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自通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观念发展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引导

观念发展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引导

公文范文 时间:2023-07-22 17:4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实现社会成员思想观念的发展,这种观念发展的性质是从应然到实然、从落后到进步、从错误到正确、从排斥到适应、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在现时代,新闻舆论成为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人的观念发展深受大众传媒营造的舆论环境的制约和影响。立足于受教育者的受众身份,注重舆论导向是人的观念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此过程中,要凸显舆论形成的群体观念对个体及其观念发展的积极影响,增强自觉舆论对人的观念发展的有效推动,合理消除自发舆论对人的思想观念的不利因素。在信息化条件下,积极应对西方意识形态对人的思想观念发展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根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国际话语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展;舆论引导;自觉舆论;自发舆论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青年项目“思想政治教育根源问题研究”(13CKS043)。

思想政治教育根源于人们认识活动的内在需要,其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人们正确地解决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使主观正确地反映客观,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认识根源。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页。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引导人们认识和解决社会实践中思想与行动的矛盾,通过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影响人的思想观念来影响人的社会行为,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根源。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第4页。社会实践活动就是把观念转化为现实、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过程。在推动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转化过程中,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观念的发展、变革与创新,这种新的观念又推动实践的发展。从这个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就要着力实现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从应然到实然、从落后到进步、从错误到正确、从排斥到适应、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这就体现为人的观念发展问题。人的观念发展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是时时刻刻受到各种各样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在现时代这种影响典型地体现为大众传媒营造的舆论环境,思想政治教育为了提高人们的辨别能力,引导人们分清是非、明辨真伪,用正确的思想去克服错误的思想,就要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有针对性地加强舆论引导。

一、社会舆论性质制约着观念发展的方向

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及人的观念发展的实现,除了受到社会实践的决定与制约之外,还受到他人思想观念的影响,这就涉及人的思想观念发展中的舆论问题。一个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开始思维、说话、讨论和行动的时候,都会既清晰又模糊地意识到,有许多无形的观念包围着他。这些观念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其共同点就是,这些观念处在“我”之外,也就是这些思想观念来源于他人。为此,李普曼指出,“这些其他人头脑里的想象,他们自己的情况、他们的需要、意图和关系等等都是他们的舆论”。[美]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9页。或许个体本来已经产生了自己的观念、看法与意见,但他在表达时必须考虑包围着自己的外界无形观念。对少数意志坚定的人来说,这些外界观念的影响是较小的或微不足道的;但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要尽可能地避免与周围既定的思想观念发生现实的冲突,类似的情形多了之后,所谓“自己的看法”就会不知不觉地与周围其他人的观念一致起来。也就是说,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与现代化发展,还要受到舆论的制约。这里的“舆论”在一定程度上与大众传媒、国家新闻传播事业密不可分。

舆论就是针对特定的现实客体,公众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表现,是“多数人”整体知觉和共同意志的外化,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其中有理智成分也有非理智的成分。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第11页。这里所说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都属于意识的范畴,是人的思想观念的具体表现形式。舆论在现代社会是普遍、客观存在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安国定邦的大事”,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年,第194页。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正如国家的形象、社会的面貌有正面、负面之分一样,舆论也有积极舆论与消极舆论的区别。积极的舆论能够对个人观念的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和社会的进步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的舆论则起着破坏和阻碍作用。舆论引导,也可称之为舆论导向,是指运用舆论来规范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范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传播行为。陈富清:《江泽民舆论导向思想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第97页。这里的“意识”、“意向”也是属于思想观念的范围。舆论有消极与积极之分,舆论引导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别。正确的舆论导向对社会舆论起着净化、疏导作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错误的舆论导向则对社会舆论起着煽动与扩张作用,不利于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舆论环境。这也就是习近平所说的,“要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引导广大群主多看主流,不受支流支配;多看光明面,不受阴暗点影响;多看本质,不受表面现象迷惑”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55页。。舆论引导能力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骆郁廷:《文化软实力:战略、结构与路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143页。在我国开放的环境中,必然会形成多种多样甚至相互分歧和冲突的思想舆论,如何运用创新的大众传媒和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良好氛围,凝聚思想共识,激发精神动力,是新形势下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大课题,更是推进人的观念发展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舆论引导,就是引导舆论,营造有利于增强现代观念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吸引力的舆论氛围。

