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自通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家校共育,共促成长7篇

家校共育,共促成长7篇

公文范文 时间:2023-06-17 19:35:03 来源:网友投稿

家校共育,共促成长7篇家校共育,共促成长 第1页共5页12021年年010月秋季家长会校长讲话材料 家校共育 共促成长 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 首先,热诚欢迎各位家长来校共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校共育,共促成长7篇,供大家参考。

家校共育,共促成长7篇

篇一:家校共育,共促成长

1 页 共 5 页 1 2021 年 年 0 10 月秋季家长会校长讲话材料

 家校共育

 共促成长

  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

 首先,热诚欢迎各位家长来校共商育人大计。这次家长会的主题是“家校共育 共促成长”,设定这样一个主题,旨在动员、教育、引导每一位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家长观、学生观,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更好地做好对每一名学生的教育工作。

 因此,这次会议,既是情况通报会、家校会商会、意见征求会,也是家长培训会。下面,我代表学校谈几个观点。

  一、近年来学校的工作

 2021 年是学校跨越发展、内涵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学校克服因校舍改造带来的各种困难,全校

  第 2 页 共 5 页 教职员工紧紧围绕发展大局,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以“快乐教育”为核心办学理念,突出班级管理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团结一心,负重奋进,各项工作都取得优异成绩,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今年在全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我校成绩列全区小学段第一名,被表彰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先进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家长的关心和支持,借此机会,向每一位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一年,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明显转变,职业素养明显提高。加强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学科素养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全员教育教学能力。

  这一年,学校管理工作日趋规范。以精细化管理为基本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各管理处室的

  第 3 页 共 5 页 监督、管理、考核职能,实行每日一检查、每日一通报、每日一反馈,及时掌握学校运转情况,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确保了学校管理的规范有序。在此,对各位志愿者的爱心情怀和无私奉献表示崇高的敬意!

 这一年,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坚持德育为首,德育教育从重点抓养成教育逐步过渡到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并重,学生的在校行为日趋规范,文明素养逐步提高。学校被评为全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二、对家长的几点建议

 1、尽量抽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经常与孩子沟通,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们一起看待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多鼓励,给他们以自信,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耐心地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不足,共同制订计划帮助他们改正缺点。

  2、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孩子的言行举止在家里来自

  第 4 页 共 5 页 父母的影响最多。作为家长,我们平时要教育孩子爱劳动,讲文明,尊敬长辈,待人有礼。教育孩子该做的事,自己首先做好,以身作则的教育魅力是巨大的。

  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想想,一个做任何事都精益求精的家长,他的孩子一定是个认真细致的孩子;反之,生活在一个关系不和睦,环境脏乱的家庭中的孩子,他的行为也是粗鲁、暴躁的。

 一个收拾得井井有条、充满温馨的家庭,孩子在学校里也一定会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用笑脸去装扮,用心灵去浇灌,用双手去美化。只要我们从小教育引导好孩子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3、家长对孩子要增强安全意识。我校周围有很多铁路建设项目,再加上有些学生来校放学路途比较遥远,隐藏着许多安全隐患。因此,在学校安全教育的基础

  第 5 页 共 5 页 上,还需要家长把学生的安全也常记心上. 我们坚信,有了您的配合、信任、理解和支持,有学校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充满活力,有爱心、有事业心的教师队伍,您的孩子一定会健康愉快地成长。

  最后,衷心地祝愿您:合家欢乐,身体健康。祝愿您的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有更大的进步!

 谢谢大家!

