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自通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疫情防控 > 对上海疫情的思考和感悟5篇

对上海疫情的思考和感悟5篇

疫情防控 时间:2023-07-11 12:15:07 来源:网友投稿

对上海疫情的思考和感悟5篇对上海疫情的思考和感悟 2020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观后感心得五篇 “我们众志成城”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观后感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上海疫情的思考和感悟5篇,供大家参考。

对上海疫情的思考和感悟5篇

篇一:对上海疫情的思考和感悟

20 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观后感心得五篇

 “我们众志成城”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观后感心得体会

 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心得 1

 新型冠状病毒的疯狂蔓延,使疫情从相隔万里的武汉入侵到了云南。确诊人数一天比一天多,疫情似乎越来越严重,好像离我越来越近。高速路和各小区都开始封路了,沿路的商场和餐厅也都关门了,老百姓都戴上了口罩。疫情覆盖了爸爸妈妈的朋友圈,每天打开手机都是各种关于疫情的新闻,每天早上爸爸妈妈讨论的话题都离不开疫情。什么“今天又新增了多少人”“哪里的疫情又变严重了”……我已经很多天没有下楼了,外面的阳光暖暖的,可是街上空荡荡的,就像个无人区。每天我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监督爷爷奶奶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新型冠状病毒就这样一点点的入侵了我的生活。

 2020 的打开模式可以订退吗不可能!只有往前走!“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打破一切恐惧。”那道光是—“既然国家需要,那就要去。”这句话是已进入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说的。17 年前,他是非典战役中的英雄。17 年后的今天,他即便是挤在餐车的一角,也要第一时间奔赴疫情的中心武汉。“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这句话来自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 7 位医生,在他们的`联名志愿申请书里,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很多人的眼睛湿润了。“逆行者,无怨无悔。”踏上回家过年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医生吴小艳,得知医院发布医疗支援的号召后,第一时间下车返汉,成为一名“逆行者”……

 一个个白色的身影,一次次的前仆后继,当我们在欢度春节时,这些白衣天使都勇敢的站在抵抗疫情的第一线,为我们挡住这可怕的病毒,用生命为我们筑起一道道的防护墙。这些白衣天使,是多少人的希望,尽管他们身上背负着巨大的重任,但他们仍含笑面对。白衣天使,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2020 年像一部电影,最大的反派是人类自己。但是,请不要对 2020 失望,要相信,总有温暖在传递,总有英雄的光辉照耀着世界,在看到或看不到的地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只要我们相信。

 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心得 2

 当前,疫情还在进一步控制。人们的一个谈论重点也是各地的疫情变化情况、安全防护提醒、对医务人员的敬意等,甚至连新春祝福都有意识地变成了“做好防护,保护身体”。这个新春,在疫情的氛围下,很多人坚持在工作第一线,很多人无法与家人团聚,很多人以实际行动做着防范与自我防范工作。人们的期盼就是,众志成城,早日战胜疫情。

 疫情在新春时节肆虐,让抗击疫情发展有了更大的艰巨性。考虑到人员流动性大、聚集程度高、扩散频率大,对抗击工作产生了不小压力。看着各地增加的病例数量,人们在揪心之余,同样在思考:如何能从自我做起,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努力?如何从治理做起,为抗击疫情筑牢防线?如何从周边做起,为抗击疫情注入力量?这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不仅是医护人员的使命,也是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分内之事。唯有每个人绷紧那根弦,才能以最大努力狙击病毒。

 必须看到,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但是病毒不过春节。越是阖家团聚的时候,越容易放松警惕,也越有可能让病毒有机可乘。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歇歇脚、喘口气,而是一刻不松、一步不停,对病毒步步紧逼,才能让健康节节胜利。这个年,是团结的年,不是单纯的“合家欢”,而是以团结的力量战胜不安的病毒,以团结的意志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以团结的精神最终让其乐融融的新春氛围回归常态。可以说,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团结战”。

