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自通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南京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3—2024)4篇

南京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3—2024)4篇

公文范文 时间:2023-06-22 18:40:12 来源:网友投稿

南京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2—2024)4篇南京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2—2024) 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以下简称“智改数转”)是指以数字化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京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2—2024)4篇,供大家参考。

南京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2—2024)4篇

篇一:南京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2—2024)

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 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以下简称“智改数转”)是指以数字化技术创新为驱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各环节的智能化水平。为推动现代化新扬州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视察扬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十大行动”,分级分类推动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中小企业“智改数转”,培育数字生态体系,夯实智能制造基础支撑。每年滚动创建百个标杆、实施千个项目,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为“制造强市”“网络强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2022 年,完成“双千”目标,实施千项“智改数转”项目、覆盖千家规上工业企业,全市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2023 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全面实施“智改数转”,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加速应用,重点产业链数字化能级持续提升,重点园区加快数字化转型。

 2024 年,争取创成国家级智能制造先行区,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 65%,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 82%,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 92%。

 二、重点任务 (一)产业链数字化转型行动。围绕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等重点产业链,一条产业链建立一个行业“智改数转”智库,制订一张推进路线图,部署实施一套行业特色数字化解决方案,按照“一链一库一图一方案”加快推进产业链“智改数转”。鼓励“链主”企业构建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基于产业链协作平台开展协同研发、采购、制造、销售等应用,形成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信息集聚、数据融通的发展新优势。通过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促进支柱产业强链、新兴产业扩量、传统产业升级。2022 年,重点产业链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实施“智改数转”;2024 年,

 建成重点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 5 个。〔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科技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二)标杆示范引领行动。充分发挥标杆项目的典型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梯队推进。支持龙头骨干企业聚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建设“设施高度互联、系统高度互通、数据高度共享、业态高度互融”的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示范工厂和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着力打造“灯塔工厂”。鼓励分行业开展多场景、多层级应用示范,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培育一批数字孪生+、人工智能+、5G+、区块链+、网络协同、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等数字化新模式、新场景,每年培育20 个“智改数转”优秀场景、案例。2022 年,累计培育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车间 100 个、示范工厂 6 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 8 个;2024 年,累计培育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车间 140 个、示范工厂 20 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 10 个。〔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三)中小企业数字化推广行动。聚焦中小企业关键需求,鼓励企业“上云用数”,支持企业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核心业务能力向云平台迁移。基于云端推广低成本、模块化数字化解决方案,着力提升中小企业管理效益、创新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在中小企业普及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标准,引导企业分级分类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

 系贯标。2022 年,实施“上云用数”项目 420 个;2024 年,累计实施“上云用数”项目 1500 个。〔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四)工业互联网赋能行动。鼓励重点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构建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平台体系。鼓励企业建设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有应用、有流量。推动 5G 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深度应用,形成一批“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推动工业互联网在节能降碳、安全监管等方面的融合应用和模式创新,助力企业实现降本、提质、增效、绿色、安全发展。2022 年,累计培育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 7 个;2024 年,累计培育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 10 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服务全国企业累计达 3500 家。〔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五)数字诊断服务行动。分行业、分规模、分阶段为制造业企业开展“数字画像”诊断服务,根据企业数字化所处阶段、瓶颈问题、转型需求,建立“一企一档”数字档案。面向全国遴选一批优秀诊断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强化“诊”“改”联动,提高诊断方案转化实施率。2022 年,实施“数字画像”诊断项目 400 个;2024 年,累计实施“数字画像”诊断项目 1500 个。〔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六)智能装备提升行动。引导工业企业加大投资力度,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生产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智能化改造,每年滚动实施 200 项智能化改造项目,提高重点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引导制造业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联合攻关,推动人工智能、5G、先进传感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培育工业级智能硬件、智能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新型智能产品。持续推进装备企业研制高端数控机床、智能化生产线、专用机械手、检测装配、物流仓储分拣等智能装备,加大智能装备推广应用,打响扬州智能装备品牌。2022 年,累计获批省级以上首台(套)重大装备126 个;2024 年,累计获批省级以上首台(套)重大装备 130个。〔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科技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七)智能制造服务商引培行动。加快构建“智改数转”服务支撑体系,建立服务商资源池。吸引国内优质服务资源向我市集聚,支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我市设立区域总部、数据中心,支持优秀服务商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培育一批本土智能制造优秀服务商,鼓励标杆企业依托自身优势,放大“溢出效应”,输出解决方案和管理经验,为同类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支持大中型企业剥离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信息服务等技术业务,面向行业提供专业的“智改数转”服务。每年引培优秀服务商 10 个。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八)工业软件攻关行动。推进工业基础软件、控制软件、嵌入式软件和经营管理软件的攻关,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 APP。强化数据开放利用,持续推动 DCMM 评估宣贯培训。发展数据驱动的制造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工业大数据集聚共享,支持重点企业建设工业大数据中心,加快数据全过程应用。2022 年,培育优秀工业 APP80 个以上,培育 1 个工业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2024 年,培育优秀工业APP300 个以上,累计培育 5 个工业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科技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九)基础设施支撑行动。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千兆光纤网络、IPv6 等新型网络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组织制造业企业与网络运营商对接合作,加快工业企业内外网改造。加快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智能计算、边缘计算等新型算力供给。2022 年,累计建设 5G 基站 7900 个,大数据中心标准机架 1 万个;2024 年,实现全市重点区域 5G 网络连续覆盖、热点区域深度覆盖,累计建设 5G 基站 1.1 万个,大数据中心标准机架 2 万个。〔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发改委、工信局、通管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十)园区数字化发展行动。以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和工业集中区为依托,推进重点园区 5G 网络等数字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全覆盖。围绕企业工业软件应用、电子商务、移动办公、数据存储、高性能计算、教育培训等“云板块”,积极构建“园区云”,通过“园区云”建设辐射带动企业数字化转型。2022 年,建成 3 个数字化示范园区;2024 年,建成 5 个数字化示范园区。〔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推进。成立全市“智改数转”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市工信局牵头负责工作推进,各相关部门按照分工落实责任。各县(市、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本地区“智改数转”工作,根据本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实际,加快出台相关实施细则,组建工作专班,上下联动,共同推进。〔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考核办)、宣传部、网信办、市工信局、发改委、教育局、科技局、财政局、人社局、商务局、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银保监分局、通管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二)强化政策支持。认真贯彻落实“智改数转”各项优惠措施,加强政策指导和服务对接,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激励政策和资金项目,形成政策叠加效应。设立市级“智改数

