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自通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7篇

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7篇

公文范文 时间:2023-06-24 14:35:05 来源:网友投稿

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7篇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 认真贯彻落实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主讲人XXX日期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7篇,供大家参考。

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7篇

篇一: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

贯彻落实学习中共中央 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主讲人 XXX 日期 20XX.XX.XX

 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全国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2016-2020年)顺利实施完成,取得重要成果。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学习宣传深入开展,“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广泛实行,法治文化蓬勃发展,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迫切要求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法治思想,做好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制定本规划。前言PREFACE

 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重视《第八个五年普法规划》基本概况12目录CONTENTS《第八个五年普法规划》的全文逐条详细解读 3

 详细解读《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重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 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 精神实际出发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总目标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重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有机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着力点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

 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重视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重视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党全国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会议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习 近 平 法 治 思 想

 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重视习近平强调我 / 们 / 党 / 历 / 来 / 重 / 视 / 法 / 治 / 建 / 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进行研究,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又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

 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重视习近平 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了个方面的要求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要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重视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国际国内环境越是复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越是繁重,越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巩固执政地位、改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依法治国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重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习近平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重视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既要立足当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又要着眼长远,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促进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长期性的制度保障。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同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法治基础。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

 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重视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包括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习近平强调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重视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习近平强调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 重要依托

 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重视要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以良法善治保障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 总抓手

 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重视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要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习近平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重视要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要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加快构建规范高效的制约监督体系。要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习近平指出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

 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重视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有效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斗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强调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重视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要教育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依法依规诚信执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习近平指出革命化 正规化 专业化 职业化

 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重视要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全面依法治国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习近平强调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详细解读《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第八个五年普法规划》基本概况• 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制定和实施五年普法规划是党领导全民普法的重要方式。• 自1986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实施完成了七个五年普法规划,取得了重要成果,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 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持续开展全民普法,把法律交给人民,这是人类法治史上的一大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制定和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法治思想,夯实全面依法治国根基的重要举措;是服务“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客观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法治等方面的需求,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必然要求。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 2021— — 2025年)

 《第八个五年普法规划》基本概况在指导思想上,《规划》强调,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紧紧围绕服务“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以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为目标,以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重点,以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工作着力点,完善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促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第八个五年普法规划》基本概况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全民普法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公民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显著提高,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1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显著改善。2全民普法制度完备、实施精准、评价科学、责任落实的工作体系基本形成。3

 《第八个五年普法规划》基本概况工作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普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坚持服务大局,促进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把普法融入法治实践、融入基层治理、融入日常生活

 《第八个五年普法规划》基本概况“八五”普法规划力求在继承中创新1注重思想引领,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法治思想作为主线2 注重素养提升,把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作为重点3注重提质增效,把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工作着力点。

 《第八个五年普法规划》基本概况一是突出学习宣传法治思想,推动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1二是突出宣传宪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2三是突出宣传民法典,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3四是深入宣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4五是...

篇二: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

贯彻《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 2021- - 2025 年)

 》

 心得体会

 &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 2021 — 2025 年)

 》

 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 2021- - 2025 年)

 》

 心得体会

 教育部近日印发《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 年)

 》 , 明确推动宪法类教材编写与修订, 推进香港、 澳门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 将民法典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鼓励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单独设立法治课, 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在中考、高考中的内容占比。

 都说中考、

 高考是“指挥棒”

 ,

 普法需要这样的“指挥棒”

 。

 法乃国之重器, 全民守法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武器。

 知法则是守法的前提, 普法是全民知法的有效手段。

 守法群体不能没有教育系统, 更不能没有中小学生。

 中国缺乏法治传承,法律思维、 法治意识的养成, 需要几代人不懈地努力和坚持。

 普法从娃娃抓起, 从中小学生抓起, 是法治后发国家的必然之选。

 当然, 靠学生死记硬背, 是背不出法治文明的。

 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在中考、 高考中的内容占比, 并不必然意味着只能由死记硬背来普及法治。

 中考、 高考这根“指挥棒” , 指向的是新时代的法治教育,指向的是通过多种教育形式, 使中小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法治常识不断更新, 法治知识储备与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融合, 从而将中小学生的法治意识内化成“法商” , 以适应法治社会的现实需要。

 普法从娃娃抓起, 要有前瞻性、 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法治教育中让中小学生逐渐学会和运用法治思维、 法治意识来认识事物、 判断是非、 解决问题, 这才是核心。

 中小学生树立法治思维, 就是要树立理性平等的权利思维、 依法办事的程序思维和自觉主动的法律责任思维,提高对法治的践行能力和运用能力。

 普法从来都是一项长期性、 持续性、 广泛性的工作, 它需要全民的参与, 也需要坚持不懈润物无声。

 法治知识进考场, 就是法治浸润人性的重要一步。

 一位公民法治意识的养成有两个要件:

 一是内心认同; 二是制度保障。

 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十六字方针” , 包括“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这四个方面。

 随着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深入推进, 法治氛围将持续改善, 全民守法的外部条件也将更有利于

 普法走进校园, 走进考场, 走进中小学生的内心。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 2021 — 2025 年)

 》

 心得体会

 教育部近日印发《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 年)

 》 , 其中提及, 要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规范化和常态化, 提升法治课教师专业教学能力, 推动大中小学法治课程开齐开足开好; 深入开展法治实践教育; 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在中考、 高考中的内容占比。

 早在 2016 年 7 月 , 教育部、 司法部、 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便提出, 法治教育要覆盖各教育阶段:

 义务教育阶段, 要使学生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 重要法治理念与原则, 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基本法律常识; 高中教育阶段, 要使学生初步具备参与法治实践、 正确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 在高等教育阶段, 学生应基本掌握公民常用法律知识, 基本具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 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对广大青少年来说, 法治教育可以奠定一生的法治素养, 进而为全社会的法治建设夯实基础, 不仅有助于减少