二、注重舆论导向是观念发展的客观需要

人是社会舆论活动的主体,由众多人组成的社会共同体是社会舆论的发出者,也是社会舆论的信息源。作为观念的舆论来源于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来源于信息的流动与传递,正如费尔巴哈所说的,“观念只是通过传达、通过人与人的谈话而产生的。人们获得概念和一般理性并不是单独做到的,而只是靠你我相互做到”。[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251页。人们的相互交往相互理解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就是大众传播媒介。人们通过大众传媒达到了解环境了解社会的目的,这说明了普通大众与大众传媒的关系。一个人对舆论来说,是舆论的主体、舆论的发出者和接收者;对大众传媒来说,人既是大众传媒的客体,又是大众传媒的受众。人的观念发展的实现,就立足于人的受众身份。

从人作为受众的客观地位来看,受众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大众传媒必须对受众进行引导,以实现人的观念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人民群众既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服务对象,也是新闻舆论工作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在大众传媒及其引发的舆论面前扮演着双重角色。第一,人民群众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服务对象,这是由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方针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同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出版等事业一样,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具体发展规律,但是它们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组成部分,都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尽管服务的具体形式、内容、方法不尽相同,但都必须遵循这个基本方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68-769页。第二,新闻舆论工作为人民服务,是由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既是党的事业又是人民的事业这一本质属性决定的。作为人民的事业,为人民服务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作为党的事业,也必须为人民服务,这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第三,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服务对象,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依靠力量。马克思曾说:“民众的承认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无可挽救地陷入绝境。”[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1页。毛泽东也说,“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19页。在当今时代,不仅传统的大众传媒要靠人民来办,而且各类新媒体也要靠人民来办。人民群众对大众传媒来说虽然是受众,但这一受众群体却不是单纯被动的,这决定了它在整个传播环节的重要作用;人民群众又是舆论的主体,其观念程度、道德水准、知识水平、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方法,都直接影响着社会舆论。所以,人的观念发展既是发挥好舆论引导的前提条件,又是实现舆论引导的结果。

从人作为受众的主观方面来看,受众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大众传媒必须注重引导受众。人们在社会中生活,要了解社会,就要准确的把握现代社会,但由于一个人作为个体,通过自己的社会活动直接接收社会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对社会的了解自然带有一定局限性,难以形成对整个社会全面正确的认识,这就需要大众传媒为他提供全面信息,使他能够对现代社会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实现相对准确的把握。大众传媒的正确引导,能使人们形成正确认识世界的方法即思维方式,以正确的思想观念对待社会。在西方新闻传播理论中,“沉默螺旋”理论和“接受理论”从不同角度证明了受众可以接受大众传媒引发的舆论影响,能够被大众传媒引导的观点。“沉默螺旋”理论认为,当某人感到自己属于多数派或占优势地位时,他就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相反,当某人感到自己属于少数派或处于劣势时,为了防止孤立他就会保持沉默。这样一方意见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长,便形成一方意见越来越得以彰显、另一方意见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发展过程。这种理论强调的是舆论对受众的压力,也就是一个群体的主导观念对另一个群体的从属观念的压力,这说明大众传媒可以利用受众的这种从众心理,营造有利于传播者的舆论来影响受众。体现在人的观念发展之中,就是人的思想观念受到群体观念的压力与影响。“接受理论”认为,人们在接受信息之前就存在着一个“期待视野”(人们的社会经验、思想观念等意识的基础),接受大众传媒的信息要受到“期待视野”的影响,不同的“期待视野”影响受众对舆论信息的不同理解,也就是所谓的“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理论强调的是受众的主体意识,也就是受众在接受信息影响时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