 战,则胜;不战,则败。合,则利;不合,则伤。公共健康是全民健康,公共安全是全民安全,具有公共属性,不能有个别得失之分、利益之别、属地之界。抗击疫情,不是一城一地之事,不是医疗卫生战线的事,而是全国人民的事。医护工作者换上防护服,义无反顾地走进病区;武汉采取应急措施,留下阻击疫情的决心;厂家加紧生产口罩等医疗用品,承诺不加价、不断货,驰而不息地运往各地……从政府到个人,从救治前线到支撑后方,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只有积极行动起来、主动作为起来、誓死坚守起来,才能以自我之强大压制住病毒,全社会的“免疫系统”需要在恢复中增强抵抗能力。

 不隐瞒,才能擦亮防护的眼睛;不侥幸,才能筑牢抗击的堤坝;不懈怠,才能屏住奋战的气息。重视,重视,再重视!行动,行动,再行动!科学,科学,更科学!在这个新春,抗击这场疫情,没有人是孤军奋战,惟其 14 亿中国人民勇毅、同心,才能势不可挡、战无不胜。

 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心得 3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

 疫情无情人有情,隔离病毒隔离不了爱,在中国传统最重要的节日一一春节,人们顾不得团圆,抛妻别母,弃子离家,冒着生命危险,五十多支医疗队,六千多名医护工作者纷纷驰援武汉……

 一张张给上级的“请战书”、一条条与亲人的宽慰信、一颗颗救死扶伤滚烫的心。除夕之夜,“白衣天使”们逆向而行的身影让无数人泪目。他们用大医仁心,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敬业行动为公众安全保驾护航。疫情当前,他们责无旁贷坚守在临床一线。已经回老家的又赶回值班,父母的电话都常常顾不上接。

 时间就是生命。很多医务人员一天只顾得上吃一顿饭,一个上午都来不及喝一口水,有人在投入战斗的近 1 个月时间里,几乎没有脱下过白大褂,有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疫情面前,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赶赴武汉,冷静、无畏、迎难而上的身影,令人敬仰,令人感动。他曾说:“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雨点冰冷,机器轰鸣。除夕之夜,在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工地上,灯火通明,上百台挖机、推土机等机器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大年三十早上 8 点,工人们已抵达施工现场,义无反顾地投入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这个春节,他们无暇照顾家中的父母和孩子,坚守在各自的“战场”上,甚至来不及和家人远程视频,报个平安。

 疫情严峻,物资短缺。有人捐款,有人捐出了口罩,有人捐出了护目镜,有人捐出来元宵,有人捐出了糕点……善举涌现,凡人善举,小我献出大爱,涓涓细流汇聚成一股战胜疫情的

 磅礴力量。

 抗击病毒的一幕幕情景让我们感动得潸然泪下,感动,更要行动。在国家危难之时,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要扛起社会责任。

 新型冠状病毒威胁着每个人的健康,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个人与家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息息相关、我们无论来自何地、无论身处何方,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为了自身的安全、亲人的健康、同事的幸福、社区的安宁,需要每个人自觉投入战斗。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掌握了防控知识,防控疫情的大网才能织好、织牢,才能为抗击病毒做出自己的贡献。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凝心聚力,众志成城。人人奉献担当,各个从我做起,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心得 4

 “福”字虽然贴在门上,灯笼虽然挂在房檐,但今年的春节却没有了往年的生机。

 除夕夜,那熟悉的鞭炮声再也不是接连不断,灿烂的烟花躺在厨子里无用武之地。屋外,街道上时不时传来的救护车的鸣叫声。屋内,春节晚会虽然播放,但是大家的心情却格外沉重。

