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自通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打造文化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打造文化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振兴乡镇 时间:2023-07-27 18:20:27 来源:网友投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吉林省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入挖掘这些宝贵资源,打造文化引擎,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道德滋养。

传承文化精神,提供思想引领。传承吉林文化精神,并将这种精神不断外化,有利于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保证。第一,传承英勇无畏、抗击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吉林文化精神的核心。近代以来,在吉林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充分彰显。杨靖宇、魏拯民、李延禄等东北抗联将领在吉林地区与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战斗,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他们“拼掷头颅,牺牲一切,此头可断,此志不移”,是吉林人民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体现。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不仅体现为对国家的热爱,同时表现为对家乡的热爱,无数吉林人为家乡的建设努力奋斗。第二,传承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团结互助精神。吉林地区山林密布,生活环境恶劣,远古时期人烟稀少,野兽出没,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要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抵御各种天灾人祸。采参和狩猎是吉林地区古代主要的生产方式,采参人或狩猎者一般会在密林深处的小木屋内发现屋主人或者前一位逗留者留下的一盒火柴或者一小袋粮食,为随时来此歇息的人准备不时之需,这一小小的善举不仅是吉林地区淳朴民风的体现,更是吉林人民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团结互助精神的彰显。第三,传承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积极进取精神。吉林文化发生和初创时期的肃慎古族创作的《天宫大战》,其中《乌布西奔妈妈》《恩切布库》《西林安班玛发》等创世神话和英雄史诗中塑造了不甘于命运束缚、不满于现状、力争改变命运的萨满英雄形象。积极进取精神成为吉林人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并内化为人们不断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创造伟业的精神内核。第四,传承海纳百川、为我所用的开放包容精神。吉林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不断学习接受汉文化的过程。辽代的契丹大、小字,根据汉字创制,促进了辽代文化的发展;元代戏剧、清代诗词创作也充分吸纳了汉代文化。近代以来,“闯关东”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大量的关外人口进入东北地区,吉林人民充分吸收各地移民的先进文化和生产经验,促使吉林文化向多元化发展。近现代吉林文化在不断开放、不断互动中与中华文化进一步深入交流,不排外、不保守,逐渐融入中华文化,海纳百川、为我所用的开放包容精神成为吉林文化重要的精神品格。

开发文化资源,促进产业兴旺。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要内容,也是基本前提。围绕乡村特色,開发文化资源,培育文化产业,是促进产业兴旺的关键环节。第一,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以红色旅游引领产业发展。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它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涉及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服务业中的大部分门类,有利于带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第二,开发乡村文化资源,塑造乡村文化品牌。吉林省的乡村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农耕文化、渔猎文化等资源丰富。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方面,应综合开发乡村多种文化元素,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塑造诗意闲适的人文环境和田绿草青的居住环境,打造吉林地区“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传统村落。要把吉林省民间文化元素融入吉林省新型乡村建设,打造具有历史记忆的美丽乡村,焕发乡村魅力。第三,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突出文化产业的地域特色。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吉林省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例如,应鼓励、引导乡村群众开发、制作民族手工艺品,并逐渐实现产业化。重点培育松花石、长白石、农民画、草编、剪纸等工艺美术产业,打造具有吉林省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品牌。再如,应以朝鲜族农乐舞等民族歌舞演出推动乡村文化旅游,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

发展文化事业,推动乡风文明。把乡村文化建设提高到与经济、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要着眼于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融合发展,逐渐活跃农村文化市场,不断强化乡村优秀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吉林省乡村范围广、人口众多,为了保证省内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推广与实施,应积极推广流动文化车和流动服务处项目,完善文化志愿者边疆行等项目,提升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便捷性,实现流动服务常态化。要深入挖掘乡村公共文化资源,“支持和加强‘三农’题材文化产品创作,发挥朝鲜族、满族等少数民族及长白山等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创造反映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书画、影视、戏曲、曲艺、文学等优秀作品”,协同吉林省内文化科普机构,推动吉林省乡村科普工作,使乡村民众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为了提升群众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参与度,应在农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使文化活动深入生活。一方面,组织省内的艺术单位以及高等院校等深入基层开展艺术活动,引导社会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建立结对帮扶机制,从而保证乡村文化活动的正确方向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动员和鼓励乡村群众以传统节日、民族节日以及重大节庆为时间节点,自办文化活动,创办各种形式的文化节,培育和打造吉林省农民文化活动品牌。

自通范文网 https://www.476k.com Copyright © 2018-2024 . 自通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自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8025769号-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