡村振兴的基础不断夯实。

 1)完善政策支撑。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实施意见》《淳安县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为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与规范管理、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政策保障。

 2)加大资金支持。加大社会组织的资金扶持力度,每年投入 100 万元用于扶持社会组织的成长、壮大,并将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纳入重点扶持发展对象,激发社区社会组织活力,促进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治理。

 3)织密服务网络。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等措施孵化培育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备案或登记成立民宿协会、群英智囊团、环保协会等农村社区社会组织 1600 余家,初步形成了村党组织领导、村民委员会牵头、社会组织联动、村民参与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1.2 社会组织助推乡村振新的实效日益突显。

 1)精准引才助推产业发展更兴旺。引导社会组织在服务农村产业上化力气,鼓励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第三方力量的优势,整合技术、人才、创意等资源,以品牌带动农村社区产业振兴。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的基层扶贫结对点—枫树岭镇下姜村,2017 年成功引进杭州市 5A 级社会组织—杭州滴水公益服务中心开展 “富丽下姜”项目。项目组进驻后,邀请全国“三农问题”专家—爱新觉罗·蔚然来下姜村开展居农家养老模式研究,深挖民宿产业发展潜力;同时注重农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结合村里有姜祖解、姜德明两位高水平竹篾师傅的情况,备案成立了本土社会组织“下姜匠心筑梦服务中心”,并通过设立竹篾产品展示点、利用社会组织微信平台售卖等措施,提高了传统手艺的群众知晓度,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另外,驻村社工还在琢磨着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发展下姜村农村淘宝,将农特产品、民宿等现有资源进行 APP 开发、推广销售,带动村内经济与文化并重发展。

 2)创新模式助推便民服务更亲民。大力推行“便民+公益”,不断拓展阵地,努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如汾口镇成立 51 个农村社区社会组织--村“7110”便民服务工作室,通过推行“每周工作 7 天不间断、热线电话 1 部天天通、值班代办 1 人每天有、为民服务 0 距离要求”为宗旨的“7110” 便民服务工作机制,与村两委干部坐班制度有机结合,实现了为民服务无缝对接。

 3)群策群力助推村民自治更民主。积极探索社会组织作为新型的社会治理主体,通过社会组织合理转化传统社会资源、有效利用现代民主资源,为实现“村民深度动员、村民需求有效表达、村内资源深度整合”的民主议事新模式提供了一条可能的路径。如文昌镇王家源村由退任村干部、退休教师、在外创业人士组成的乡贤社会组织--“群英智囊团”,已是该村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生力军”,在表达和满足村民诉求,开展自助、互助和公益方面的扮演着独特的角色,由“群英智囊团”提议成立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室,有效解决了该村留守儿童问题。

 2 限制社会组织助推乡村振兴的因素

 1)公众对社会组织的认识不足。社会组织对于广大淳安农村社区留守的“老弱妇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事物,他们对社会组织的了解程度极为有限, 对社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也认识不到位,导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和提供服务时,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社会组织自身发展不足,社会治理参与面不广。该县社会组织多数存在规模小,人员流动性强、结构松散等问题,参与社会治理力度小,且依靠政府的力量来推动,自上而下的驱动模式影响了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影响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作用的发挥。

 3 持续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

 1)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激活社会组织助推乡村振新的活力。要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推动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同步孵化、同步指导、同步发展。发挥社会组织党建服务平台作用,推进“支部主题党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制度化常态化,社会组织进农村社区便民服务活动等,不断增强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参与乡村治理的工作热情和主人翁意识。

 2)不断强化自身建设,提升社会组织助推乡村振新的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内生、外引”的人才发展方针,将本土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纳入人才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实际和工作需要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其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与此同时,积极引进品牌社会组织参与我县农村社区的社会治理和服务,充分利用专业社会组织的有利资源,以渗透专业社工方法培育本土社会工作人才,提高本土社会工作者实务操作能力和为民服务能力。