 青少寻衅滋事、 聚众斗殴等恶性事件、 案件, 也可以促使更多青少年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乃至保护身边的人。

 如今, 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作出顶层制度设计和安排, 可谓走稳了第一步, 接下来, 还应在具体实施等层面下足功夫, 确保制度善意充分释放, 让更多青少年能够更好地学以致用。

 比如, 要强化执行, 提高方方面面对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

 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历年来我国普法教育的重点, 相关文件等曾下发过多次。

 但在执行层面, 有的学校仍处于法治教育“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 的状态, 这使得青少年法治教育有时陷入“剃头挑子一头热” 的尴尬。

 这种尴尬需要化解。

 比如, 要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法治教育的成效。

 一些学校开展法治教育, 往往局限于张贴宣传标语、 举办专题讲座, 或者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律条文、 概念等, 形式较少, 且往往跟不上形势发展, 学生不仅难以感知其中的乐趣, 反而可能视之为负担, 难有良好效果。

 如今, 安全、 禁毒、 国防、 防灾减灾救灾以及防范校园欺凌、网络诈骗、 人身侵害和人口 拐卖等内容已经成为校园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 也是现实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若能将法治教育与这些问题相结合, 以案释法、 开展模拟法庭等法治实践, 效果或许事半功倍。

 同时, 要充分发挥“言传身教” 的作用。

 不管是老师、 家长还是其他社会公众, 都应率先垂范, 遵纪守法, 给孩子做好的榜样。

 比如注意不侵犯他人隐私、 遵守交通法规等。

 对青少年来说, 这是一种法治氛围, 也是培养其法治观念、 法治思维不可或缺的一种社会氛围。

 让青少年懂得法律、 崇尚法治, 不仅仅关乎他们的人生和未来, 关乎所有国民的法治观念和素养, 更关乎整个国家的法治建设和进步。

 某种角度上说, 这也是一件需要举全社会之力去做好、 做实、 做深的事情。

篇三: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

mdash; 1 — 附件 1

 陕西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创建方案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扎实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的决策部署以及教育部工作安排,为巩固“七五”期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实践基地”)建设成果,扎实推进“八五”普法期间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制定本创建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决策部署,通过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为大中小学开展法治实践教育提供平台,依托实践基地实施多样化的法治实践教育,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形成以法治观念养成为中心,实践教学、探究学习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法治教育格局。

 二、创建依据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 年)〉的通知》(中发〔2021〕26 号)要求,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

  — 2 — 地建设,推广法治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

 (二)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 年)》要求,通过政策支持、政府投入、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设立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作规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三)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教政法〔2016〕16 号),对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

 (四)《陕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创建 5 个左右集教学、实践为一体的省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三、创建目标及参创对象 “八五”普法期间,省级创建 5 个左右集教学、实践为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省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设立的法治教育基地(中心),省内各高等学校,依托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建立的青少年教育培训(中心),自愿开展青少年法治实践教育工作,具备必须的建设要件即可参与创建。

 四、创建原则 (一)坚持统筹兼顾。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统筹利用现有各类资源,条块结合、就地取材,从

  — 3 — 教育、公安、法院、检察、司法行政等行业系统,以及各地所属的各类法治实践教育基地(单位)中,创建一批全省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创建兼顾不同层级、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各类主体,以方便学生就近就地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

 (二)坚持公平公正。按照“两公示一公开一保密”的原则,各部门工作人员、有关专家共同参与,严格依据《陕西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评价指标(试行)》(见附件)组织创建,严肃工作纪律,不打人情分、不打感情分。

 (三)坚持评 建结合。注重发挥创建的导向作用,重在以评促建,引领实践基地建设方向,推动各地各校健全机制,带动法治宣传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支持鼓励具备条件的基地申报参创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五、创建周期和步骤 陕西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创建工作是“八五”普法(2021—2025 年)的重点任务,2022 年开展创建,随后根据需要确定创建频次。本次创建不限数量,符合条件即可推荐参创。省委普法办、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等部门可以直接提名推荐相关单位参创。各市(区)教育部门可推荐本市辖区内相关单位参创,市一级创建工作与省级创建工作同步推进。各高等学校和有关直属单位可自荐或者推荐下属单位参创。

 (一)

 安排、 申报材料报送、初审阶段。

 。6 月底前,省教育厅、省委普法办、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等部

  — 4 — 门联合发文部署创建工作。7 月底前,各地各校各单位按照通知文件精神,提交参创材料,省教育厅对收集到的材料汇总整理,并进行形式审查,对审查合格材料进行公示。

 (二)资料评审、实地评审阶段。

 。8 月初至 9 月底前,按照评审程序,评审专家组成员依据评价指标,通过研读上报参创材料,观看推荐汇报、上报视频、实地核查等方式独立为参创基地评分,备注主要扣分原因。在评审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将所有成员的打分进行加总平均,形成对每个参创单位的小组评分,记入《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评审专家评分表》中,并对所有参创单位进行排序。

 (三)汇总研究,拟定省级基地名单 10 月初至 11 月底前,根据对各申报单位的打分和排序情况,确定拟命名的全省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名单,在省教育厅网站公示 5 个工作日。公示有异议的,组织专家组进行复验核实;公示无异议的,提请厅务会集体审议研究,通过后联合相关单位发文命名,并授牌。

 评审工作接受驻厅纪检组和机关纪委全程监督。

 六、加强组织领导和跟踪问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联合省委普法办、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共同开展实践基地的创建工作,成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省教育厅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安排一名负责同志参与创建工作。动员各地各单位充分认识开展创建青少年法治教

  — 5 — 育实践基地的重要意义,把实践基地的创建作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密谋划、认真部署,安排专项财政资金,扎实做好创建参创工作。通过创建活动,搭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基地体系,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二)确保切实可用。参与创建单位坚持量力而行、经济适用原则,所有陈列展品等均应符合法治实践教育需要。各推荐单位对创建过程要认真指导,对申请材料要认真审查把关,如实签署推荐意见,必要时应当实地考查,确保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场馆展区建设务求实效,防止建而不用和资源闲置。