 转”专项资金,每年确保专项资金不少于 1 亿元,重点支持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工业互联网建设、智能装备研制推广、咨询诊断服务、标杆示范创建、领军服务商培育、园区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各县(市、区)、功能区同步设立“智改数转”专项资金,规模不低于 3000 万元,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资金保障体系。〔责任单位:市工信局、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三)强化任务落实。将“智改数转”纳入年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实行月度跟踪调度、季度督查通报、年度考核评比。各地要根据工作目标,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工作职责,强化时间节点,确保各项指标任务按时完成。〔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考核办)、市工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四)强化金融服务。支持金融机构设立“智改数转”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定期举办专场银企对接活动,开设“智改数转”企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支持。支持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开展“智改数转”,帮助企业争取融资租赁费用财政补助政策。〔责任单位:地方金融监管局、财政局、人行、银保监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五)强化人才支撑。鼓励企业大力引进“智改数转”领域创新创业团队、高层次人才、复合型技能人才。推动企业、

 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联合建立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实训基地,助力复合型人才培养,推动工业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数字化知识更新。〔责任单位:市工信局、教育局、人社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六)强化宣传合作。加强宣传引导,市县联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每年开展现场观摩、政策解读、专题培训、银企对接等宣传推广活动 20 次以上。深入总结“智改数转”工作典型经验,开设媒体“智改数转”宣传专栏,营造良好推进氛围。实施智能制造装备、软件和解决方案“走出去”计划,推动一批智能制造重点骨干企业打造智能制造品牌,扩大“扬州智造”市场占有率。深化与信通院、工联院、电标院等科研院所交流,开展智能制造技术攻关、标准研制、示范应用、检测认证等方面合作。〔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工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 附件:

 1.《关于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措施》 2.《扬州市制造业“智改数转”评分细则》 附件 1 关于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措施 为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步伐,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制定本政策措施。

 一、设立市级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 每年确保市级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不少于1亿元,重点支持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工业互联网建设、智能装备研制推广、咨询诊断服务、标杆示范创建、领军服务商培育、园区数字化转型等 7 个方面。

 二、重点支持方向及标准 (一)智能化改造。鼓励企业加大对智能制造设备及 5G、工业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投入,加快生产经营方式向智能化转变。对年智能制造设备、软件和技术服务投资额达到 2000 万元以上的项目,按照不高于投资额的 13%给予补助,最高 600 万元。

 (二)工业互联网建设。引导企业建设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省级及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按照不高于年平台投入的 13%给予补助,最高 500 万元。

 (三)智能装备研制推广。加快智能装备技术攻关、迭代升级和推广应用。对列入国家、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及推广应用指导目录的产品,按照不高于年产品销售收入的10%给予补助,最高 200 万元。

 (四)咨询诊断服务。通过政府采购,全国范围内遴选优秀服务商为重点产业链、制造业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咨询诊断服务,并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诊断服

 务全过程监理。重点产业链咨询诊断服务费补助 50 万元/家,工厂诊断服务费补助 20 万元/家,车间诊断服务费补助 5 万元/家,监理费用 0.5 万元/家。

 (五)标杆示范创建。鼓励企业主动承担国家、省级试点示范项目,争当智能制造领域示范标杆。新获批国家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等试点示范认定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 200 万元的奖励。新获批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及智能工厂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 100 万元的奖励。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取得 2A 级、3A 级评定证书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 15万元、20 万元的奖励。新获批省五星级上云企业、省级工业电子商务发展示范企业,给予最高 10 万元的奖励。

 (六)领...