 大年初一,人们不再走街串巷去拜年了,广播里都在呼吁大家尽量不出门。街上出奇地安静,偶尔能看到的只有穿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和穿黄色马甲的环卫工人,正在忙着给社区消毒。人们不再关注,哪里有好吃的,哪里有好玩的。人们讨论的话题是:武汉怎么样了?钟南山院士怎么说?哪里有地方买口罩?今年的春节假期也延长了,然而这个消息带给人们的不是惊喜,而是惊吓……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可恶的新型冠状病毒,这个病毒潜伏期长,传染性强,目前还没有疫苗。它从武汉开始向四处进攻,它好像地狱的恶魔在无尽的杀戮中壮大自己的势力,让人们闻之色变,就像我们国歌中说的那样“中国到了最困难的时刻”。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无数的白衣天使和军人们丢下自己的亲人,舍弃了小家,带着使命,冲向前线,与死神博弈,留下美丽的逆行背影。大家都知道李文亮医生吧。李医生是武汉疫情的吹哨人,在这场战斗中,李医生也不幸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靠着呼吸机维持生命的他,仍然想着身体赶紧恢复,不想当逃兵,想第一时间回到战场中。然而今天武汉中心医院传来噩耗,李医生抢救无效而永远离开了。人们用自己的方式沉痛悼念人民的好医生。我们相信,在平平无奇的人群中,会藏着无数个像李医生这样闪亮的灵魂。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儿女用自己的方式支援着这场战争:海外侨胞收集口罩、防护服等物资往祖国寄送;老百姓和企业家们纷纷捐款捐物;工厂改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医疗物资;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用 7 天时间建成隔离医院,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这场“人民的战役”已经打响,我们要让世界看到中国人民的温度,力度和速度。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虽然今年的春节有些寒意,但是仍有灿烂的阳光照耀着,相信下一个春

 节会恢复往日的热闹与生机。

 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心得 5

 在疫情严重的情况下,我们每天都呆在家里,不愿出门。但在我们待在家里的时间有许多人为国家服务着。他们并不是被动为国家奉献,而是主动为国家奉献。

 我们先来谈谈白衣天使,他们每天无私奉献,连过年的时候都没有回家。记得一位新闻报道说,在其他省区的护士来的时候他们带着一个东西,那就是纸尿裤,你们是不是觉得很好笑?他们带着纸尿裤的原因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连续工作几个小时而不能上卫生间,只能憋着。而这些纸尿裤恰恰帮助了他们,还有一位护士,他骑着自行车骑了一天夜来到武汉。恰恰碰见当时的市长,市长问她:“你是什么人,为什么在家待着”,而她说“我是一名护士,国家有难,我应当站出来”,市长听了说,“国家有你们太好了”!专程派车把她送到医院。

 2020 年 2 月 2 号,火神山医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10 天里 1000 多个床位。火神山医院竣工了!

 火神山医院在仅仅十天里完工,这无疑是武汉的救星,更让人惊讶是火神山医院里每个房间里都有空调,电视,还有 5g 网络,这让非常惊讶!那些工人们简直创造了一个奇迹,就是因为他们,我们才有了底气和死神抢时间。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对那些抗疫先锋们表示赞赏,他们义无反顾,无畏前行的精神,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篇二:对上海疫情的思考和感悟

iddot;83·

  公 引用本文: 汪伟全,赖天 .

 公共危机情境下城市居民响应社区治理的困境———以上海市民参与新冠疫情防控为例[ J]. 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3(5):83 鄄 93. D O I :10 .

 3876 /

 j .

 i ss n .

 1671

 4970 .

 2021 .

 05 .

 011

  共危机情境下城市居民响应社区治理的困境 ———以上海市民参与新冠疫情防控为例 汪伟全,赖 天 (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1620)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应急治理模式已成为我国基层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 。

 其中的城市居民作为应急响应的主体之一,其参与社区应急治理又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实践中却往往因面临种种困境而导致该群体的应急治理成效大打折扣 。

 此外,该群体面临的困境背后也存在复杂的作用机理,过往的研究对此却少有关注 。

 在此基于扎根理论对 35 名上海市社区应急响应者进行深度访谈,并对访谈文本进行梳理与编码 。

 经归纳分析后,得到公共危机情境下,城市居民响应社区治理的困境及相关作用机制 。

 研究发现,城市居民应急响应的困境可分为内 、 外两大部分,其中内部困境可细分为团队困境( 包含人手短缺与人员素质不齐) 与个体困境( 包含家庭负担 、 工作负荷与负面情绪);而外部困境则反映为政策 、 制度困境( 包含制度僵化 、 物资匮乏与宣传缺位) 与环境困境( 包含气候恶劣与群众质疑) 。