 3)不断强化模式创新,提高社会组织助推乡村振新的多元参与程度。社会组织的主动参与是创新乡村治理的重要方式,而村民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实施乡村振新战略的重要主体。因此,在积极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的同时,还要大力推行“志愿+”模式,引导广大村民自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促使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队伍的紧密结合,逐步形成村级层面的治安巡防、纠纷调解、文化娱乐、日常照料的互助式服务。

 参考文献

 [1]颜小钗. 当“绿富美”的下姜村来了驻村社工 [J].中国社会工作 2018(01):36-37 [2]方俊勇. 小村有个“7110”工作室[N].杭州日报 2014- 1-14(07)

篇二:乡村振兴与社会组织发展

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培育社会组织推进“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振兴战略张照新,吴天龙(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北京 100810)作者简介: 张照新,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天龙,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摘要: 培育农村社会组织,尤其是农民的自组织,既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系的内在要求,更是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加快推进实现“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农村社会组织种类繁多,既能代表农民参与公共事务协商,也可提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更具有教育培训和引导农民的功能。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面临行政组织和社会组织界限不明确、行政范围扩张过大、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民合作和组织意识不强等制约。应充分认识到农村社会组织的重要价值,把培育农村社会组织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重点通过深化乡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农村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措施为社会组织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关键词: 社会组织;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自组织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7-7685( 2019) 01-0029-07DOI: 10. 16528/j. cnki. 22-1054/f. 201901029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举措,将推动我国农村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是一场意义深远的重大变革。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囊括了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民生的方方面面,既有产业的升级,更有社会的进步,但最根本的则是实现农民自身的发展,使其转变为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科学素养的现代农民。在各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多是集中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而且在这一系列行动中,乡村两级政府组织发挥主导作用,是实际的推动者。如何促进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真正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则成为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难题。培育农村社会组织,尤其是农民的自组织,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系的内在要求,对于激发农村社会的活力、实现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农村社会组织代表农民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能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农民自组织增强了农民的合作意识和理念,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自组织可强化对农民的教育和引导,逐步提升农民的科学素养和理性,实现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推动农村现代化。一、农村社会组织建设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由传统到现代的重大转型。但在各地实践中,往往围绕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开展各项规划、工程和行动,而对于农村社会建设的关注相对不足,尤其是对社会组织培育的重视不够。实际上,培育农村社会组织,既可构建乡村治理体系,更重要的是还能教育农民、培育农民,对于真正推动农村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9 2 —经济纵横·2019 年第 1 期

 ( 一) 社会组织发展是实现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实践层面看,乡村振兴既需要城乡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把农村发展放在优先位置,从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和服务安排上予以优先保障,更要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使其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振兴的各项行动。2018 年中央 1 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在具体实践中,如何调动农民积极性,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成为一个重大挑战。农民参与乡村振兴各项事务的决策、协调过程,让农民发挥主体作用,必然要通过各种组织来实现。但作为农村自治组织的村委会,更多成为自上而下各项政策和行动的执行者。因此,要培育社会组织,使其代表农民发声,让乡村振兴的各项行动体现农民的意志,符合农民的需要; 各类农村社会组织以不同的方式引导或组织农民,承担或参与乡村振兴的各种行动和任务,让农民成为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主体,从而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 培育农村社会组织是构建乡村治理体系的有效举措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2018 年中央 1 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体系是我国农村社会治理模式的重大转型。作为国家在基层管理体制的探索,乡村治理格局的演变体现出国家在改变乡村社会治理状况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方向上的思维方式。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实际上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各项事务都纳入人民公社体系内。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管理的重心主要是完善乡村组织的职能,形成以党支部、村委会为主的农村社区管理模式。乡村治理是乡村社会各种组织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共同处理乡村公共事务的一种动态过程,它体现的是国家与社会公共力量共同作用于乡村公共事务。乡村治理强调农村公共权力行使主体的多元化参与,通过社区各类组织的协商合作,共同决策农村各类公共事务。未来我国乡村治理体系要形成以农村党支部为领导核心,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导,各种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公共参与的协同协作格局。培育农村社会组织对于我国农村由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模式向多组织协同的治理模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2018 年中央 1 号文件提出: “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为农民获取话语权与治理权,使其成为农村真正治理主体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可以代表农民参与各类社区的各种公共事务,反映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随着分工分业的推进,农民分层分化趋势明显,不同职业、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其行为方式、利益诉求也有很大差异,需要不同的社会组织代表不同层次的农民发声,反映其利益诉求。另一方面,还可有效缓解农民与乡村干部之间的关系。近年来,随着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农村的土地征占、房屋拆迁工作量不断增大,在很多地方也带来部分农民与乡村组织间的矛盾和冲突,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农村社会组织可作为乡村基层组织和农民间的桥梁,增强双方的沟通和互信,减少对立和冲突; 同时,农村社会组织还可代表农民,对村组织进行监督和制衡,推进公共事业的公开化、透明化,保护农民的利益,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 三) 培育农村社会组织是补齐乡村社会建设短板的现实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农民收入不高,相当比例的农民处在贫困线以下,各地都把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工作的重心。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城乡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理念的提出,各地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农村文化事业等方面的投入,农村养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但总体来说,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是各地农村工作的主要关注点,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相对偏低,社会组织发育严重不足、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障碍。从农民自身需求看,农村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更— 0 3 —经济纵横·2019 年第 1 期