篇二:南京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2—2024)

2 -启东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 年)为做优做强实体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我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以下简称“智改数转”),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 年)》《南通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 年)》,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重要论述和网络强国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推动 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入制造业全流程,着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加快建成长三角北翼高端制造强市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统筹推进,分类施策。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部署,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根据行业特点,结合企业发展基础,分类

 - 3 -指导、精准施策、并行推进。发挥“智改数转”在企业绿色化转型中的核心作用,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加强政府在标准政策制定、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服务平台为支撑的“智改数转”推进机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内生动力。示范引领,点面结合。围绕智能制造单元、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抓好试点示范。建设一批示范智能车间(工厂),推广一批优秀解决方案和典型应用场景,积极培育推行网络协同、大规模定制、远程运行维护等“智改数转”新模式。集聚资源,融合发展。集聚各类资源,加强跨领域、跨产业合作,建立“智改数转”服务支撑体系,引导“智改数转”服务机构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各产业链供应链跨界互联、协同响应,实现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主要目标通过三年时间,全市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制造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培育一批“智改数转”标杆示范企业,攻克一批智能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引进和培育一批“智改数转”优秀服务商,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园区。

 到 2024 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新上项目应用智能化和数字化生产管理体系全覆盖,其中,2022 年完成“智改数转”项目 250个,2023 年完成 250 个,2024 年完成 147 个。数字化转型成效进一步凸显,新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 20 家,培育星级上

 - 4 -云企业 50 家。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 65%,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超过 82%,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接近 92%。二、重点任务(一)推动产业链群协同升级。围绕 5 大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形成“链主”企业与配套企业联动发展格局。引导“链主”企业与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电商平台开展深度合作,促进生产要素投入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支持“链主”企业、第三方机构等构建平台生态,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配送等应用,提高产业链协作效率和供应链一体化协同水平。到 2024 年,力争建成重点产业链协作平台1 个。〔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各区镇〕(二)强化骨干企业示范引领。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生产设施、工艺条件、物流供应和管理服务等开展集成应用创新。到 2024 年,累计建成24 个省、市级示范智能车间(工厂)。强化工业互联网在重点产业集群的应用,打造全产业链、制造全流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的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到 2024 年,新增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 家、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企业 11 家,培育创建 5G 全连接工厂。〔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各区镇〕(三)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中小企业整合打通企业信息流、数据流、业务流,开展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应用。开展两化融合水平评估,持续引导企业实施两

 - 5 -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到 2024 年,“列规纳统”小微企业完成“智改数转”60%以上,新培育省五星级上云企业 1 家、四星级上云企业 8 家、三星级上云企业 40 家。〔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各区镇〕(四)提升园区数字化水平。支持各地将网络部署、公共云平台建设、数据采集和信息系统部署等纳入产业园区改造提升建设标准,推动园区数字化转型。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园区落地,基于联网 CNC 等数控设备,发展共享工厂、协同制造、众包众创、集采集销等新模式,提升园区制造资源和创新资源的共享协作水平。到 2024 年,园区“5G+工业互联网”“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融合水平进一步提升。〔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各区镇〕(五)加快优秀服务商培育。引进培育一批专业化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制造业“智改数转”服务商,迭代优化“智改数转”服务资源目录,建立启东市数字化转型服务资源池。到 2024 年,累计培育本地“智改数转”优秀服务商 3 家。鼓励大中型企业剥离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信息服务等技术业务,成立独立法人实体,面向行业、面向社会提供专业的“智改数转”服务。〔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地方金融监管局、各区镇〕(六)加大诊断服务力度。开展“智改数转·千企询访”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遴选一批优秀的“智改数转”诊断服务商,免费为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诊断,顶层规划“智改数转”。通过专家深入工位、产线、车间一线的“入驻式”服务,精准匹配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打通“智改数转”过程中的

 - 6 -堵点、难点和痛点,带动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力度,提升“智改数转”水平。到 2024 年,累计为全市 450 家左右企业提供“智改数转”诊断服务。〔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各区镇〕(七)深化方案场景推广应用。总结提炼“智改数转”经验做法,积极打造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体验中心,不断加大优秀解决方案和实践案例的宣传推广力度。到 2024 年,累计推广数字化优秀解决方案典型应用场景和案例 7 个。支持围绕企业生产、研发、销售和管理的不同场景,开展工业软件技术攻关、标识解析应用软件开发和解决方案集成,鼓励制造业企业运用国家、省工业软件目录和清单内产品推进“智改数转”。〔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各区镇〕(八)加速智能装备突破。推动行业龙头企业与工业互联网平台、云服务商、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等开展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攻关。到 2024 年,力争新增企业承担国家、省、南通市装备技术攻关项目 1-2 个。支持企业研制与推广智能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提升装备和关键工序的数字化水平。到 2024 年,累计新增认定与推广应用国家、省、南通市级首台(套)装备 10个以上。加强标准创新引领,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完善重点产业智能化和数字化相关标准体系。〔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各区镇〕(九)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探索一行业一平台,重点推动船舶海工、电动工具等产业领域建设一批技术水平高、集成能力强、行业应用广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 7 -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新兴前沿技术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融合应用。支持企业建设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及数字运营中心。到 2024 年,实现全市 5G 网络基本全覆盖,累计建成 5G 基站 1592 个。〔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各区镇〕(十)加强工业信息安全保障。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完善工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共享、应急处置等规范制度,保障数据安全和运行安全。建设完善工业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提升工业信息安全防控水平。加强工业信息安全风险源头管控,鼓励行业企业采购认证、加密、授权机制安全性较高的工业控制设备,保证协议控制命令和生产数据安全传输。培育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星级企业,保障工业信息安全。到 2024年,累计培育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星级企业 10 家。〔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各区镇〕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智改数转”领导小组牵头、各相关部门分工落实的“智改数转”推进工作机制。全面构建“智改数转”“五个一”保障机制,即出台一组政策、盘点一份底单、开展一轮诊断、完成一批改转、打造一支标杆。成立全市制造业“智改数转”工作专班,实行月度跟踪、季度调度、半年推进、年度总结制度。各区镇、各部门要根据目标任务细化分工,明确工作职责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指标任务按时完成。各区镇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本地区“智改数转”工作,结合实际,加快制定相应落实举措,