 (三)坚持减负增效。不搞大规模投入、大量制作易过期展板等消耗性活动,所有创建材料尽量少翻印复印,以电子文档、视频材料送审为主,防止创建过程中的铺张浪费行为。创建评审中尽量采取线上评估、材料评查的措施,确有需要实地评估的也尽量合并评审轮次、压缩评估时间,减轻基层工作负担。

 (四)完善退出机制。全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采取动态管理机制,每两年对已命名基地组织一次抽查复验,复验不通过的取消命名。同时,对创建和运行过程中存在重大过失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取消参创资格或省级命名。

 (五)充分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实践基地作用,已建成基地的,加强业务指导,帮助他们在新的起点上,发扬成绩,

  — 6 — 开拓创新,进一步做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推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 7 — 附件 2

 陕西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评价指标 (试行)

 项

 目 评审要素 分值 创建标准 评分细则 得分 备注 有工作机构 (20 分)

 01 资质证照 10 依托独立单位建立,提供法人机构代码证,营利性基地应同时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

 任缺一项不得分。

  02 机构人员 10 有管理人员和专门从事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的教学管理人员。

 配备 3 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得 10 分,配备2 名、1 名人员的分别得 8 分、6 分,配备人员均为兼职的酌情赋分,最高不超过 6 分。

  有固定场所 (20 分)

 03 总面积及 基础建设 20 实践基地具有固定场所,原则上室内面积不少于 300平方米,拟申报国家级实践基地的按照此标准的 10倍左右面积储备。300 平方米以上得 20 分,300 平方米以下200 平方米以上得 15 分,200 平方米以下得10 分。

 04 保障设施 10 进出通道畅通;整体建筑符合消防安全规范要求;内部设立普法宣传、普法实践交流场所及休息区域;周边设立停车场、卫生间等辅助场所;场所内或周边可以提供食宿。

 整体建筑未完成符合消防安全验收的,扣 5分;内部普法宣传、普法实践交流场所及休息区域缺一个扣 1 分;周边医务室、停车场、卫生间等辅助场所缺一项扣 1 分;场所内或周边无法提供食宿的,扣 2 分。

  有功能区划 (18 分)

 05 习近平 法治思想 5 设置习近平法治思想展区,展示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以及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等。

 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习近平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缺一项扣 1.5 分。

  06 宪法展区 5 设置宪法教育展区,展示宪法有关章节和故事,设置可以进行升国旗、奏唱国歌、诵读宪法、模拟宪法宣区域功能单一,无互动扣 3 分。

  — 8 — 项

 目 评审要素 分值 创建标准 评分细则 得分 备注 誓等功能区域。

 07 民法典等展区 5 设置民法典及未成年人保护展区,展示涉及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和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条文内容,以及防止和应对校园欺凌、暴力侵害等方面的具体案例及救助方式。

 无防止和应对校园欺凌、暴力侵害等方面的宣传展示,扣 3 分。

  08 实践模拟区 3 设置法治实践功能区域,确保至少能容纳一个教学班进行法治实践教育活动。

 实践模拟区设置合理,互动模拟生动有趣。

  有安全保障 (12 分)

 09 安全设施 8 场馆周边无安全隐患;设有安全应急通道;各类安全设施设备完好;配备监控系统,且运行良好;有医务室并配有专职医生或与就近医疗站点有应急合作协议。

 每缺一项扣 2 分。

  安全制度 2 安全制度健全;有安全培训计划;有真实完整培训记录。

 每缺一项扣 1 分。

  安全演练 2 有应急预案和演练计划;组织过应急演练,遇到突发情况能顺畅组织应急疏散。

 每缺一项扣 1 分。

  明确 有关事项 (15 分)

 10 明确管理模式 5 明确实践基地采取自行管理、合作运行、委托第三方管理,或者其他管理模式。对外一般采取开放管理、预约参观模式。

 管理模式清晰明确,相关资料完备,参观预约管理流程简单易操作。

  11 明确是否收费 5 原则上,基地采取公益和不收费模式对外开放。确需收费的,需经当地物价部门备案并对外公示收费标准。

 未公示收费模式扣 2 分。

  — 9 — 项

 目 评审要素 分值 创建标准 评分细则 得分 备注 12 明确活动方案 5 明确前来开展法治教育实践学习的具体方案、流程,确定相关活动的主题、内容等。

 相关管理制度完备,记录清晰。

  表彰加分 (5 分)

 13 表彰称号 5 获得市、县(区)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教育表彰 1次,得 1 分,加满 3 分为止;获全国行业百强称号,得 2 分。

 加分项要提交获奖证书复印件或称号文件复印件。

  分值合计 100 满分为 100 分,得分低于 85 分不得入围参创。

  — 10 —

  — 11 —

篇四: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

第 1 篇: 2022 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年文体广旅系统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和全县文体广旅事点工作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完成“八五”曾法规划各项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展“学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的重要论述”专题讲座。把学习宣传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作为党委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举办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骨干培训班,推动全系统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把学习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法治素养,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党内法规学习。深入学习《党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法治政肩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教育引导全县文体广旅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章党规党纪意识,严守法纪底线、自觉接受监督,带头清正廉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二、深化普法宣传,提高依法治理水平。*.大力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主题实践活动。围绕脱贫攻坚、生态环保,扫H 除 E、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结合文体广电和旅游工作实际,持续开展“法律八进”活动。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集中宣传活动。利用各种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各具特色的法治宣传活动,开展“法律进机关”“乡村普法行”等宣传,增强普法实效。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托送戏下乡、新时代文明建设基地等阵地积极开展普法宣传。

  *.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坚持抓住“关键少数”,举办宪法学习讲座,发挥“关键少数”学习用法表率,带动全系统干部学法用法。