  2021 年 10 月

篇二:家校共育,共促成长

教育参考·2019/09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心愿。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学校固然是主阵地,但离开了家庭、社会的协同,这个目标也很难实现。为了推动和推进家校协同育人的落实工作,教育部早在 2012 年就发布了《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将各地各级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作为促进家校合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育人体系的重大举措。2015 年10 月,教育部又发布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对于如何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指导意见》将其细化为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发挥好家长委员会作用、共同办好家长学校等。一、家校协同育人实现的基础是找到家校教育的契合点家校协同育人是一种家庭与学校的和谐教育方式。所谓和谐教育,是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结合与融合 [1] 。所谓配合,对家长而言,需要家长明确自身的主体责任,依法履行家长义务,及时了解孩子特点,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对学校而言,需要认识到家长与教师是合作者,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积极配合,共育发展。所谓结合,即学校、家庭与社会有效结合,共同把握正确的思想、合理的方法、一致的行动,当然这需要基于科学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共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所谓融合,是指在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需要彼此相融,协同共进,更要理念一致,信息融通。和谐达家校共育 协同促儿童成长—— — 基于研究的家校协同育人初步探索殷马福兴 高 艳 刘学军作者简介院马福兴袁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校长袁E-mail院MFXHM@126.com渊北京袁100044冤高艳袁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书记尧高级教师袁E-mail院Missgaoyancool@163.com渊北京袁100044冤刘学军袁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德育主任袁E-mail院lxj@163.com渊北京袁100044冤[摘 要]家校协同育人是一种家庭与学校的和谐教育方式 遥 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遵循和谐教育理念 袁 提出实现家校协同育人的基础是找到家校教育的契合点 遥 同时 袁 从学校文化层面明确协同育人要求 袁 通过研究切实了解家长的真实需求 袁 并以基于科学测评工具的学习素养评估为抓手 袁 借力家校协同研究中心的学生学习素养评估项目链接学校与家长 尧 学生 遥 在此基础上 袁 家校协作 袁 共同为学生的真实成长 尧 终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遥[关键词]协同育人 曰 和谐教育 曰 研究性实践管理论坛19

 基础教育参考·2019/09在对上述观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学校结合自身家校协同育人的实践提出: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心愿,这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实现协同育人的基础。但要真正实现家校协同育人,首先需要通过扎根实践需求的深入调研找到家校协同的契合点。为此,学校进行了一些基于研究的实践探索。在研究与实践融合共生的过程中,引导学校教师、家长进一步体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同等重要性,认识到只有家庭与学校和谐互通、相互支持,才能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二、基于研究寻找家校协同育人契合点的初步实践为把握家校协同育人契合点,首师大实验小学扎扎实实地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性工作。学校希望能聚合优势,张扬个性,积极探索家校协同的创新之路;更希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相互补充,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融合;同时也凝聚各方资源,实现家校共同促进儿童真实成长的美好目标。1.学校文化层面明确协同育人要求学校从文化引领的高度明确家校协同育人的要求,并完善相关制度。对全体教师的家校沟通理念、协同育人实践进行培训、帮扶、检查和考核,基本形成了全员从思想到行动重视家校协同工作、重视合力育人的风气。2.开展家校沟通现状调研学校成立家校协同育人专项课题,坚持以研究促发展,从研究中发现问题,以实际行动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2017 年 4 月,学校面向全校家长进行学校文化发展调研,而家校协同育人状况是其中一个重要考察方面。渊1冤 调研内容与工具此次调研,通过 7 个题目了解了家长希望的家校沟通方式、家长会组织方式、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方式、家庭教育中的最大困难以及曾经出现的家校沟通问题的原因等。同时,学校设计了《学校工作满意度问卷》(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内容涉及家长对学校家委会作用、目前沟通渠道、沟通效能、教师沟通现状等的满意度,采用 5 点量表,5 分为非常满意,1 分为非常不满意,总分越高代表家校沟通越好。渊2冤 调研样本此次调研样本总量为 2229,全校一至六年级全部参与,每个班级的参与率达到 90%以上,基本上做到了全员参加,保证了调研数据的客观性与有效性。渊3冤 调研结果分析这次家长调研结果让学校发现了家校协同育人方面的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家校沟通满意度的调研结果反映出学校当前的家校沟通效能偏低。具体而言,家长对与教师的沟通感到非常满意,对目前家委会的作用和家校沟通渠道也基本满意,但是对家校沟通效能评价偏低,直接导致家校沟通整体满意度偏低(见图 1)。比如,对于题目“如果您曾经与教师沟通有过问题,原因在于”,接近一半的家长(47.7%)认为原因在于沟通不及时。这提示学校,要加强沟通实际效能的提升。又如,对于题目“家庭教育中的最大困难”,排在首位的是“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其次是“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而“家庭成员教育观念不一致”也占据较大比例(见图 2)。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表示自己没有时间和教师交流。换言之,这部分家长本身也意识到要教育好孩子,需要与教师交流沟通,需要齐抓共管,需要步调一图 1 家校沟通满意度状况管理论坛20