 - 8 -定期反馈各地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各区镇〕(二)加强政策扶持。支持智能化技改,对我市进行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改造的现有存量企业,购置相关设备超过 100 万元(不含税)的,按照实际设备投资额的 10%进行奖励,单个项目补贴总额最高不超过 1000 万元。支持示范引领,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和南通市级智能车间的企业,分别给予200 万元、50 万元和 20 万元奖励;对新认定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省级智能工厂的,分别给予 200 万元和 100 万元的奖励。对新认定为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给予 50 万元的奖励。支持两化融合创新发展,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南通市级两化融合发展试点示范的,分别给予 50 万元、20万元、10 万元的奖励;对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AAA、AA、A 级的企业,分别给予 20 万元、15 万元、10 万元的奖励。支持重大装备研发,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南通市级重大装备首台(套)或关键部件,分别给予 50 万元、20 万元、10 万元的奖励。鼓励“企业上云”,对新认定为省级以上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上云企业的,分别给予 20 万元、10 万元、5 万元的奖励。相关奖励,采取就高原则,不重复计奖。〔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税务局、各区镇〕(三)创新金融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机制,积极开展股权和债权融资、风险投资、知识产权和数据资产质押融资、信用保险等投融资活动,对“智改数转”重点领域项目给予信贷倾

 - 9 -斜。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智改数转”专项贷款的金融产品,市财政按有关政策给予金融机构信贷贴息补助。鼓励融资担保公司为“智改数转”专项主体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缓解融资难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加快开展“智改数转”。〔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财政局、发展改革委、各区镇〕(四)加快人才培育。加强“智改数转”专业人才的引进和激励,对符合条件的“智改数转”人才给予支持。支持职业院校面向市场需求,积极创建国家双高专业群等高层次平台,建设“智改数转”型人才培养体系。鼓励企业与学校共建“智改数转”实训平台,创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提升“智改数转”一线人才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组织智能化技改、工业互联网等“智改数转”专题培训班,营造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市人才办、教育体育局、科技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委、各区镇〕(五)营造良好环境。组织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技术专家总结“智改数转”成果经验,加强技术交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大力开展政策解读、培训对接等宣传推广活动。高水平举办新一代信息技术博览会、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及“专精特新”企业走进启东等活动,积极打造专业化、高水平“智改数转”交流合作平台。加大软件著作权、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有利于开展“智改数转”的市场环境。〔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各区镇〕附件:全市制造业“智改数转”项目分解表

 - 10 -附件:全市制造业“智改数转”项目分解表单位:个序号 区镇完成“智改数转”项目数量(规上企业)2022 年 2023 年 2024 年1 汇龙镇 29 29 182 北新镇 3 3 33 惠萍镇 7 7 54 东海镇 5 5 25 南阳镇 5 5 46 海复镇 3 3 27 合作镇 6 6 38 王鲍镇 8 8 49 吕四港镇 37 37 2210 启东经济开发区 34 34 2011 吕四港经济开发区 2 2 01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80 80 4613 生命健康产业园 13 13 714 海工船舶工业园 18 18 11合计 250 250 147备注:“智改数转”项目包括“智改数转”诊断服务项目、智能化技改项目、企业上云项目、标杆示范项目、绿色化改造项目等。

篇三:南京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2—2024)

制造业数字化模式创新行动方案( 2022 —5 2025 年)

 当前,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数据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模式创新势在必行。为加快推动全省制造业数字化模式创新,促进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合为核心,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为抓手,积极推广科技、数字、产业链赋能创新模式,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到 2023 年,营业收入 10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以下简称“四化”改造)全覆盖;到 2024 年,营业收入 5 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四化”改造全覆盖;到 2025年,营业收入 1 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四化”改造全覆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更加突出,企业转型能力显著增强,规上工业企业新模式应用普及率超过 50%。

 二、典型模式

 面向重点行业,围绕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 6 类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分行业各选择 2—3 个不同模式的典型案例进行推广,推动应用场景落地,引导更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拥抱工业互联网,培育更多新模式新业态。