  *.扎实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在全系统广泛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同行”宣传行动,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加大以案释法力度,大力宣传我情防控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和防护知识,在全行业形成良好疫情防控习惯。

  *.全面学习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强市场主体平等保护、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整体效能。创新监管执法,优化营商环境。

 *.广泛宣传扫 H 除 E 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八进”为主要载体和关键抓手,广泛宣传扫 H 除 E 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努力营造全系统动员,全人员知晓、全员参与的扫 H 除 E 浓厚氛围。

  三、深入推进普法责任制落实,营造法治环境。*.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制定下发“谁执法谁普法”实施方案和普法责任清单,明确责任,建立台账管理机制。实行普法责任清单动态管理制度,编制本单位年度普法责任清单,明确普法职责及全年各个时段普法重点内容、对象、措施和步骤,层层传导普法责任。

  *.建立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将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入党委议事日程,坚持党委理论中心组学法,举办领导干部法治、政纪讲座*次以上,领导干部年学法时间达到*小时以上,做到内容、形式、要求、效果四落实。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落实党委书记讲法治课制度,党委书记每年最少讲党课*次。建立领导干部学法考勤、学法记录档案、学法情况公示制度。落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年度考核述职中围绕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个人学法、重大事项依法决策、依法履职、开展法治教育、个人遵纪守法情况等进行述法。

  *.加强以案释法普法,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将典型案例、热点案(事)件推送微信平台和机关干部微信群,通过链

 接专家点评、法律法规等方式,把案件处理过程情况变成全行业普法公开课。

  *.推进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按限《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省进一步健全充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意见》规定、把国家工作人员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纳入本单位、本部门普法工作总体布局,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细化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法治培训、依法履职等制度。

  *.实行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考试。推广使用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及考试系统,将学法用法考试情况纳入公务员年度考评体系。

  四、不断创新普法方式方法,增强法治实效。*.开展“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加快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信息化建设,发挥普法网、普法官方微信、微博、客户端在新媒体普法中的作用,及时反映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动态,传播法律知识,讲好普法故事。利用“两微一抖”开展有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形成整体宣传声势和效应。

  *.提升文化旅游矛盾纠纷处理能力和水平。加强文化旅游投诉处理和诉转案系统培训指导,加大文化旅游执法力度,提升投诉处理水平。

 *.加强文化、体育、旅游安全普法。通过开展文化、体育、旅游市场安全检查、文化旅游安全应急演练等形式,利用“*.*国家安全日”、旅游旺季、重大节假日和“*.*”中国旅游日活动,强化文化旅游安全宣传教育,提升旅游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引导旅游者平安出行、安全出游。

 第 第 2 篇: 2022 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2022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也是“八五”普法启动之年。做好今年的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创新落实中央、省市政法工作会议和区委十四届一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标“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让更高水平法治成为 xx 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任务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化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启动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健全普法工作体系,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强化法治社会、法治乡村建设,推进普法理念、制度和实践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全民普法针对性实效性,加快推动全民普法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市前列,为谱写“强富美高”现代化新篇章提供优质法治保障。

 一、坚持政治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1.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民普法工作的头等大事,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部署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活动,推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校重点课程。举办全区普法依法治理骨干、法律明白人培训班,切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引领新发展阶段全民普法工作。

  2.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普法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推动各类基层普法阵地建立专区、专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3.筹备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充分发挥好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的作用,研究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深入开展。

  二、坚持高点谋划,全面启动 二、坚持高点谋划,全面启动“ 八五”普法 普法

  4.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全区“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区“七五”普法决议贯彻落实情况。广泛调研征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七五”普法的意见建议,

 科学编制我区“八五”普法规划,提请区委、区政府印发,并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出台相关决议。

  5.提请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会议,全面总结我区“七五”普法的工作成绩和经验,表彰先进,部署“八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

  6.开展“八五”普法宣传主题活动,全方位、多渠道集中宣传“八五”普法规划的新内涵、新要求、新举措,形成推进“八五”普法实施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掀起我区法治宣传教育新高潮,进一步提升法治宣传群众知晓率和社会影响力。

  三、坚持重点突出,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

  7.结合建党 100 周年,以党章、准则、条例为重点,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推动党内法规宣传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强化全社会对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8.持续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 2022 年“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推动宪法精神深入人心。

  9.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深入学习宣传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接续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德法涵养文明·共建绿色生活”等主

 题普法活动,加强国家安全、知识产权保护、长江经济带建设、突发事件应对、疫病防治、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反恐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为“强富美高”xx 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10.放大“美好生活·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民法典联动宣传教育“十进”,结合民法典颁布一周年,启动实施民法典解读工程,上好民法典网课、利用好微视频资源库,推广全生命周期法治宣传,持续推动民法典融入日常生活、融入基层治理、融入法治实践,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四、坚持分类施策,狠抓重点对象学法用法

  11.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把领导干部按分管业务领域明确的应知应会法律目录开展学习的情况,作为其学法基本任务、法治素养评估基本依据和年度述法基本内容。定期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法治讲座、法治论坛、旁听庭审等活动,不断强化国家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

  12.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突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组织开展全区“第三届青少年学法活动周”“学宪法讲宪法”、民法典联动宣传教育进学校等活动,全面

 健全加强法治副校长队伍,有效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全面优化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格局。

  13.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规章制度,持续深入开展依法管理诚信经营示范企业和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推行企业守法信用记录,引导企业树立合规意识,切实增强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的法治观念。接续开展安全生产法治宣传进企业活动,不断推动安生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落地落实。