 加凸显。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农民已解决温饱问题,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得到基本满足。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会转向安全、尊重等方面的需求,具体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财产安全、工作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顺应农村居民的需求转变,更多满足安全、尊重等方面的需求。农村社会组织建设是乡村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组织化程度高低是衡量农村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社会组织可为农民提供各类互助型公益服务,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需要,从而增加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为重要的是,还可对农民开展各种教育和引导,培养农民的互助合作精神,树立现代科学和绿色发展理念,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实现由传统农民到现代农民的转变。只有实现这一转变,我国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应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转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主导的思维定式,更加重视农村社会建设,补齐社会建设短板,真正落实国家“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大幅提升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满足农村居民对安全、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二、农村社会组织的分类及其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定位农村社会组织发育状况是农村社会组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直接影响着农村社会的资源动员能力和社会建构。在不同时代,农村社会组织的特征、类型有很大区别,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也有很大不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大体可划分为基层组织重建、强化民主管理和监督、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治理体系四个阶段。目前,初步勾勒出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系的组织架构: 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以农村社区自治组织为主要载体,各类农村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形成公共事务的共商共议与协同协作相结合,德治、法治与自治相结合的农村善治机制。( 一) 农村社会组织的分类农村社会组织主要指由农村居民组织起来的,执行一定社会功能、追求特定社会目标的社会群体。农村社会组织的活动范围在乡村,农民是农村社会组织的主要参与主体和活动对象。农村社会组织主要有自愿性、互助性和非经济性特征: 首先,农村社会组织是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不是政府强制成立的,属于民间自组织,农民自愿参加,进退自由; 其次,农村社会组织具有互助性,其成立的目的和宗旨是农民间的互助合作,为农民提供社会领域的各种公益性服务; 再次,农村社会组织具有非经济性,不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不追求经济收益,这是农村社会组织与农村经济组织最大的区别。尽管农村社会组织可能也收取会费,但主要用于支付组织的相关运作费用。按照服务领域,我国农村社会组织大体可分为八类: 一是文化体育组织。这是农村最为常见的社会组织,主要是组织农民开展各种体育和文化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也是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二是扶贫和慈善组织。主要是为贫困农民和困难群体提供救助,包括资金或食品、衣物救助等。我国农村扶贫和慈善组织数量不少,但多数依托外部的慈善组织或基金组织的支持。三是各类专业协会。主要由某一类或某几类专业的农民组织起来,开展自我服务这类组织与农民合作社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来说要在工商局注册,主要从事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而专业协会则在民政部门注册,主要是维护农民成员的权益和服务,不对外开展经营活动。四是农村环保生态组织。主要是推动农民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理念,引导农民保护资源和生态系统。目前农村这类组织数量不多。五是医疗卫生组织。主要是关注某种或某几种比较集中爆发的疾病,这类组织数量也不多。六是女性团体组织。主要是维护女性的各种权益,支持女性发展。我国农村普遍在村委会下成立妇女组织,但民间女性组织数量很少。七是家族组织等。主要是依托姓氏、血缘组织起来的团体。八是宗教团体。如果从组织属性看,农村社会组织可划分为农民自发性组织和外来引发性组织。农民自发性组织— 1 3 —经济纵横·2019 年第 1 期