  1. 数字化管理。打通企业数据链,构建数字化供应链管理体系,引导企业打造数字化驾驶舱,实现经营管理的可视化和透明化。可借鉴典型案例:洽洽食品引入数据体系建设,构建从研发到制造、供应、仓储、营销与产品相关的全价值链数据共享、协同管理体系,实现整体运营效率提升 30%;马钢集团依托宝武工业互联网平台和马钢整合融合信息化系统,构建“一厂一中心”智控新模式,通过数据的高效互通融合,打破管理边界,减少组织层级,缩短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2. 平台化设计。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变革传统设计方式,实现高水平高效率的轻量化设计、并行设计、敏捷设计、交互设计和基于模型的设计,提升研发质量和效率。可借鉴典型案例:蔚来汽车率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设计理念,将信息技术和运营技术数据融合,加强数据采集标准体系建设和数据治理体系建设,实现制造全价值链的透明化运营和智能管理辅助决策支持,制造单车成本降低 15%,人员效率提升 30%;奇瑞汽车

 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联合体,实现研发、制造、营销、用户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智能化布局,公司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项目运营成本降低 20%,生产效率提高 20%以上。

  3. 智能化制造。加快生产制造全过程数字化改造,推动智能制造单元、智能产线、智能车间建设,实现全要素全环节的动态感知、互联互通、数据集成和智能管控。可借鉴典型案例:海螺集团通过开展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攻关,打造“制造业+ICT 联合体”模式,建成全球首个水泥全流程智能制造工厂,生产线设备自动化控制率达 100%、生产效率提升 21%;合肥美的洗衣机运用5G、工业物联网、数据分析等核心技术,实现生产、计划、物流、销售、用户等数据的完整统一,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近 3 年累计单台制造成本下降 28%,人均效率提升53%,获得全球“灯塔工厂”认定。

  4. 网络化协同。促进企业间数据互通和业务互联,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与合作伙伴共享各类资源,实现网络化协同设计、协同生产和协同服务。可借鉴典型案例:维天运通通过打造国内最大的数字货运平台,汇集全产业链大数据,形成“互联网+无车承运”等多种新兴业态的行业生态圈,平台注册企业用户超 7 万户,全年交易额突破 300亿元;宿州迅犀通过数字科技重构供需关系,实现服装生

 产批量“小”、交付“快”、质量“稳”、库存“零”,运转效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4 倍;德易电子德医云平台已入驻近十万微创专科医师,涉及普外科、妇科、胸外科、泌尿外科等近 20 类科室,开展互联网医疗数据交互与线上线下业务协同服务,服务人次近千万,创造经济价值约 2 亿元。

  5. 个性化定制。面向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发展客户需求分析、敏捷产品开发设计、柔性智能生产、精准交付服务等,增强用户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参与度,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和高效匹配。可借鉴典型案例:志邦家居通过个性化橱柜定制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实现大规模定制化创新生产,打造设计、下单、生产一体化的 C2M 模式,成为全国家具业的一大亮点,产量达全国定制家具行业首位;联合利华建成全球行业内第一套智能优化 AI 安全观察系统和中国行业内第一条全自动柔性生产线,将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贯通,实现 C2M 化生产,满足消费者的最新体验化需求,交货期缩短 50%,获得全球“灯塔工厂”认定。

  6. 服务化延伸。推动工业企业产品供应和服务链条的数字化升级,发展设备健康管理、产品远程运维、设备融资租赁等新型服务,实现从单纯出售产品到出售“产品+服务”的转变。可借鉴典型案例:合锻智能通过高端成形装备工业互联网平台,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存储、转

 换、分析等,为企业用户提供系统和移动端的服务支持;容知日新通过工业设备智能运维平台,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异常报警、故障诊断、长周期设备健康状态评价以及基于设备运行状态安排一系列的检维护工作流程管理,实时看护中石化、宝武、海螺水泥等企业近 4.5 万台设备,为客户创造经济价值超百亿元。

 三、实施路径

 (一)加快“四化”改造。围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企业实施生产线全线改造。

  1. 加强示范引领。在电子、机械、汽车、船舶、冶金、建材、化工、轻工、纺织、医药、节能环保等重点行业领域,支持企业加快生产线全线、系统化改造。编制发布制造业“四化”改造投资指南,建立“四化”改造项目库,利用制造强省等政策资金支持“四化”改造。完善专项项目遴选和服务长效机制,引导和支持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全面实施生产线全线改造,每年培育“四化”改造示范生产线 100 条以上。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支持企业探索建设 5G 全连接工厂。鼓励各市、县支持有条件的营业收入亿元以下工业企业开展“四化”改造。(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各市人民政府,以下

 任务均需各市人民政府负责,不再列出)

  2. 创新服务方式。汇集省内外一批优质、高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咨询服务机构和研究机构,积极做好供需对接,为制造业企业提供评估、诊断、改造、服务等一揽子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实施“交钥匙”工程。鼓励赋能企业参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带资为制造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采取融资租赁等方式,降低中小企业融资负担与风险,依据转型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实行利润分成,形成长效服务机制。(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二)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以工业互联网构建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