  五、坚持强基导向,加强法治社会建设

  14.进一步加大法治文化建设力度。严格执行《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标准》,提档升级一批法治文化阵地,推荐参加第八批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考核,争取更多的法治文化阵地被省级命名。深度挖掘地方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内涵,把法治元素融入其中,推动法治文化精品小镇建设,各区镇要结合自身特色建设法治文化精品小镇,办争今年再成功打造一个法治文化特色小镇,满足人民群众法治文化需求。组织参加第五届全国“我与宪法”优秀微视频暨第十八届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作品征集及获奖作品展览(播、映)、第十五届全国百家网站、微信公众号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认真落实《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法治文化作品研发创作。各地各部门根据部门职责和工作特点,创作一

 批法治戏曲、法治歌舞、法治小戏小品、法治书画、法治摄影、法治动漫、法治故事等,形成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法治文化作品成果。

  15.组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巩固提升年”活动,对现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实行严格的动态管理淘汰制度,鼓励申报第十五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对创建成功的村(社区)予以激励,全面提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质量。

  16.大力实施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落实分级培训制度,健全遴选考核机制,推动“法律明白人”量的扩张、质的提升,使其成为基层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纠纷化解、依法治理的重要力量。

  17.依托全国乡村治理试点工作,完善“援法议事”制度,深入推进村规民约等社会规范“修法”,探索建立“小微权力清单”“村民议事平台”等制度,重点推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积分制管理,构建新型社区管理模式,不断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深化“党建+法律扶贫+乡村振兴”行动,制定司法行政参与基层治理行动方案,出台“三治融合”建设方案,推广“四位一体”的社会善治马庄模式,培育打造区域性乡村治理样板,探索乡村治理海门经验。

  六、坚持创新发展,健全普法工作体系

 18.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工作的通知》,细化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建立重要工作提示单、重点任务督办单、履行普法责任评价书制度,强化年度普法联动重点事项跟踪督促、结果评价,强化实现普法责任对全区党政机关的广泛覆盖,落实重点对象普法责任制,健全完善 323 普...

篇五: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

在全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 年)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 XX 建设,服务“十四五”时期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新时代全民普法工作

 (一)指导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服务大局、坚持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民普法全过程、各环节,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 XX 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到 2025 年,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公民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显著提高,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逐步优化。

 二、明确普法重点内容

 (一)突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列入镇村干部培训的重点课程,推动镇村干部带头学习用法。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让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各类普法阵地作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二)突出深入宣传宪法。在全镇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组织开展全镇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深入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

 (三)突出深入宣传民法典。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推动各单位和各村带头学习宣传民法典,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四)深入宣传与促进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围绕乡村振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组织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教育。

 (五)深入宣传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法、反恐怖主义法等法律法规。围绕扫黑除恶、反电信诈骗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

 (六)深入宣传党内法规。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把学

 习掌握党内法规作为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列入党员教育培训和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

 三、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一)加强教育引导。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教育引导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提高法治意识,培养法治信仰。

 加强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教育。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宪法宣誓等制度。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以宪法教育为核心,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加强法治教师、法治副校长队伍建设。加快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充分依托法治副校长等法治教育资源,在国家宪法日、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学第一课等教育节点,深入开展宪法、民法典等普法宣传活动。加强对不良行为青少年、闲散青少年等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预防违法犯罪发生。

 分层分类开展法治教育。开展村“两委”干部、人民调解员、联防长、网格员等法治培训,提高依法办事意识和依法治理能力。根据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群体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其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

 和能力。加强重点人群的法治教育,提高其尊法守法意识,加强涉外人员普法宣传,维护社会稳定。

 (二)推动实践养成。坚持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以关注细节、走进生活为导向,从遵守交通规则、培养垃圾分类习惯、制止餐饮浪费等日常生活行为抓起,提高规则意识,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养成守法习惯。

 (三)完善制度保障。积极选树群众身边崇法向善、坚守法治的典型人物,大力宣传表彰“道德模范”“最美 XX 人”“见义勇为”等典型事迹,完善激励制约制度,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风尚。

 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一)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乡村振兴夜校、法治书屋、法治文化宣传栏(长廊)等场所和设施,大力推动镇、村两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推动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将法治宣传教育与 XX 高腔等地方文化相结合,打造特色普法品牌。

 (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挖掘本地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鼓励推动创作一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的法治文化精品,在重大节庆日等时间节点,组织丰富多彩的法治文艺下基层。

 (三)加强红色法治文化保护、宣传、传承。开展红色法治文化展示利用、宣传普及、传播交流等活动。将红色法治文化融入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讲好红色法治故事,传承红色法治基因。

 五、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

 (一)加强基层依法治理 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加大普法力度,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健全镇、村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组织镇村干部学法,落实村“两委”干部依法履职、依法办事各项规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提高创建质量。

 深化依法治校。深化“法律进学校”,加强学校法治文化建设,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加强法治教师培训,推进学校法治宣传教育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围绕防范校园欺凌、诈骗、网络沉迷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法治教育,深化学校及周边环境依法治理。

 深化依法治企。深化“法律进企业”,落实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有效防范法律风险,优化营商环境。

 (二)深化行业依法治理 引导和支持各行业依法制定章程和行为规范,依法维护成

 员合法权益。深化“法律进网络”,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升网上群众服务能力,打击遏制网络犯罪,提高网民法治意识。

 (三)开展专项依法治理 开展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救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方面的法治宣传教育,促进全社会在应急状态下依法行动、依法行事,依法维护社会秩序。

 六、着力提高普法针对性实效性

 (一)在执法、司法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 把普法融入执法、司法过程。加强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相关法律规范的普法宣传。在答复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过程中阐明相关法律规定,引导教育申请人依法维权、表达诉求。充分运用巡回审判等形式宣讲法律,释法说理。把普法融入执法、司法办案程序中。

 把普法融入法律服务过程。落实《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指南》,法律服务工作者在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调处矛盾纠纷、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理时,加强释法析理,引导当事人和社会公众依法办事。

 加大以案普法力度。落实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及时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典型案(事)件开展法律解读。

 (二)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普法

 壮大社会普法力量。畅通和规范志愿者等参与普法的途径,加强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支持法律实务工作人员、退休法官检察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和文艺工作者参与公益普法活动。