三、凸显群体观念对个体观念的积极影响

舆论的主体是社会公众,也就是前述的影响个体观念、态度与行为的“他人”,这类人群的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就形成我们所讲的“群体观念”。公众在舆论调查的分析报告中是集合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般而言都是分散的。把他们集合到一起的,是他们对外部世界某一方面存在着相同或相近的思想、情绪、观念、观点等。因此,每个人对“公众”的感知既是实在的,可以感受到有限的相近情绪或观点的人;又是模糊的,对于大范围的相近情绪或观点的人的感知,只能是一种“统计直觉”。公众通常面临着共同的社会问题和利益所在,但有时利益诉求和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群在某些问题的看法上也可能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同时,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生成、利益诉求的形成,公众的构成也会发生不断变动。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主要存在于受现代化影响更为深刻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因此当代舆论的中心始终在于城市,因为城市人群密集,聚集着数量较大、素质较高的公众,我国新的社会制度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正在造就具有自主意识的舆论主体。多年前就有学者使用作家的触角形象地描述:“据最保守的统计,每年最少有1000万农民涌入城市。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也不甘于现状,他们从小城镇流入发达的大城市,……这些流动着的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寻找机会的劳动者普遍具有最基本的文化水准。被纳入现代化的生产体系和全球规模的市场之后,他们很快与大众意识认同,大众传媒的渲染与引导又使这种意识得到深化。于是,大众,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浮出海面。”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8-9页。这就指出了舆论就是一种群体观念对个体观念的影响,也彰显了舆论在人的观念发展中的作用途径。

在各种形态的舆论当中,存在着一种观念形态的舆论。当代人不仅生活在各种大众媒体(包括新媒体)组成的信息时代,也生活在“意义(价值)”世界里,舆论的最常见信息表达形式,就是一种“意义”,即直接以不同程度的赞同(同情)、反对(憎恶)、无所谓(中立)等形式表达公众的倾向性意见。很多情况下,公众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会凭借自己的信念、观念和经验,赋予信息以“意义”。由于舆论的这种自发性质,除了较小范围内的知识群体表达的意见具有清晰的条理外,人们通常所说的“大众舆论”,表达的观念大多是简单化或情绪化的,特别是对较为抽象、宏观的舆论客体来说更是如此。但是,一旦某些简单的价值判断、道德选择、固定成见等被公众接受,不仅会成为流行观念,而且有可能进一步逐渐内化为舆论的深层结构——信念,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个体观念的影响都是巨大的,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第99-100页。这就是观念形态的舆论。然而,对于具体的个人和无组织的群体而言,得出深刻的见解确实是比较困难的,他们的观念实际上是由社会提供的,特别是由舆论提供的。

大众媒体提供的近似性参照系,在通常情况下影响着观念形态舆论的发展方向。观念形态的舆论也就是公开表达的对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显舆论。其中,意见的倾向性相对清晰,但毕竟是自发的社会观念形态,具体的表达呈现多样化,无法达到精英型意见的形态,这是最常见的舆论形态。舆论主体具有分散性和无组织性,这直接导致在很多情况下公众仅凭自己的信念和经验尚不能确定自己对社会问题应当持何种态度,因此在表达具体观念时总是有意无意地需要参照系。“对某种社会事实或社会事件的态度不仅仅是,或者说,关键不是经验和经验积累的结果,经验再多也只是个体内部过程,态度的形成还必须有外参照系。人们关于某个事件的态度,在没有参照系的情况下,仍然是潜在状态,尚说不清楚究竟是什么态度。”沙莲香:《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51页。因为大众传媒的广泛社会影响力,媒体影响观念形态舆论的主要方式就是为公众及时提供符合一般社会规范的参照系,或改变公众已有的参照系,从而实现舆论引导。

四、增强舆论自觉对观念发展的有效推动

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年,第192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自发性与自觉性是一对重要范畴。舆论研究中新闻传播学一般倾向认为舆论主要是自发的,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认为舆论也有自发性与自觉性之分。有学者从舆论的产生与形成过程,将舆论分为自发性与营造性(自觉性)两种基本类型。凌空:《舆论与思想政治工作》,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第87页。