  1. 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 3 家以上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30 家以上行业型、专业型、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100 家具有行业示范效应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每年培育 100 个优秀工业 APP,遴选 20 个优秀工业互联网应用解决方案。(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省国资委)

  2. 实施“皖企登云”提质扩面行动。全面推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业务的数字

 化,每年实现 6000 家以上企业与云资源深度对接。积极开展“皖企登云你我他”沙龙、工业数字孪生大赛、工业机器人大赛、工业大数据大赛、装备产品产需对接会等活动,帮助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3.“点线面”系统推进智能制造。每年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 8000 台以上,新增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200 家以上。(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4. 构建十大新兴产业生态系统。推动十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头部企业、配套企业和供应商等上“羚羊”等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下简称“羚羊”等平台),助力“双招双引”。(责任单位:十大新兴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牵头单位)

  (三)发展数据驱动制造。加速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关键环节数字化转型,以数据为主线,构建产品、业务等闭环,实现用数据决策、用数据赋值、用数据赋能。

  1. 推进典型场景数字化。面向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支持企业联合服务商通过数据采集、仿真建模、迭代优化等方式,打造一批典型场景数字孪生应用标杆。(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 强化数据管理能力。推广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

 评估模型、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以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等关键标准,每年新增 200 家企业通过国家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评估。(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四)加大“五企”培育力度。按照“创新型中小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成长路径,加快优质企业梯度培育。

  1.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每年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 2000家,遴选省专精特新企业 500 家,争创一批“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 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制造业单项冠军等细分行业头部企业建立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原料供给、设计开发、生产营销、售后维护等环节,建立产供销一体化运营新模式。(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五)大力发展工业软件。推进实施工业软件关键技术创新、核心产品创新、应用方式创新等行动。

  1. 实施工业软件关键技术创新行动。推进工业软件创新中心建设和突破大型工业软件关键技术,大力推动工业软件技术融合创新,开展工业软件技术适配验证。到 2025年,争取建设省级工业软件创新中心 5 家。(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

 2. 实施工业软件核心产品创新行动。组建行业性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联合体,依托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软件重点专项,重点突破企业急需产品创新和企业特色优势产品创新。到 2025 年,争取培育 100 款首版次工业软件产品。(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国资委)

  3. 实施工业软件应用方式创新行动。开展国产工业软件应用创新、智能办公平台应用创新,实现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领域智能化和数字化升级。到2025 年,争取建设省级“工业软件应用示范企业”100家。(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省国资委)

  (六)推动产学研金协同。聚焦产学研智能化数字化产业链,搭建“羚羊科产”等板块,打造以“云端研发APP+专业科创平台”为核心的科创服务体系,打通生产、供应、销售、服务、管理、科技产业链,提升教育资源、科技资源、产业资源、商业资源、金融资源等全要素生产率,推进产学研金深度融合。

  1. 引导中小企业用平台。引导中小企业在“羚羊”等平台上登记注册,及时发布科研需求。(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 促进科研成果上平台。组织全省高校、科研院所入

 驻“羚羊”等平台,加快推进科研成果上平台。鼓励科研人员以个人身份注册成为“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服务资源,并通过建立独立的个人账户实现个人成果上平台。(责任单位:省教育厅,配合单位:省科技厅)

  3. 开展对接活动。开展平台进科研机构、平台进高校、平台进园区等活动,常态化举办线上线下专题对接,推动 1000 户以上企业进高校院所、1000 名以上专家教授进企业,每年 100 个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成功实施。(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配合单位:省教育厅、省科技厅)

  4. 提升融资服务水平。推进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与“羚羊”等平台互联互通,提高“羚羊”等平台入驻企业融资可及性。(责任单位: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配合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发挥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作用,坚持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建立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工业互联网模式创新推进机制。(责任单位:省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工作组成员单位)

 (二)推动标准建立。组建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委员会,加强工业互联网的标准研制,引导企业拓展细分领域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推动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三)统筹资金支持。各级财政加强对“生产线全线改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全链条的资金支持,会同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引导金融机构推出支持“四化”改造的创新产品和服务。鼓励银行、保险、基金、信托、融资租赁机构强化投行思维,联动券商、创投风投综合运用“股、债、投、贷、租、顾”等方式,服务有实力的工业互联网企业上市全过程、并购重组各环节。鼓励省级股权投资基金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以股权投资等方式扶持模式创新。搭建省域内公共平台,对接金融机构和工业互联网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责任单位:省财政厅,配合单位: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银保监局、安徽证监局)

  (四)加大培训力度。支持高校、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开展多层次数字化转型人才培训,强化“一把手”数字化转型意识,培养支撑数字化转型的新型人才队伍。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万人培训,

 千企诊断”活动,组建工业互联...