 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加强对社会力量开展普法的管理服务、组织引导以及政策、资金、项目扶持,鼓励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公益普法项目。

 (三)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 拓展普法网络平台,加快构建数字化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普法手段,加强对优秀自媒体制作普法作品的引导,提高普法产品供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七、加强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村、各单位要把推进全民守法普法摆上重要工作日程,科学制定普法五年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要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法治建设总体部署。各村、各单位要认真落实普法责任,确保普法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 强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行“谁执法谁普法”,压紧压实各单位普法职责。推行“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促进各企事业单位学法用法,加强对管理服务对象进行普

 法。

 (三)强化基层基础工作 推进重心下移。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将普法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相结合,纳入网格化管理。

 落实经费保障。将法治宣传教育经费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镇每年按照人均不少于 0.5 元列入财政预算,并落实逐年增长机制。

 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对基层普法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充实基层普法一线的法律专业力量,提升普法工作专业化水平。

 注重理论研究。加强新时代全民普法工作的应用性、对策性研究。加强法治传播、法治文化等专业人才培养。

 (四)加强评估检查 开展中期评估,及时解决问题,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对工作突出的进行通报表扬。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落实普法责任制不到位的,发出提示函或建议书,必要时进行约谈,提出整改要求。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通报批评,依规依法处理。开展终期总结验收,对“八五”普法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由镇党委、镇政府进行表彰。

篇六: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

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 年)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好我区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根据《中共汕头市委、汕头市人民政府转发〈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 年)〉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服务我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以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重点,完善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进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把全民普法制度优势转化为依法治理效能,努力建设更高水平法治金平,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

  2 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公民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显著提高,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主动性显著增强,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显著改善。全民普法制度完备、实施精准、评价科学、责任落实的工作体系基本形成。

 二、重点内容 (一)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列入党校(行政学院)重点课程,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做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到全民普法的全过程、各环节,利用各类媒体和普法阵地,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

 (二)突出学习宣传宪法。深入持久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国旗法、国歌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学习宣传,强化国家认同。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探索在青少年成人仪式、学生毕业仪式等活动中设置礼敬宪法环节。推动“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制度化。对在汕华侨子女加强宪法、爱国主义专题教育。完善各类普法阵地的宪法宣传教育设施建设。

 (三)突出学习宣传民法典。落实国家机关民法典普法责任,推动领导干部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加强对

  3 青少年的民法典教育。开展民法典讲师团常态化宣传。组织编写民法典通俗读物,创作民法典公益广告、短视频等优质普法产品。开展民法典知识竞赛,建设民法典主题法治文化阵地,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

 (四)深入开展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治宣传。加强对“十四五”期间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法规宣传,特别是对本市立法的宣传解读。围绕护航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建设,大力宣传有关平等保护、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防范风险、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围绕提高全民统计法治意识,强化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统计普法。围绕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对接服务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推动汕潮揭都市圈协同发展,以及“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组织开展专项普法。

 (五)深入开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治宣传。围绕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宣传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我国涉外法律法规。适应更高水平平安金平建设需要,加强刑事、治安管理、信访、调解等法律法规宣传。围绕安全生产、生态文明建设、食品药品安全、扫黑除恶、毒品预防、社区管理服务、劳动关系、农民工工资支付、防治家庭暴力、个

  4 人信息保护、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经常性普法。对在汕港澳台同胞、侨胞、外国人开展普法。

 (六)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以党章、准则、条例为重点,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注重党内法规宣传同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协调。把学习掌握党内法规作为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列入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

 三、工作措施 (一)实行终身法治教育,持续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1.加强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教育。落实党委(党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学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等制度。区政府每年至少举办 1 期以上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区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领导班子每年举办 2 期以上法治专题讲座。推动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年度学法考试常态化制度化。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常态化。

 2.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开足开好法治教育国家课程和地方校本课程,把法治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体系。推动教师全员法治培训,规范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用、培训、管理工作。持续开展“学宪法讲宪法”、“宪法晨读”和“宪法教育大课堂”等活动。深化

  5 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分别到基地接受 1 次以上的法治教育。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学习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校园欺凌、预防性侵害、女童保护、防拐防骗及禁毒防艾滋病等方面的法治教育。推进专门学校建设,在对失学、失管等特殊青少年群体的帮扶帮教工作中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

 3.分层分类精准普法。加强社区“两委”干部、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法治培训。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和从业人员、媒体从业人员法治教育。根据妇女、残疾人、老年人、留守儿童、退役军人等群体特点,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行外来务工人员岗前普法教育制度,加大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失业人员等的法治培训。根据社会矛盾种类、违法犯罪类型等在不同领域开展专项普法。

 4.加强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社会教育体系。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融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融入诚信建设、文明创建、法治示范创建和平安建设等活动。开展用法治方式规范公民行为习惯养成主题活动,从遵守交通规则、培养垃圾分类习惯、制止餐饮浪费、防止高空抛物坠物等日常生活行为抓起,提高规则意识。

 (二)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着力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

  6 1.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现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全覆盖。常态化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工作,争取实现对重点执法单位评议的全覆盖。建立完善“1+N+12”立体普法模式,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对涉及多部门职能的法律法规宣传,由牵头部门发挥抓总作用,协调各相关部门共同形成普法合力,深入推进专项精准普法。落实“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促进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加大对管理服务对象的普法力度。

 2.在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听证会、论证会、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形式拓宽公民参与立法渠道,法规、规章正式公布时同步进行解读。加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相关法律规范的宣传,加大行政裁决制度宣传,在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中加强普法。运用公开开庭、巡回法庭、庭审现场直播、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等形式释法说理。法律服务工作者在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时,加强释法析理。

 3.落实以案释法制度。落实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行政复议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推动媒体以案释法平台建设,培育以案普法品牌。