 在此基础上,政策 、 制度困境作用于团队困境与环境困境;环境困境作用于个体困境;而个体困境又作用于团队困境 。

 进一步构建并完善了相应的理论模型,从而有益于学界进一步深化相关领域的研究 。

 关键词:城市居民;应急响应;社区治理;治理困境;新冠疫情防控

 中图分类号: D 669 .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1

 4970(2021)05

 0083

 11

  一 、 引 言 当前,我国面临着剧烈的社会转型, 各类危机事件在基层社区层面已屡见不鲜且呈现叠加 、 扩散之势 。

 传统的应急响应模式业已落后于时代的步伐,从而面临一系列根本性的变革[1] 。

 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 OV I D - 19) 来势汹汹,对我国各级政府的社区应急治理工作构成了严峻考验 。

 在此情形

  收稿日期:2021 05 20

 下,我国在本次疫情防控中采取刚性的应急管理模式,实现了 “ 自上而下 冶 的高效管理,由中央统筹全局,地方大力配合并主导应急防控[2] , 最终实现对于疫情的及时有力的控制 。

 但就本次疫情的社区应急响应状况而言,城市居民的应急响应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调动,且部分已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的应急 响应者也面临种种困境 。

 事实上, 应急响应是应急管理学的重要方法

 作者简介:汪伟全(1975—),男,江西兴国人,教授,从事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研究 。

 ·84·

  论,其可被视为对于灾害的深入 “ 田野研究 冶[3] ,是对于应急动员的一种回应 。

 其上承应急动员,下接应急协同,可谓是应急管理中极为关键的 “ 枢纽 冶。已有研究对基层应急动员的逻辑机制等作出了阐述[4] ,并认为除应急动员阶段外, 应急响应阶段也同样会对自我概念产生持久的影响[5] 。

 有鉴于此, 本文认为:城市居民响应社区应急治理是指当面临公共危机时,城市居民对有关部门或组织发出的应急动员所作出的呼应和反馈,可表现为公民参与社区的相关应急治理工作 。

 而本研究也旨在探索公共危机情境下,城市居民响应社区应急治理所遭遇的困境及相关作用机制 。

 针对这一领域,国内外学界已有的研究文献大多基于灾害社会学 、 应急响应协同网络 、 利益相关者 、 应急决策与优化以及影响因素等多重视角进行深入的探究 。

 整体而言,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已取得较丰富的成果,但对于公共危机情境下,城市居民响应社区治理的困境研究则较为缺失 。

 尤其是,当居民遭遇诸如新冠疫情这类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时,其应急响应过程中又会面临何种 困境? 其背后的作用机制又如何? 以往的文献并未对此加以重视并充分研究 。

 因此,本文研究的问题在于,当面临公共危机情 境下的应急动员时,城市居民在响应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存在何种困境? 这些困境又如何影响着居民参与到社区应急治理的事务中? 具体而言,第一个问题需要探索和挖掘居民在应急响应过程中的干扰性因素, 而第二个问题的本质在于,探讨居民响应社区应急治理工作所面临的困境的作用机制 。

 上述两个问题在当前的学术界皆存研究空间,本文便对此加以探究 。

 二 、 文献综述 公共危机的应急响应环节已得到海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且对于公民应急响应的相关研究可谓视角各异 、 方法繁多 。

 从相关文献看,有五大方面 业已成为学界探讨的焦点,现作出如下梳理:

 从灾害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受灾群众内心形成 的“ 共同情感 冶 将使其增进彼此间的联络,并促成该 群体成员的互助以及对灾害的响应[6] 。

 Lorenz 提出灾害响应过程中的参与行为可被用于衡量系统改变自身结构以应对外部干预的能力[7] 。

 我国学者周 利敏提出,民众是灾害现场的 “ 第一批传感器 冶 ,应尽早将其确立为 “ 第一响应者 冶 ,方能大幅提升灾害

 处置的水平[8] 。

 学者张海波等基于 “ 鲁甸地震 冶 的案例指出,突生组织网络相较于个体组织更有助于灾害爆发后的应急响应工作,且能进一步提升应急 响应的适应能力[9] 。

 从应急响应网络的视角出发,应急响应的主体并非单一, 而是由多元主体共同构成的 “ 响应网络冶 ,其本身兼具复杂性与动态性 。

 其所涉及的各个机构之间往往缺乏协调,这是临时多机构组织灵 活发展的固有难点[10] 。

 Kapucu 等比较了应急响应 情形下的纵向和横向网络,认为高效的应急管理网络可强化灾害响应的成果,因此应急管理人员应尽可能将他们的组织文化 、 结构和流程运用于应急响应的协作中[11] 。