 基础教育参考·2019/09致,但却缺少实际行动。正是基于调研数据发现的具体问题和现实需求,家校协同的契合点逐渐明确。在此基础上,学校于 2017 年 10 月开展了以“凝心聚力 立德树人”为主题的协同共育家长论坛。在论坛中设置了三个环节,让教师和家长围绕真实案例充分交流,让家校双方都能真正理解对方的所想、所需,达成协同育人共识。3.成为全国首批家校协同研究实验学校之一《基础教育参考》家校协同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是一个全国性的教育研究机构,旨在为家校协同教育提供研究、引领与服务。研究中心开展相关工作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家校协同育人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实际工作中,以学习素养的构建为目标,以学习素养的评估监测为抓手,这一定位得到了全国各地实验学校及家长们的认同和支持。2017 年 9 月,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参加了研究中心组织的学生学习素养评估研究项目,成为全国首批 50 所家校协同研究实验学校之一。在该项目中,学生和家长使用手机,通过微信公众号进入系统完成注册与评估。评估结束后,学校和家长都可以看到学生学习素养各方面的发展状况,了解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习惯、学习注意力等 15 个方面的优势与不足。预期通过定期追踪监测,还可以掌握学生学习素养的发展变化情况。在研究中心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校对全体学生以及各个年级、各个班级学生的学习素养状况有了基于数据分析的科学认识。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学校反思工作定位与活动设计、指导家庭教育等具有多重意义。对于学校,既为各级管理层对学校、班级管理以及教师评价工作提供了新的参考视角,也促使学校思考如何在日常课程与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以及如何将学习素养培养切实融入学校的各项活动。对于家庭教育的支持,学校目前也通过微信平台加强了对家长的指导,结合数据反馈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引导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素养。对于需要帮助的个别学生,学校计划针对不同学习素养模块下的高优势人群和高风险人群,将学生分组分群,为其提供“成长一刻”学习模块,和家长携手开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动力、学习基本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家校协同特色教育活动。4.其他常规共育工作学校采取了面对面征询探讨、问卷调查、召开研讨会等方式,向家长征询共育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并且结合班主任工作,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学习情况及个性特点,探索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此外,家校合力,共同对学生开展入学适应教育和行为指导等。三、学校与家庭志同道合,共促儿童成长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一致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这也是学校提出和谐共育理念的理论之源。如何做到家校志同道合、家校和谐?这需要学校教职工、家长都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宗旨,相互协作、相互支持,为了学生的真实成长、终身发展营造积极、健康、充满智慧的空间。参考文献[1] 孙庭春 袁 徐刚 . 小学生素质教育的 12 个话题 [M]. 北京 院 中国出版集团 窑 研究出版社 袁2017.渊 责任编辑 张慧籽 冤图 2 家庭教育中最大困难管理论坛21

篇三:家校共育,共促成长

共育,共促成长 携手撑起和谐蓝天 家校共筑教育辉煌

 一、缘起:聆听花开的声音 家庭、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细胞,一所 名校的成长史一定是家校共育的合作史, 学校从创建走向发展, 学生从懵懂走向成熟, 不仅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而且也有赖于一支既有工作热情, 又有一定家教理论 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家长队伍。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整体的育人网络,发挥家庭 教育和家长学校的特殊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教师、学校提 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校抢抓机遇,一年一个新气象。学校办学条 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大家看到的一个个成绩, 都是我们孩子辛勤 耕耘,默默奉献,结出的累累硕果。我们的工作能够取得点滴成绩,其中一个重要经 验就是:携手家校共育,才能事半功倍。我校在家校共育工作中始终坚持:百花齐放 春满园的策略 (一)成立家长委员会 我校的家长委员会,从各班级推选出素质高、责任心强的 20 余家长作为代表融 入学校管理。

 介绍了学校近几年的发展历程,同时用案例分享了学校的管理经 验,为了让学校更快发展,需要家长参与进来,各位家长要多提宝贵意见, 多多出谋划策,齐心协力,抓实家校共育工作。明确了家长委员会的具体职责:

 对学校各方面工作查看监督; 对于发现的问题, 向校方提出合理化整改意见。

 (二)定期召开家长会 家长会是学校、家庭教育者双方相互交流思想、共同寻找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 每个年级组织的每一次家长会我校都充分重视,我们主张:

 第一、向家长做工作汇报。家长会上,结合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教学实践及学生在 校表现,详细分析了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校及班级的常规管理,从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在校表现、学习习惯的培养,安全教育及家长与学校如何有

 效沟通等向家长做了详细的要求和说明。

 尤其强调家长要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 相互了解,沟通情况, 做到与学校教育相对同步。督促孩子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

 第二、在家长中树立典型。家长会上,在事先沟通的基础上,我校邀请学生家长 做了经验介绍。

 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都有长足进步; 让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 历,现身说法,介绍自己是怎样教育子女如何学做人、如何对待分数、如何配合学校 培养学生成才的经验。生动而切实的经验介绍,比任何事实都有说服力,其他家长们 听了,也感到受益匪浅。

 第三、举办家长培训班,给家长上课,我校通过教育局的网络直播平台。一师讲 课,全校分享。家长培训班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主题鲜活,受到各位家长 的好评。效果良好。

 二、搭建高效新颖的互联平台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成功与否,对学校与家庭教育“工作战线”的统一起着不 可忽视的作用。

 面对大多数的家长都使用了智能手机, 为使教师与家长开展及时有效 的双向互动交流,从而进一步推动家校共育的实施,我们建了微信群、 QQ 等,搭建 高效新颖的互联平台。

 ①“微信在线”——资源共享 微信这一互联平台是学校教师与家长联系的主阵地。它具有开放、共享、互动的 功能,从而使家长能在网上与自己孩子的任课老师展开双向便捷的交流。例如:班主 任老师可以利用自习或者课下时间拍摄学生在校的视频, 家长及时能关注到自己孩子 的表现。家长和老师在群里可以及时交流,询问孩子的表现,老师也可以及时的把孩 子的表现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

 ②“微信公众平台”——沟通互补 “短信平台”一个相对隐秘而又适时适度的舒展空间, 让家校联系得以深度延伸。

 由于具有相对隐秘这一特点,因此,当家校双方互相有困惑时,可以通过短信交流, 避免了面对面的那种尴尬。

 ③

 “中国家庭报家长学校”——交流沟通 通过专家直播和综合实践这两个活动的参与, 使得我校老师与家长及学生的沟通 更加紧密。家长及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形 式更加新颖高效。

 (四)家校联谊 教师、家长、学生相聚在一起,共同营造和谐的气氛,增进感情。学校创设这一 平台,使家长之间有更多机会交流孩子的情况、介绍各自先进的家教经验,从而使我 们的家庭教育更具魅力。

 (1)家校联谊——活动篇 每年我校都举办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跳蚤市场”活动。学生把自己 看过的书和其他学习用品,玩具拿到学校,进行旧物交易。在学校模拟市场,让旧物 变废为宝,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参与社会实践。

 家校联谊——感恩篇 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期间,重阳节等节日,学校启动孝敬父母体验活 动,让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 帮父母做一项家务、 和父母谈一次心、 写一篇感恩家信、 改正一个缺点或取得一项进步中,互相交流,增进感情。

 (五)亲子活动亲子共读 学校全面推进经典诵读工程,倡导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同写一篇心得体会, 共创“书香家庭”。每学期我们都会举办亲子共读活动,家长与学生都积极参与。

 在书这个精神食粮的引领下,在各位家长的支持下,我校“亲子共读”活动取得 了巨大成功,带动了一大批书香家庭,让家长们和孩子们都共同浸润在书香之中。

 三、收获:拨开绿叶闻花香

 通过家校共育的活动, 在深化学校德育工作改革的同时, 也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 活,丰富了自身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生活态度更乐观,生活方式更健康,生活信念更 积极,生活情 趣更高雅,促进了青少年生命的健康成长,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精神面 貌积极向上。在今后,我们会在摸索中不断前进,

 在前进中不断总结,面对新形势探 讨家庭教育新思路、新方法,突出特色,注重实效。我们将继续探索家校合作的新机 制,让孩子们的双翼更加丰满有力,展翅翱翔在未来的天空里。