自发性舆论就是群体针对相关人物、社会组织和社会现象,自发表达的言论。相对于营造性而成的舆论而言,自发性舆论不是由负有特殊使命的机构、人士或者舆论领袖特意发动、导演或创制的结果,它的产生与形成是顺乎自然的过程,所以也称之为自在舆论、自然舆论。自发舆论在社会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只要某一新闻人物出现,或有某一重大社会问题、社会冲突、社会变革或社会事件发生,就会引发不同群体、层次人群的关注,同时也必然引出规模不等的自发舆论来。自发舆论的主体多为一般群体或非正式群体(也可称之为随机群体),这类群体没有严密的组织系统,形态松散,既可以受某一议题的吸引而偶然形成,也可以因为问题的解决而消失,其引发的舆论大多是群众在口头传播中形成的,大量内容是对领导机关的政策推行,以及与自己紧密联系的人物与事件的某种回应。自发舆论是从民间和群众中自发涌现出来的群体意识,其议题和内容都是随机产生的,其产生与形成过程大都期限短促,带有较强的感情色彩、情绪倾向、原初质朴的本色,例如各种顺口溜、歌谣等。但是,自发舆论能真实反映群体心态,实际上是群体公开发表的随感,内容上未经别人的增删和篡改,形式上未曾经过加工和修饰,规模上未曾受到夸大或缩小,强度上未曾被人加重或削弱,其反映的意愿与要求是群众真实的意愿和要求。自发舆论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作为社会公众心态的“晴雨表”,为考察者了解民心、体会下情、调整政策、改善工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自发舆论一向受到国家、政党和团体的关注,一般设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民间自发舆论的搜集和考察,例如现代社会中各种民意调查机构。所以,虽然自发舆论是一种民间的、质朴的感性认识,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它。在人的思想观念中,这种自发舆论慢慢积累就会影响人的观念的形成、发展与变化,人的观念发展要关注自发舆论的影响。

要实现人的观念发展,在舆论工作中要尤其注重营造性舆论。营造性舆论是指舆论主体为实现某些目的而特意创设并广为宣传的言论。与自发舆论相比较,营造性舆论更多地表现了舆论主体的目的性与计划性,反映了他们在制作、运用、宣传和控制舆论方面的自觉性,因此也称之为自觉舆论、自为舆论。营造性舆论更能充分地说明人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表现了人类智能进步和精神生产的能力。从精神现象角度考察,应该说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人类文明进入到较高阶段的产物,正如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分工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的形式在统治阶级中间表现出来,因此在这个阶级内部,一部分人是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出现的,他们是这一阶级的积极的、有概括能力的意识形态家,他们把编造这一阶级关于自身的幻想当作主要的谋生之道,而另一些人对于这些思想和幻想则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并且准备接受这些思想和幻想,因为在实际中他们是这个阶级的积极成员,并且很少有时间来编造关于自身的幻想和思想。”[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51页。从这一点来说,营造性舆论可以理解为统治阶级精神产品的一种形态。社会物质生产及其发展,为精神生产提供了需要和条件,而精神生产又促进了物质生产,营造性舆论产生于社会生活、阶级统治对精神产品的需求。一个社会的维系、变革、发展,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营造性舆论来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教化、协调、宣传、鼓动与抑制,而单凭自发性舆论是不能达到这一目的的。只有那种高度理性化、精密而系统的舆论才能起到良好而持久的组织与指导作用。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政治家就肩负着舆论制造使命,例如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就善于利用迷信心理以神秘的手法制造起义顺乎天意的舆论。

营造性舆论的特点决定着其在人的观念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一,营造性舆论的主体大多为组织严密的群体,在现代社会多体现为党派、政府的有关机构和其他各种组织严密的集团或团体,他们制作、传播这些舆论的目的极其明确,直接动机或是基于其承担的社会使命,或是出于对组织、集团自身利益的维护。他们深刻理解舆论的作用,把舆论作为影响受众思想观念与行为的重要手段,因而在制作和传播舆论时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二,营造性舆论富有理性色彩,是舆论主体蓄意劝服受众接受其主张和要求的“作品”。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任何舆论都能被公众接受,特别是具有主见或成见的受众,更不会轻易接受某种外部思想观念的影响,所以舆论主体为了使人对自己的言论深信不疑,便增强了舆论的论证色彩,加重了说理成分,以至于营造性舆论具有理性化色彩。其三,营造性舆论形式多样,构造精密,富有吸引力。在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掌握着舆论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各类组织,充分发挥报刊、电视、电影、电台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微博、微信、飞信等现代新媒体的作用,充分利用新闻、政论、广告、文学、艺术等各种形式来传播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思想观念。在他们的精心策划下,营造性舆论灵活地发挥形象的感染力和逻辑的说服力,注重语言的艺术,讲究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文字与图像的结合、声音与色彩的结合、技术与主题的结合,极富表现力和吸引力。