 不过, 由于响应网络本身的复杂性,其同样会招致各类意外事件 。

 据此,应当 “ 明确应急响应规划的有限性,且强调协同的管辖和治理 领域 冶[12] 。

 当前,我国应注重 “ 响应网络 冶中各主体 的协同救援水平的提升[13] ,引导应急管理体系逐步 从 “ 全灾害 冶 管理向 “ 全过程 冶 管理演进 。

 马奔等认 为,应急协作的网络管理组织具备 “ 权力和资源的绝对优势 冶 ,而灾害预案所设立的目标与事故中实际的应急协同网络的表现之间则存在一定差距[14] 。

 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危机事件往往引起

 公民的利他主义和同情主义情感, 继而萌生组织( 非组织) 性的利他性行动,这对于应急响应和救援具有重要意义[15] 。

 樊博等将应急响应的参与者划 分为七大类, 从而用 “ 权 力 性 冶“ 合 法性 冶 与 “ 紧急 性 冶 来加以阐述[16] ,并指出 “ 职能分割的不当将导致应急响应的效能大幅降低 冶[17] 。

 也有学者指出,应急动员的过程中,不同主体各自的利益也存在差异, 因此只有对参与应急治理的利益相关者作出明确界定,并实现公私利益的兼顾,方能建构科学合理的应 急治理机制[18] 。

 从应急决策与优化的视角出发,在应急响应过程中,相关的决策问题大多具备较高风险性与不确定性,据此可通过建构故障树( FT) 来阐述危机事件演化的条件与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19] 。

 与此同时, 应急响应可能因地方政府的 “ 决策 规避 冶“ 决策忽 略冶及“ 决策迟疑冶而导致“ 失灵冶[20] 。

 对此,学者钟 开斌认为,我国的应急响应工作呈现出 “ 反应缺失 冶 与 “ 反应过度 冶 的极端情形[21] 。

 国内的应急响应体 系仍需要进一步从 “ 科层制冶 向 “ 有机体 冶 迈进,在保 留高速响应能力与高效动员能力的同时,也应改善

 ·85·

  1

 m i n, 诸如僵化 、 封闭等弊端,从而更有效地应对未知的和 “ 看不见的 冶 风险[22] 。

 从影响因素的视角出发,外国学者认为灾前计划 、应急管理人员与民选官员之间的公开沟通以及技术的使用均对社区响应产生了重大影响[23] 。

 事实上,应急动员是否被响应是一种 “ 可被测量的个 体差异 冶 ,影响要素为 “ 险情 、 对于突发事件的经验 、 应急状态下的焦虑和应急准备 冶[24] 。

 部分学者运用空间理论提出,国家能力的减弱 、 应急救灾的道德象征意义和情感意义 、 民间社会供给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能 力均可以解释 公众响应应急动员 的相关问 题[ 25] 。

 此外,如政策法规 、 媒体 、 个体自身的能力和 素质 、 是否具备参与意识等均存在显著影响[26] 。

 如上所述,灾害社会学视角 、 应急响应网络视角 、 利益相关者视角 、 应急决策与优化视角和影响因素视角均成为国内外应急响应研究领域的焦点 。

 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过往研究也存在以下缺陷:淤 对于公共危机情境下,在我国城市占据最多人口的 G l a s e r

 与 S t r a u ss

 的相关著作中[27]

 。

 该理论提倡 “

 在立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挖掘理论 冶 ,而非依据学界已有的理论和结论去验证自身的假设 。

 受访者被大致问及: 淤新冠疫情期间, 您如何看待本社区的应急动员和应急响应工作? 于您认为是什么原因促成了大家参与社区的应急抗疫活动? 盂您如何看待身边其他的应急治理参与者? 榆在您看来,本次新冠疫情期间阻碍人们参加社区应急治 理的因素有哪些?