 让老师成为有灵魂的教育人,而不是教书的机器;让孩子成为有灵性的好孩子,而不是学习的机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受益匪浅。教育不单单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也不代表学习科技知识就是教育的全部,通过两年的平潭第一中学工作经历,我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温馨港湾,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重要教育途径,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简单继续。因此,需要加强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联系,使家校合一,才能最终促成孩子的健康发展。新教育强调家校合作是最有效的教育。我们可以家校互动、家访、家长进课堂、亲子共读、家校合作委员会等形式,建立新型的家校合作方式。而不是以前的仅仅开一个家长会,或者叫个别家长交流,而是让孩子的父母更多的参与到学校的生活中来,引领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互补、互相促进,最终实现家庭。

 学校的协调发展。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家长的职业,让家长进课堂讲一些,他们职业的一些特点。让学生对学校之外的世界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家校合作有利于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有利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教育满意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关系,有利于父母孩子共同成长。比如:家长如果是医生的话,就可以带一些简单的医学防治内容。家长如果是消防员,可以给小朋友们讲一些消防知识,知道随意玩火的危害,遇到危险我们该如何预防、如何保护自己。一方面这样的课堂孩子听的会更加用心,并且也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另一方面也让父母体

 会一下教师的职业特点。有效的互动可以减少社会以及家长对校园里的一些误解。

 总结:

 一个深刻全面和真实的教育,必须是教师要了解家庭,做好与家长合作的心理准备,并且要鼓励家长成为学校的密切伙伴;家长要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本着对教育的负责,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使教育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培养高素质的栋梁之才。

篇四:家校共育,共促成长

134

 -好家长 / 实践前沿家“语”校同盟,共育促成长——浅论语文学科教学与家校共育活动的融合江苏省常州市博爱教育集团龙锦小学/杨琳【摘要】家长是学校天然的合作者,当前家校育人的背景给小学语文学习带来了新的机遇。提高孩子的语文 学习能力,除了老师的努力,更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将家校共育活动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促进孩子的成长。【关键词】家校 小学 语文 共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这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家校携手,齐头并进,就能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一、有效沟通——打造家校共同体小学语文学习家校合作的有效建立,需要有效的沟通。随着家长和学校教育共识的不断增强,家长希望了解学校语文教学的愿望也更加强烈。因此,创设多种形式的家校沟通平台也成了家长的普遍需求。在信息时代,教师既要吸取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的优点,又要不断创新,利用好现代化的沟通渠道,随时保证信息的畅通,开辟出语文学习交流的平台。1.家长会——家校共育好商量。家长会是老师和家长互相交流学生情况,家长和教师进行沟通以便于教师及时调整工作,共同寻找最佳教育方法和途径的有效渠道。不能简单地将孩子的语文成绩和语文课的表现进行汇报,而要针对家长对孩子语文学习方面的困惑进行交流和指导。另外,教师还应该长期与家长保持稳定联系,将家长组建为委员会,这样既能够及时了解到语文学习方面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也便于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

 2.家校联系本——传递师家心里话。小学的教师,一般都会安排孩子准备一个本子记录当天的家庭作业,这个本子被称为“家校联系本”。在笔者班级里,这个本子除了记录教师的语文作业外,还另外增设了三栏:一是针对自己每天在校语文课表现写一两句总结(包括最满意且值得表扬的或者有不足需要改进的)。二是写下自己放学回家的情况,记录下做语文各项作业的时间,给自己的在家表现进行评价。三是每天积累一个成语或者一句古诗,作为拓展。让古代文学经典成为孩子的人生底蕴。教师每天或者隔天查看一下,有针对性地做些一对一的悄悄话批注。这样的联系本成为家长、学生和教师三方联系的一个纽带,对学生是一种鼓励,同时也是一种无言的督促。3.网络通讯——家校共同无极限。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通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仅可以进行实时沟通,还能够进行视频交流,所以有必要合理运用现代通讯技术,构建家校互动交流平台,促进提升家校沟通的有效性,有助于双方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所以教师有必要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和家长之间保持稳定的有效沟通。笔者在班级里主要有班级网站,QQ群和微信群这三种现代媒介来进行交流,特别是语文学习方面的沟通。二、开放课堂——“引进来”和“走进去”1.引进教室——切身体会语文课。教师可以不定期举办语文课堂开放日,邀请家长在语文课堂中与孩子一起进行倾听和学习。这样既能提升家长对学校的理解,也能够有效拉近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这样不仅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还能够有助于家长与孩子感受亲情,家长也通过这节课明白了语文的知识点和阅读教学指导的方法。2.家长授课——换位感受真课堂。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注重积极寻求家校合力。平时的拓展课程中定期会举行“家长进课堂”活动。在学校这个活动的背景下,笔者根据低段语文教学的特点,为了培养低年级的孩子阅读习惯和兴趣,不定期地举办了“故事家长进课堂”活动。根据事前发动,自主报名,综合考虑,我在班级里选举了一批 “故事妈妈(爸爸)”。根据安排表,每月有一两名“故事妈妈(爸爸)”到班级里给孩子们讲故事。