 4.推动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促进大众传媒在重要版面、重要频道、重要时段设置普法专栏专题。利用影院平台播放法

  7 治公益广告。重要普法节点在地标性场所开展法治主题宣传活动。

 5.健全社会普法机制。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普法作用。加强普法讲师团、律师服务团等建设,开展订单式普法。加强与高校合作,发挥法学学者智囊作用,动员在校学生参加社会普法实践。加强普法志愿队伍建设和培训,推动普法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对社会力量开展普法的管理服务、组织引导和政策、资金、项目扶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或捐助等方式参与普法。

 6.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普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拓展普法宣传矩阵,建设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加强对自媒体普法作品制作传播的引导和规范,加大音视频普法内容供给。加大社区“互联网+法治宣传”普法力度。探索普法服务新模式,探索运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推进普法信息“智慧分发”。

 (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1.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在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空间利用时体现法治元素。因地制宜建设法治文化特色街道、特色社区等,打造法治文化体验路线。深化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增设法治主题景观,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培育法治文化

  8 建设示范点。

 2.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法系的优秀思想和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全面体现到普法工作中。加强红色法治文化的保护、宣传和传承。弘扬善良风俗、家规家训中的法治内涵,开展面向家庭的普法实践活动。

 3.繁荣发展特色法治文化。推动法治文化与“侨”文化、“潮”文化融合发展,与非遗文化形式相结合,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将法治文化融合到机关文化、行业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中。推动法治图书等精品创作,参与省法治文化季活动,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加大法治文化惠民力度。

 (四)深化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把全民普法的制度优势转化为依法治理效能。

 1.深化法治建设“四级同创”。提升法治城市、法治区、法治街道创建质量,结合法治乡村建设,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创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强化司法所在基层法治建设中的职能作用。借鉴建立社区“法律之家”等,组织培育“法律明白人”。

 2.深化行业依法治理。引导和支持各行业依法制定规约、章程,鼓励社会组织制定自律性规范。深化依法治校,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依法治理。深化依法治企,开展法治文化建设示

  9 范企业创建。深化依法治网,加强网络安全教育。聚焦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套路贷”等涉众型违法犯罪和新型违法犯罪加强普法。

 3.加强社会应急状态下专项依法治理。开展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救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方面的法治宣传教育,促进全社会在应急状态下依法行动、依法办事,依法维护社会秩序。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单位要科学制定本辖区五年普法规划,把普法工作纳入法治建设、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综合绩效考核等考评内容。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普法相关重大问题,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强化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和各级普法工作议事协调机构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各级各部门加强联动,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

 (二)加强工作保障。加强对普法工作者的培训,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普法一线下沉。把普法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按规定把普法工作列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要安排年度普法专项经费,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大型社会活动时,结合活动主题开展法治主题宣传活动。

  10 (三)加强评估检查。推进普法效果社会评估,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和终期总结验收,按照上级要求,配合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推荐工作。按照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量化评估要求开展年度工作评估。对未履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职责或履行不力的,按规定视情发出提示函、建议书或进行约谈。区人大常委会要加强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区普法办要抓好督促落实,确保本规划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篇七: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

mdash;1— 县教育局 2021 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1 年是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和依法治县工作的关键一年,XX 县教育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省、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县政府有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减少行政争议,为我县教育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强化领导,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县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其他局班子领导为副组长,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行政审批股,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形成层层有人抓、层层有人管、层层有人负责的工作格局,提高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把法治政府建设落到实处,为我县教育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推进教育局机关政务公开,建立健全合理的工作机制,在制度上保证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是加强对行政执法队伍的教育管理。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参加各类法律知识培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证件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运用政府法律顾问信息服务系统,对法律顾问参与政府法律事务的各项工作进行追踪管理。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在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中的作用。

  —2— 三是严格工作考核。按照县依法治县办的要求,将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普法教育等方面情况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分别建立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考核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年度述职述廉报告的重要内容。

 四是加快转变行政职能。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意识,认真贯彻执行《XX 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优化政务审批运行流程,提高政务审批运行效率,加强政务审批运行风险防控。坚持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三集中、三到位”,进一步落实行政审批标准化要求。我局在行政服务大厅设置服务窗口,我们始终把服务内容、办事程序、审批依据、申报材料、承诺期限等内容作为公开的工作方式,我们继续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目标,全面推行完善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自助办理制、岗位工作制等具体制度,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县通办”,构建审管一条龙、服务一站式的行政审批工作新机制。我们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的办事过程中,做到办得公、办得快、办得廉、办得好。

 二、建章立制,不断增强政策保障能力 一是建立法律顾问制度。聘请常年法律顾问,推进教育法制建设,规范依法治教、依法行政,维护师生合法权益、打造和谐幸福教育。规范决策程序,对涉及全县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事先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对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遵循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程序,

  —3— 并充分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定期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适用期已过、调整对象已消失、实际上已失效的规范性文件及时清理。并经审定后,向社会公布继续有效、废止和宣部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做好政府合同合法性审查工作,规范行政机关合同管理,防范政府合同法律风险。认真做好行政执法案卷自查工作,发现问题一起,改进一起。针对县法制办对我局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中发现反馈的问题,我局有关人员认真组织学习,清理不规范案卷,同时落实案卷归档专人负责,提高案卷管理质量。

 二是落实推进证明事项承诺制。在前期开展证明事项清理所形成的证明事项清单的基础上,参照上级主管部门推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范围,确定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范围并编制告知承诺制目录清单,进一步解决企业和群众办证多、办事难等问题。

 三是严格执行“三项制度”。一是完善行政执法公开制度,全面接受公开监督。加大行政执法公开力度,对机关工作职责、年度项目计划、工作纪律以及举报电话进行公开,对单项行政执法结果按程序在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开,主动接受监督,增强行政执法透明度。二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全程实现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制定制度规范,按照合法、全面、客观、及时、准确、可追溯的原则,明确执法环节记录的内容、方式、载体等事项,建立健全执法信息采集、存储、分析、归档等规范化制度。三是建立健全依