 2. 数据来源 本次深度访谈的持续时长均保持在 30 ~ 60

 确保受访者可以畅所欲言 。

 在得到初始访谈文本后,研究者依据 “ 理论饱和 冶 原则( 抽取访谈样本直至不再产生新的概念和主题),在对 35 名受访者的访谈文本进行抽取和编码后, 实现了理论饱和 。受访者基本信息见表 1 。

 表 受访者基本信息

 项目 类型 人数 / 人 百分比 / %

 主体———社区居民的应急响应情形少有研究 。

 于过往研究对于社区应急响应者在实际工作中面临哪些困境,困境背后又存在何种作用机理的研究略显缺失 。

 例如,陈迎欣等虽然阐述了公众响应灾害救援的影响因素,但均为正向因素,并未探讨哪些因素会导致负向的结果, 表明该方向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

 盂从研究方法角度看,过往对于应急响应的理论探究大多借助于经典案例,或是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量化分析来得到相关影响因素,且数据来源也多为 二手资料,至于深度访谈法却较少被研究者运用 。

 性别 男 16

 45 .

 7 女 19

 54 .

 3 35 周岁及以下 3

 8 .

 6 36 ~

 44 周岁 4

 11 .

 4 年龄 45 ~

 54 周岁 3

 8 .

 6 55 ~

 64 周岁 13

 37 .

 1 5 周岁及以上 12

 34 .

 3 初中及以下 11

 31 .

 4 学历 高中 7 20 郾 0

 大专 4

 11 .

 4 本科及以上 13

 37 .

 1 身份 党员 22

 62 .

 9 非党员 13

 37 .

 1

 有鉴于此,本文以扎根理论为指导,运用深度访谈的方式进行数据信息的采集 。

 通过对公共危机情境下社区治理响应者的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和整合,来探索该群体在社区应急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并深入挖掘诸困境因素彼此间的作用机理以及相关的作用机制,从而填补过往研究的缺失 。

 此外,本文以探索性研究的形式展开,而非量化统计的方法,研究 目的偏重于发现和挖掘,而非检验变量的显著性 。

 三 、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 1. 研究方法 本文拟通过扎根理论这一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加以展开 。

 该理论遵循解释性的传统,受到符号互动主义的影响( B l u m e r

 1969),最初诞生于社会学家 其中男性受访者 16 人,女性受访者 19 人,各自

 占样本总量的 45. 7% 与 54. 3% ,性别分布较均衡 。

 此外,接受采访的应急响应者的年龄段较偏重于 55 周岁以上的退休人群( 占样本总量的 71. 4% ),因这一群体相对闲暇时间较多,且更为热心于社区公共事务,也大致符合上海市社区的实际情况 。

 值得一提的是,22 位受访者为中共党员,占到样本总量的 62.

 9% ,群众则占到 37. 1% ,反映出党员群体较高的思想觉悟 。

 最后,受访的应急响应者的自身学历分布大体均衡,在地域上也实现了上海市各个区县的覆盖,因此访谈样本选取的客观性较好 。

 四 、 范畴提炼与模型建构 扎根理论进行探索性研究需要经过开放式编

 6

 ·86·

  码 、 主轴编码与选择性编码三个关键环节[28] 。

 “ 三段式 冶 编码法尊奉归纳与迭代的流程,最终建立起 新的理论模型,具体如下:

 1.

 开放式编码

 本研究中,研究者基于 NV I VO

 质性分析软件,采取逐行编码的方式,对原始的访谈资料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和编码,并形成了初始的抽象概念 。

 在范畴化时,计算相关概念的出现频次,并利用 NV I VO

 软件将出现频数较少( 小于五 次) 的概念范畴加以剔除 。

 基于开放式编码的结果,本研究初步共产生 14 个初始范畴,分别为:制度僵化 、 物资匮乏 、 宣传缺 位 、 感染风险 、 气候恶劣 、 人员素质不齐 、 群众质疑 、人手短缺 、 损害健康 、 家庭负担 、 亲人反对 、 工作量大 、 工作过久以及负面情绪 。

 因篇幅所限,此处仅列出范畴对应的两条原始语句,见表 2 。

 2.

 主轴编码

 作为编码的第二阶段,主轴编码通过持续的整合 、归纳以及演绎,可对概念代码和范畴作出进一步分类[29] 。

 将零散的各类范畴归纳整合后可以得到新的范畴,从中构建范畴之间的相应的逻辑关联 。

 最终,发现各范畴之间具有一定的层级与包含关系,也即是主要 、 次要的范畴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行再次梳 理和归纳后,...