 “故事妈妈”到学校讲故事,充实了家校合作的具体内容,对于倡导和实施亲子阅读,起到了榜样引领的作用。三、语文活动——搭建亲子好平台1.亲子阅读,书香满室。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阅读,这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对于那些可以识字、自行阅读的孩子,家长仍然要保持“亲子共读”的习惯——因为陪伴学龄后的孩子阅读,才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关键所在。除了当孩子们看不懂字的时候,家长需要把书的内容讲给他们听之外,家长的“读”,还有“推荐、引导”的作用。2.漂流日记,共同书写。作文教学是语文学习的重难点,一写到作文很多孩子都要挠破头,感觉无从下笔。家长们对于孩子的语文学习也有一些想法和困惑。笔者在班级里倡导了“家校漂流日记”这个活动。每组孩子一本日记本,每天一个孩子围绕自己的生活写一篇日记,家长记下最近教育方面的困惑和反思。通过漂流日记这个平台,能让家长经常总结自己,看到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不足,同时又可以看到其他孩子的写作水平,学习到其他家长好的经验。综上所述,家庭和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师应该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以科学的方法创新教育方式,注重家校双方的沟通交流,让家长多多参与到学科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家长也应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和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策略,查漏补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知识。参考文献:[1]胡芍.试论家校共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中小学文化课程分析,2017(11).

篇五:家校共育,共促成长

教研记录 2021 年 6 月 4 日 星期五 主持人

 主讲人 林君旺 课题 家校共育,共促成长 出 席人 签字

 论 要点 及补 充意见

 让老师成为有灵魂的教育人,而不是教书的机器;让孩子成为有灵性的好孩子,而不是学习的机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受益匪浅。教育不单单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也不代表学习科技知识就是教育的全部,通过两年的平潭第一中学工作经历,我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温馨港湾,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重要教育途径,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简单继续。因此,需要加强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联系,使家校合一,才能最终促成孩子的健康发展。新教育强调家校合作是最有效的教育。我们可以家校互动、家访、家长进课堂、亲子共读、家校合作委员会等形式,建立新型的家校合作方式。而不是以前的仅仅开一个家长会,或者叫个别家长交流,而是让孩子的父母更多的参与到学校的生活中来,引领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互补、互相促进,最终实现家庭。

 学校的协调发展。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家长的职业,让家长进课堂讲一些,他们职业的一些特点。让学生对学校之外的世界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家校合作有利于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有利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教育满意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关系,有利于父母孩子共同成长。

 比如:家长如果是医生的话,就可以带一些简单的医学防治内容。家长如果是消防员,可以给小朋友们讲一些消防知识,知道随意玩火的危害,遇到危险我们该如何预防、如何保护自己。一方面这样的课堂孩子听的会更加用心,并且也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另一方面也让父母体会一下教师的职业特点。有效的互动可以减少社会以及家长对校园里的一些误解。总结:

 一个深刻全面和真实的教育,必须是教师要了解家庭,做好与家长合作的心理准备,并且要鼓励家长成为学校的密切伙伴;家长要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本着对教育的负责,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使教育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培养高素质的栋梁之才。

篇六:家校共育,共促成长

篇 誗 师资建设一、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教师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非常细致的技术型工作,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教育学的原理,另外对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各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也正因此很多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不仅影响教师自身的工作热情,而且会间接将这一消极意识传递给学生,影响学生的身心成长。因此,学校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一定要规划好教师的专业成长道路。首先,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

 教师工作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工作, 尤其是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一群朝气蓬勃的中学生,所以教师们的知识结构、能力、教育思想都需要不断进步。学校以家校合育为纽带,帮助教师规划出教育发展的明确方向,可以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的热情,使教师深知自己肩上责任之重,同时学会整合资源,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其次,能够帮助教师完善职业生涯规划。