总之,在人的观念发展过程中,就是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正确的舆论”基本上都属于营造性舆论。人的观念发展、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自觉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营造性舆论对人的思想观念进行自觉地影响,促进符合现代社会要求、与现代化相适应的观念的产生与发展,这就是舆论引导实现人的观念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

五、应对信息化条件下西方思想观念的挑战

舆论引导就要在正确应对信息化条件下西方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的严重挑战。从国际看,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将是长期的和复杂的,有时甚至是非常尖锐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经济、军事与科技等方面优势,借助其强势的媒体力量,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大肆向我国兜售其意识形态。西方思想文化的威胁和入侵,成为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黑色地带”,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据调查,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表现方式有: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部课题组:《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问题的调研报告》,《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4期。第一,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争夺思想文化的新阵地,削弱我国主流舆论的影响。以高校为例,青年大学生查看的信息很少是由我国主流媒体提供的,这种情况很令人担忧。第二,西方以各种基金会和非政府组织的名义,在我国开展各种活动。目前,西方国家通过各种活动在对我国中青年和知识分子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他们物色和培养亲西方的学者和其他人士,这些人在国内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例如中国社科院前研究员陆建华泄漏国家机密案;2014年6月,中国社科院主要领导曾言,社科院的意识形态存在“四大问题”,包括“每逢敏感时期,进行不法的勾连活动”,“接受境外势力点对点的渗透”等,要求全院“高度保持政治敏感性”,“绝不容忍任何人搞特例”。《中国社科院接受境外势力点对点渗透》,《济南日报》2014年6月15日,第6版。第三,利用民族分离势力,制造各种舆论,以期达到西化和分化中国的目的。其突出的表现是在宗教、人权和宪政问题上做文章,提出种种谬论,妖魔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共产党。例如有的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讲政治纪律,在课堂上鼓吹西方“普世价值”等思想观念、鼓吹民族分裂(如中央民族大学教师分裂国家案),中国大学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没有坚持。第四,利用电视和电影等群众喜爱的国际化传媒手段,宣传西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弱化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第五,曲解、丑化和淡化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压制中华民族的自信心,消解和削弱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其手法主要是恶意放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封建落后的一面,加以丑化和曲解。其目的是让青少年推崇西方文化,淡忘本民族文化,削弱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

究其原因,不外乎:第一,西方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权政治占据着世界的主导地位,在文化观念、意识形态以及生活方式上,也企图成为世界的主导和别国效仿的楷模。它们拥有“文化霸权”,形成了一种“文化帝国主义”,直接威胁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第二,由于西方某些思潮和政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负面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认真贯彻落实还不够。某些“泛市场化”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和方向性有误,导致贫富差距过大等分配不公,权钱交易和官商勾结,官员腐化和官僚主义等为老百姓深恶痛绝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较好的解决,逐渐使老百姓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心产生怀疑,造成信仰迷失,使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有机可乘。第三,不少体现国民凝聚力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被中外私人经济所侵蚀和过度并购,引起人们思想和信仰的变化。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着力推进人的观念发展。因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首先必须使人民群众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而只有通过加强人的观念发展,才能让人民群众了解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上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有机地组成的完备而严密的思想理论体系,并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科学理论,从而使人民群众能够从各种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学说中脱离出来,能够在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中不迷失方向。同时,只有实现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观念发展,才能使人民群众学习、领会、掌握它的立场和观点,把它当作认识的工具和工作的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从而在实践中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地正确处理一切问题,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再者,用现代化的观念武装人的头脑,才能把人民群众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自觉地反对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用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错误倾向,自觉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后,加强现代思想观念的教育,有利于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理解,驳斥马克思主义理论很深奥、不容易理解和把握的错误观点,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深入人心,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自通范文网 https://www.476k.com Copyright © 2018-2024 . 自通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自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8025769号-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