 指社区内农民自己成立、自己管理的社会组织,主要集中在文化体育、专业协会、家族组织等领域; 外来引发性组织主要是指依托社区外部的组织或由外部组织支持而成立的社会组织,扶贫慈善组织、医疗卫生组织、环保生态组织等多属于外来引发性组织。( 二) 农村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和定位农村社会组织对于我国农村转型时期的社会建构有多重功能。一方面,对乡村基层自治组织进行有效补充,在广泛领域为农民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与乡村基层组织共同重构农村治理机制,推动农村社会秩序的转型。具体来说,农村社会组织应定位于以下四方面:第一,是重要农村公共事务的协商决策主体。随着农民的分工分业,农村社区成员也不断分层分化。不同类型的农民由于就业收入、自身观念的不同,对农村公共事务的认知和利益诉求必然会有较大差别。多种多样的农村社会组织作为民间组织,将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代表各自不同类型的农民成员,在相关事务决策中发表意见和建议,反映成员在农村社区事务中的利益诉求,推动社会公共事务决策的合理化,并为其成员争取合法权益。第二,是农村公共事务的重要承载主体。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于公共服务需求也不断增多,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体系、医疗卫生等有形的物质需求,也包括矛盾调解、心理健康、诉求表达等无形的精神需求,单纯依靠原有的农村两委已难以满足这些需求,需要大量农村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为农民提供多样的公共服务。农村社会组织提供这些服务,不但可...

篇三:乡村振兴与社会组织发展

学位论文封面:

 图书分类号

 密级

  UDC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以舟山为例

  作者姓名:

 杨苘泽

  指导教师:

  高猛

 专业种类:

  农业

 专业领域:

 农村发展

  学习方式:

 全日制

  所在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提交日期:

  2020 年 3 月 15 日

  万方数据

 硕士学位论文内封 1:

 浙江 海洋大学 专业学位硕士论文

 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以舟山为例

  作者姓名:

 杨苘泽

 指导教师:

  高猛

  专业种类:

  农业

  专业领域:

  农村发展

  学习方式:

 全日制

 学位授予单位:

 浙江海洋大学

 论文答辩日期:

  2020 年 5 月

 万方数据

 文答辩委员会签字:

 姓名 教授(主席)

 答辩日期:2020 年 5 月 万方数据

 硕士学位论文内封 2:

 A Dissertation for Master’s Degree Submitted to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Research on the Functions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Its Realization Path——Taking Zhoushan as an Example

 Candidate::Yang Qingze Supervisor:Gao Meng Speciality:Rural development Date Of Submission:March.15 ,2020

  万方数据

 浙江 海洋大学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在导师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文中依法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成果。

 本人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以下责任和后果:

 1..交回学校授予的学位证书; 2.学校可在相关媒体上对作者本人的行为进行通报; 3.本人按照学校规定的方式,对因不当取得学位给学校造成的名誉损害,进行公开道歉; 4.本人负责因论文成果不实产生的法律纠纷。

 论文作者签名:杨苘泽

  日期:2020 年 3 月 15 日

 万方数据

 浙江 海洋大学

 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浙江海洋大学。学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利。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浙江海洋大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杨苘泽

  指导教师签名:高猛

 日期:2020 年 3 月 15 日

 日期:2020 年 3 月 15 日

  万方数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硕博论文库》投稿声明

  研究生处:

 本人同意《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硕博论文库》出版章程的内容,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委托研究生处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 社的《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硕博论文库》投稿,希望《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硕博论文库》给予出版,并同意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万方硕博论文库》以及 CNKI系列数据库中使用,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论文级别:

 ☑硕士

 □博士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杨苘泽

  指导教师签名:高猛

 日期:2020 年 3 月 15 日

 日期:2020 年 3 月 15 日

 作者联系地址(邮编):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 号浙江海洋大学 316022 作者联系电话:13867591751