 对于一些新上岗的教师初期工作热情高涨,随着时间的推移,遇到的困难增多,教学瓶颈限制等,很多教师会失去前进动力,找不到发展目标。家校合育帮助教学明确了专业成长的方向,让教师开阔了视野,同时学会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三,提升教师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并非一蹴而就,教师自身的组织、管理、统筹协调能力等,需要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实践。

 工作的热情、职业生涯规划都可以依靠外部因素来补充和完善,但是教师自身的能力必须放置于实践中提升,家校合育的过程中,教师、家长、学生都是教育因子,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成长,全面提升教师的工作能力。此外,家校合育的过程中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教师亲自去落实解决,这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青年教师经验不足,老年教师教育理念守旧的现状,促进整个教学队伍焕发出凝心聚力,积极上进的崭新工作姿态。二、家校合育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新视角(一)立足实践做好校本教研学校是教育开展的第一阵地,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立足校本现状,做好教研工作,针对教育教学的具体问题,采取积极有效工作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茌平县博平镇中学是一所乡镇中学,农村教育一直都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学校领导小组树立立破并举的科学工作方针,带领教师共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教育调研、深入家访的方式,深入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迷惑和盲点。

 接着学校聘请家庭教育方面专家围绕“学习、感恩、沟通、创建民主型家庭;学生学习困难的预防与疏导;培养孩子健康的人际关系;家长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孩子耐挫能力培养等敏感问题”为家长做专题报告;教师方面通过组织年级家长会、学校家庭委员会、家长学校教师团队、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多项工作,以方式的多元化、参与的广泛性、内容的丰富性为家长带去科学的教育资讯,同时教师也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了能力,增强的信心,深化了投身教育的工作热情。(二)重视课堂提升教学水平教学是一名教师的本职工作,也是毕生求索的方向。

 家校共育过程中除了做好学生家长工作外, 教学工作也一刻不得松懈。信息化大背景下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优秀教学方法更应该推广与共享,学校着力打造常规课型,实现教学资源互助。针对校内教师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近年来,我校在县教研室的积极帮助下,探索完善了“新授、复习、讲评”三种基本课型,充分实现了校内教师资源共享。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完善,我校课堂教学“五模块”教学模式已基本成型。

 模块一:整合课堂教学重难点,教师上课前进行集体备课,整合教学目标,讨论确定重、难点及突破方式;模块二:学案教学,保障先学后教;模块三:达标测评精心设置、作业布置,必须都有 A、B、C 三等,保障分层教学的实施;模块四:检测反馈必须使用“变式训练”进行及时巩固,达到学有所获;模块五:培优自助餐,灵活机动,提升学科素养。(三)与时俱进助推教师学习进步时代在不断进步,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教师自身必须不断充电学习,以适应时代发展。

 为了更好地助力教师学习与进步,学校目前开展了书香校园、校内资源共享、网络学习、外出培训等多种途径,唤醒教师进步意识,创建和谐而又具有生命力的教师团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除了经典诵读外,学校针对各科教师,主推学科阅读,培养教师的阅读习惯,拓展教师的知识视野。书香校园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大家一起进行了共读交流,阅读比赛、知识竞赛、作文大赛、网络共读、师生音频在线等多项活动的开展,极大地鼓舞了师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共读活动增进了大家的交流,提升了读书幸福感。

 针对乡镇中学资源相对匮乏,结构比例不合理的现状,我们本着“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原则,在县教研室的号召下,大力开展教学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让校际之间教师近距离、大密度的相互交流学习。此外,网络学习和外出培训更为教师学习打开一扇窗, 使教师们改变了自身格局,拓展了思维空间,从而大大提升了自身素养。青少年的成长是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从来都是进行时,而且需要不断创新与突破。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一定要不断立足实践做好校本教研、重视课堂提升教学水平、与时俱进助推教师学习进步,将教学钻研与专业成长进行到底。誗编辑 冯志强家校合育,共促学生成长—— — 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视角池秀芬(山东省茌平县博平镇中学,山东 聊城)摘 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重点着手推进家校合育,走出了一条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的新型教师成长之路。

 从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出发,论述家校共育过程中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策略。关键词:家校共育;教师;专业成长231 - -万方数据

自通范文网 https://www.476k.com Copyright © 2018-2024 . 自通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自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8025769号-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