  —4— 法决策制度,全方位加强教育执法监督。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健全依法决策制度机制,将决策行为置于法治框架内。在重大事项决策前应进行法律咨询和论证,完善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建立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坚决制止和纠正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的决策行为。

 四是借助“互联网+行政执法”,实现执法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借助信息化,实现行政执法的平台化、体系化。任何一个行政执法部门,都能直接收集到违法行为人的相关违法行为信息,并将其作为裁量的考虑因素,从而加大违法行为人的成本,推进执法环境从“一处违法,一处受制”到“一处违法,寸步难行”,执法效果从“一根线”扩张到“一张网”,充分贯彻行政一体原则,发挥行政机关的合力。

 五是进一步在教育系统发挥行政调解功能。构建多元联动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及时化解与教育行政管理相关的争议纠纷,促进教育系统和谐稳定,根据《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实际,与教育行政管理有关的民事纠纷的调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施分级管理,履行相关行政管理职能的教育行政机关为行政调解机关。

 六是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会高度关注或者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等情况的案件以及人民法院书面建议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的案件,我局法制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界定,按照“谁主管、谁出庭”

  —5— 的要求,推动被诉行政机关相应负责人出庭。

 七是贯彻落实烈士、残疾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烈士子女、残疾军人子女入学入托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接收;烈士子女、残疾军人子女在公办学校学习期间免交学费、杂费,对其寄宿学生酌情给予生活补助。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时降低录取分数。

 三、规范行政权力,严格依法履职 教育系统实现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细化事项线上线下指南,不断优化办事流程、简化手续环节、提升审批窗口办事效能。县教育局全面开通政务服务网网上申报渠道,形成网上申报事项清单、“一次也不跑”事项清单和“一证通办”事项清单。按照“三到位、三集中”要求,审批股室进驻中心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严格执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每件审批事项从申报受理之日起就录入 XX 政务服务网,落实经办人,并接受万人评议暨“三级联评”。每件审批个案都建立档案,每个审批环节和程序完成后都要形成书面记录并存档。实行审批公示制,及时在教育网上将拟批准正式设立的民办教育机构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2021 年,我局受理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申请均在规定期间内完成审批,按时办结率达 100%,无超期办结的事项。

 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整合执法队伍、规范执法行为,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执法制度,主动参与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推进行政处罚网上运行系统建设,建立健全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公开机

  —6— 制。

 进一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及时建立随机抽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落实监管责任,细化监管任务安排和时间进度要求,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机制,2021 年进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 5 项工作。

 四、廉洁自律,不断落实依法治教 一是围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进一步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廉洁行政、廉洁从教的要求贯穿于各个环节。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检查,教育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遵纪守法。利用《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通过警示教育、开展讲座等方式,提高教育系统依法治校和依法执教的规范性。围绕教育改革发展各项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和社会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监察工作。加强对高考、成考、自考等考试的巡查,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参与重点建设工程、大宗物资(设备)采购招投标,实施过程、程序监督;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介入考察、测评,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维护干部工作的严肃性;积极开展对新教师招录、教师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工作的监督,以公开促公平、公正。

 二是加强法治教育的领导,做好学校法治教育提供重要保障。为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县局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全县教育系统法

  —7— 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负责组织实施。各学校成立领导小组,校长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强化“谁执法谁普法”,推进“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从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注重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法治教育,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形成了较浓的氛围。

 三是贯彻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建立工作机制。我局深入开展中小学法治建设工程,各学校成立《未成年人保护法》领导小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大力整治了校园及周边环境,与公安、司法机关、城管等单位紧密结合,保护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切实推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证未成年人受到平等公正对待。制定了管理制度,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基本权利。

 四是大力推进校务公开。按照中小学信息公开规定,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的机构制度,保证教职工、学生、社会公众对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的知情权,重点公开经费使用、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教育教学质量、招生就业、基本建设招投标、收费等社会关注的信息。创新公开方式、丰富公开内容、有效的信息沟通。全面推进办事公开制度,为师生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

 五、大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 一是完善干部职工学法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坚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明确学法计划和具

  —8— 体要求。完善党组会前学法、领导干部法治讲座、干部职工法律知识考试等制度,综合运用个人自学、专题培训、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加强学习,把学习与推动依法行政相结合,与教育工作实践相结合,与反腐倡廉相结合,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2021 年重点开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法律法规、“八五”普法规划、《XX 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 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 年)》等学习宣传教育活动。

 二是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一是各学校配有法治副校长,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落实每两周一节法治教育课;二是组织参加“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青少年儿童法治文艺比赛、法治童话故事征文比赛、“聆听宪法的声音”朗诵比赛、中小学“宪法晨读”活动。开展现场法治教育,检察机关深入17 所城区学校开展“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先后组织中小学师生观看禁毒教育展览,强化青少年禁毒法治教育。三是加强毒品预防教育。组织全县中小学生于 9-10 月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知识测试;四是加强“扫黄打非”工作。大力开展尊重知识产权教育;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绿书签”进校园活动、“护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远离和抵制有害出版物”主题签名活动;积极配合新华书店组织优秀少儿图书推荐展示活动,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三是加强农村法治宣传工作,提高法制宣传实效。认真

  —9— 开展好重要节日、法律法规颁布纪念日和“4.15”、“12.4”全国法治宣传日等重要节点的法治宣传活动,加强对新出台法律法规重点条文、出台背景、立法本意等内容的宣传,提高法治化水平。组织法官走向社区、农村,开展常态化的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咨询服务、诉讼指南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使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各类人群,特别是偏远农村,让他们了解他们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以及他们应尽的义务和权力,拓宽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让农村法治宣传落到实处。

 一年来,我局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法治政府制度,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自通范文网 https://www.476k.com Copyright © 2018-2024 . 自通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自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8025769号-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