 万方数据

 摘

 要 Ⅰ 摘

 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战略,也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目标,既需要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下,有序地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也需要聚合社会力量为乡村振兴助力。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动员社会组织资源等方式,有望形成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联动、权责共担的新型关系。文章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以及社会组织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着力探讨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的功能现状,分析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功能遇到的问题与障碍,并针对这些问题与障碍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研究发现,社会组织在助力乡村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文明建设、参与乡村社会治理、促进乡村生态宜居、参与乡村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了有益的功能。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融入乡村有限,基层沉淀不够;囿于自身规模,发声能量受限;脱离农民需求,服务契合度低等。上述问题是由思想认识、法律法规、机制建设等方面的障碍造成的。文章进一步以舟山市为例展开研究,发现社会组织在舟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发挥了提供公共服务、推进渔农业发展、助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海岛生态环境等功能,其中可以看出最重要的经验启示在于: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总体格局,坚持社会组织的“四化”发展思路,强化政策引导支持的常态机制。

 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推动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功能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1)补齐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社会组织的功能短板。一是向基层沉淀,融入乡村环境;二是往外部扩张,扩大发声能力;三是与需求对接,提高服务品质。(2)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相关法规和制度建设。首先,要提升社会组织法律地位与规范化程度;其次,要从管制为主向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转变;再者,要制约政府在管理社会组织中滥用权力。(3)完善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的运作机制。主要包括合作共建机制、监管评估机制、信息公开机制、正面宣传机制。(4)加强社会组织内部管理与专业服务能力建设。主要包括完善其内部管理体系,提高自身专业服务能力,增强社会组织的责任意识与公信力建设。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社会组织;功能;实现路径万方数据

 ABSTRACT Ⅱ

 ABSTRACT The village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the general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and rural areas, and it is also the general starting point for China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industrial prosperity, ecological livability, rural civilization, effective governance, and affluent living, it is necessary to advance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an orderly and steady manner under the strong leadership and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of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and also to integrate Social forces to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social forces, social organizations, through the purchase of social organization services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obilizat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 resources, are expected to form a new relationship of cooperation, cooperation and sharing of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among multiple governance subjects. Based on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governance theory and related theories of social organization,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functions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ies,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obstacles encountered by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ies, and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and obstacles, put forwar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hrough research, it has been found that social organizations have played a useful role in helping rural industries flourish, boosting rur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participating in rural social governance, promoting rural ecological livability, and participating in rural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mainly reflected in: limited integration into the countryside, insufficient grassroots precipitation; limited by their own scale, limited vocal energy; disconnected from farmers" needs, low service fit, etc. The above problems are caused by obstacles in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mechanism construction. The article further takes Zhoushan City as an example to carry out research and find that social organizations have played a role in providing public service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fisheries and agriculture, promoting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 rural areas, and protecting the islan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context of Zhoushan"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most important experience enlightenment lies in: to build the overall pattern of co-construction, co-governance and sharing, adhere to the "four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ideas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strengthen the normal mechanism of policy guidance and support.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e article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functioning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which mainly includes: (1) Completing the functional shortcomings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One is to settle to the grassroots level and integrate into the rural environment; the second is to expand to the outside to expand the ability to speak; the万方数据

 ABSTRACT Ⅲ third is to connect with demand and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2)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social organizations. First of all,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the legal status and standardizat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second, it is necessary to change from regulating mainly to stimulating the vitality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second, to restrict the government"s abuse of power in managing social organizations. (3)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t mainly includes cooperation and co-construction mechanism,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information disclosure mechanism and positive publicity mechanism. (4) Strengthening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professional service capacity building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It mainly includes improving its 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 improving its professional service capabilities, and enhancing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credibility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social organization; function; realization path

  万方数据

 ABSTRACT Ⅵ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

 第一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

 1.1.1 研究背景 ................................................... 1

 1.1.2 研究意义 ...................................................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4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6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0

 1.3.1 研究内容 .................................................. 10

 1.3.2 研究思路 .................................................. 10

 1.3.3...

自通范文网 https://www.476k.com Copyright © 2018-2024 . 自通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自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8025769号-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