篇四:南京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2—2024)

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 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战略部署,认真落实《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和《镇江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实施方案(2022-2024)》要求,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以下简称“智改数转”)助推“一福地四名城”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重要论述和网络强国重要思想,以“产业强市”为引领,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为重点,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着力提升全市制造业产业体系竞争力,为助推句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通过三年时间,全市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制造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强市效应逐渐显现。到 2024 年,全市制造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累计实现 200 个,“四群八链”重点企业基本实现“智改数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业数字化实现普及;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5%,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超过 82%,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接近 90%。

 三、工作任务

 以“干产业”为导向、分类推进,重点突破,夯实工作基础,实施“八大行动”,加快推动重点产业链、骨干企业、中小企业“智改数转”,强化企业服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智改数转”落地落实。

 (一)诊断服务对接行 动。紧扣重点产业链,根据《镇江市制造业“智改数转”诊断服务方案》,针对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智改数转”需求,依托镇江市“智改数转”诊断服务生态资源池,加快本地“智改数转”优秀服务商培育,积极对接镇江诊断服务团队免费为规上企业开展诊断服务,帮助企业打通“智改数转”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和痛点,带动企业实施智能化数字化技改,提升“智改数转”水平。每年全市诊断服务规上制造业企业不少于 60 家,三年实现全市规上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各

 镇人民政府,街道、管委会,以下均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二)标杆示范引领行动。支持重点产业链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应用进行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和产品全生命周期改造以及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销售等数字化综合集成应用创新,培育一批国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示范车间和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5G 全连接工厂。积极发挥标杆示范引领作用,引领行业整体转型升级。到 2024 年,累计建成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含智能制造示范工厂)8 家,力争新增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 1 家。(责任单位:市工信局)

 (三)中小企业赋能 行动。引导积极性高、基础条件优、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进行“智改数转”先行先试,根据省、市“上云用平台”产品目录,联合云服务提供商,促进企业设备、数据、业务向云平台迁移,提升中小企业“云化”能力。大力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2.0,推动工业企业贯彻《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优化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实现数据流贯穿全业务流程,鼓励企业开展分级评定。指导“小而美”“小而精”的工业企业创新突破,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不断提升智能化、数字化、专业化水平,强化跟踪监测服务,引领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到 2024 年,累计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企业数超过 15 家,新增“专精特新”智

 改数转企业 5 家,累计创成省星级上云企业 60 家以上,其中新增 1家五星级上云企业,实现句容“零突破”。(责任单位:市工信局)

 (四)智能装备升级行动。针对感知、控制、决策、执行等环节的短板弱项,鼓励企业加强产学研联合创新,积极承担国家、省智能装备领域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支持企业研制与推广智能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提升装备和关键工序的数字化水平。大力推动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深度融合,通过智能车间(工厂)建设,带动企业通用、专用、新型智能制造装备加速更新改造与迭代升级。到 2024 年,累计认定与推广应用智能制造领域首台套重大装备3 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

 (五)

 5G+ 工业互联网提升行动。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点工业园区和企业工业信息网络全覆盖。实施“双千兆”网络(5G 移动网络千兆和光纤宽带网络千兆)提升工程,为企业“智改数转”提供信息基础支撑。推动制造、物流、港口等领域“5G+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打造场景融合、多系统集成、多设备协同的应用项目。依托物流、食醋、新材料、新能源、工程电气等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引导企业开展标识解析注册。到2024 年,实现全市 5G 网络全覆盖,累计建成 5G 基站 2000 个以上;企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接入企业累计超 150 家;累计培

 育“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试点)企业 3 家。(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各通信运营商)

 (六)信息安全防护行动。明确企业安全责任要求和标准规范,引导重点企业实施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提升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打造一批省级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星级企业。依托“镇江工业信息安全态势感知综合服务平台”组织企业参与省、市工业信息安全应急演练,不断提升我市工业信息安全水平。到 2024 年,累计创成省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星级企业 5 家。(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委网信办)

 (七)资源增效减碳行动。建立“智改数转”“资源增效”,双向互利机制。以“智改数转”为契机,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应用绿色低碳技术,进行绿色化改造,鼓励企业加大能源资源投入,淘汰落后设备,优化用能结构,建立健全绿色发展体系,建设绿色工厂;完善 1+4+N 产业规划,依托工信数据分级分类资源平台,对全市工业企业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科学“画像”,建立分类评价企业库,为企业智改数转分类服务提供依据,到 2024 年,累计创成绿色工厂 15 家;全市工业资源节约利用评价结果能够成熟运用,为企业智改数转分类、精准化提供服务。(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行政审批局、市生态环境局)

 (八)人才培训提升行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各类“智改数转”培训,为企业家、政府工作人员普及相关知识,解

 读相关政策,鼓励支持重点企业参加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深化与研究院、科技镇长团合作,强化产教研融合,充分运用和落实“福地句才”相关政策措施,着力引育我市急需的“智改数转”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数字工匠、青年科技人才,为制造业“智改数转”提供智力、技术支撑。(责任单位:市人才办、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部门协同、合作推进的“智改数转”工作格局,各镇(街道、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本地区“智改数转”相关工作,确保各项指标任务按时完成。(责任单位:市工信局)

 (二)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智改数转”项目库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相关资金支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根据《关于推进产业强市加快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统筹运用好现有市级资金扶持政策,适时开展奖补政策修编,加大补助力度,提高企业“智改数转”积极性。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和融资产品,为“智改数转”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智改数转”重点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金融监管局、人行句容市支行、市行政审批局)

 (三)营造良好环境。通过线上、线下活动等形式,积极开展“智改数转”推进会、政策解读、申报辅导、银企对接等多种形式精准化宣传推广对接活动,扩大示范带动效应。组织重点工业企业参加两化融合暨数字化转型大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深度行等活动,促进我市企业拓展市场、做优产品、打响品牌,营造“智改数转”良好发展态势。(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金融监管局、人行句容市支行、市融媒中心)

  附件 2022 年句容市制造业“智改数转”工作计划

 序号

 行动举措

 工作目标

 工作内容

 责任单位

 1

 诊断服务

 对接行动

 全市诊断服务规上制造业企业 60 家左右。

 1.开展句容市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项目诊断需求调查。

 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管委会。(以下均需各镇人民政府,街2.

 积极对接镇江诊断服务团队免费为规上企业开展诊断服务。

 3.根据诊断建议,引导工业企业实施“智改数转”项目。

 道、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2

 标杆示范

 引领行动

 新增省级及以上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含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 家。

 1.根据智能车间建设指南,组织开展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申报认定工作。

 市工信局

 2.根据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项目标准,组织开展项目申报遴选工作。

 3.按照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要求,组织开展国家智能工厂项目申报遴选工作。

 4.根据新版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建设指南,组织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申报遴选工作。

 5.结合行业 5G 应用需求和生产制造痛难点问题,鼓励企业开展 5G 应用场景建设。

 3

 中小企业

 赋能行动

 新增上云企业 10 家、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企业 3家、“专精特新”企业 2家。

 1.根据句容市《关于推进产业强市加快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组织企业申报奖补资金。

 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2.培育一批上云企业,根据省 “上云用平台”产品目录,组织企业开展省星级企业上云申报评定工作。

 3.大力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2.0,鼓励企业开展分级评定。

 4.鼓励指导“小而美”“小而精”的工业企业创新突破,组织企业申报省、市“专精特新”企业。

 4

 智能装备

 升级行动

 开展智能制造领域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与推广应用。

 1.结合关键技术攻关工作,组织开展核心技术装备攻关。

 市工信局、市科技局

 2.结合企业服务活动,推广应用智能制造领域首台

 套装备,组织企业开展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

 3.组织参加世界智能制造大会。

 5

 5G+工业互联网提升行动

 新建 5G 基站600 个。

 1.组织电信、广电网络运营企业开展“双千兆”建设。

 市工信局、市各通信运营商

 2.开展 5G 基站建设,优化 5G 网络,完成南沿江句容段沿线 5G 基站建设。

 3.鼓励企业开展 5G 应用典型场景建设。

 4.组织工业企业接入镇江市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6

 信息安全

 防护行动

 组织工业企业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自查,培育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星级企业。

 1.推动重点工业互联网企业开展分类分级、风险自查整改。

 市委网信办、市工信局

 2.组织重点企业参加工业信息安全培训,培育省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星级企业。

 市工信局

 7

 资源增效

 减碳行动

 开展工业企业资源利用情况分类,为企业智改数转分类、精准化提供服务。

 1.完成 1+4+N 产业规划编制。

 市工信局

 2.完善工信数据分级分类资源平台。

 3.初步完成工业企业ABCD 四类划分。

 组织企业申报绿色工厂

 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应用绿色低碳技术,推动企业“双碳”建设。

 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行政审批局、市生态环境局

 8

 人才培训

 提升行动

 开展企业家等人员培训、“智改数转”人才招引等活动

 1.充分运用和落实“福地句才”相关政策措施,着力引育我市急需的“智改数转”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和数字工匠。

 市人才办、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教育

 2.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各类“智改数转”专题培训,为企业家、政府工作人员普及相关知识,鼓励支持重点企业参加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

 市工信局、市人社局

 9

 加强组

 织协调

 强化协同,确保各项指标任务按时完成。

 1.制定出台相关实施方案,确保各项指标任务按时完成。

 市工信局

 2.探索建立“智改数转”动态评估、跟踪、通报机制,定期反映各地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实现目标年度考核。

 10

 加大扶

 持力度

 发挥财政资金及其他政策作用。

 1.加强“智改数转”项目库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相关资金支持。

 市工信局、市财政局 、 市行政审批局

 2.统筹运用好现有市级奖补政策,适时修编《关于推进产业强市加快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加大“智改数转”支持力度。

 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财政局

 3.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和融资产品,为“智改数转”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市金融监管局、人行句容市支行

 4.支持符合条件的“智改数转”重点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市金融监管局

 5.落实“福地句才”政策。

 市人才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11

 营造良

 好环境

 营造“智改数转”良好发展态势。

 1.通过线上、线下活动等形式,积极开展“智改数转”推进会、政策解读、申报辅导、银企对接等多种形式精准化宣传推广对接活动。

 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金融监管局、人行句容市支行、市融媒中心

 2.组织重点工业企业参加两化融合暨数字化转型大会、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深度行等活动。

 市工信局

自通范文网 https://www.476k.com Copyright © 2018-2024 . 自通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自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8025769号-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