篇三:对上海疫情的思考和感悟

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石河子大学下载使用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20年:历史、经验与展望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下的上海合作组织创新发展许 涛 *【内容提要】

 2020 年初开始在全球范围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形成了一场空前规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非传统安全危机。

 这一危机带来的影响远不止对人们健康和生命的戕害, 在全球化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时, 已经建立起来的紧密经济联系与高频互动,在抵御疫情继续传播与维持正常经济发展的需求面前使世界多数国家政府进入两难境地。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所在区域也不例外,2021 年初以来各国在严控疫情发展和启动经济恢复之间踯躅不前。在疫情大流行中, 迎来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 年, “上海精神”正在经历新的概念诠释和理念创新。

 上海合作组织秉持构建命运共同体理念, 拓展更广、 更多、 更新的务实合作领域, 将有助于遏制疫情和恢复经济的双向协作行动取得成效。【关 键 词】

 上海合作组织 新冠肺炎疫情 创新发展2020 年, 中国人民经历了艰苦卓绝斗争, 初步取得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胜利。

 但是在进入 2021 年后, 人类将与新冠病8 6 1* * 许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上海合作组织研究室主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石河子大学下载使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下的上海合作组织创新发展毒长期共存显然已经成为无法改变的现实。

 包括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 “上合组织” )

 成员国所在地区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正在进入或者已经进入第三、 四波新冠肺炎疫情高发期。

 目前, 多数上合组织成员国处在不同程度的疫情反弹和恢复经济的胶着时期。

 在 2020 年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视频峰会上,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建设上合组织卫生健康、 安全、 发展、 人文共同体的倡议, 为各成员国走出卫生健康和经济发展困境指出了重要路径,也成为继续坚持 “上海精神” 和新时期合作创新的指导性思路。一 当前上合地区疫情形势严峻在一场百年未有的大规模传染病大流行面前, 处在全球化时代的人类社会对突发疫情引起的非传统安全危机的防控能力和应对手段尤显捉襟见肘。

 进入 21 世纪后世界经济的空前活力和特有模式大大压缩了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与活动空间, 使我们这个已经拥有 75亿人口的星球变得越来越拥挤不堪。

 2020 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流行,让人类社会再次认识到自己对这个世界认知的肤浅。

 尽管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有着很不相同的生命观、 健康观和卫生文化, 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空前人文灾难和严峻社会危机确实让各国备受冲击且疲于应对。

 进入 2021 年后, 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国多地严重反弹,人类战胜新冠病毒的曙光还远未出现。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 无论哪个国家说自己已经彻底战胜或完全防控了新冠肺炎疫情都为时尚早。在全球疫情继续流行的环境下, 上合组织成员国无一能够幸免。

 到 2020 年 7 月上旬前后, 新冠肺炎疫情在上合组织地区达到9 6 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石河子大学下载使用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20年:历史、经验与展望了第一个高峰期。

 上合组织八个正式成员国累计确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当时已经超过 180 万, 占全球新冠肺炎确诊感染病例总数的1. 5%; 而因新冠肺炎死亡的病例也累计达到 4 万多, 但仅占全球因新冠肺炎累计死亡人数的 0. 8%。

 进入 2021 年后, 新冠肺炎疫情在上合组织一些国家已经出现多次反复, 很快突破了 2020 年高峰期的水平。

 据世界卫生组织 2021 年 6 月下旬的统计数字, 上合组织八个正式成员国累计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例总数已达 3700 多万,是 2020 年 7 月上旬的 20 多倍, 占世界累计感染病例总数的20. 7%; 2021 年 6 月下旬上合组织成员国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数累计已达到 56. 7 万, 竟超过 2020 年 7 月上旬累计死亡人数的 12 倍之多, 占世界因新冠肺炎死亡总数的 14. 4% (见表 1)。表 1 上合组织成员国新冠疫情形势单位:

 人国家 累计确诊病例 累计死亡病例时间 2020. 07 2021. 06 2020. 07 2021. 06印度 767296 30233183 21129 395751俄罗斯 707301 5451291 10843 133282巴基斯坦 204848 953842 4983 22188中国 83585 118358 4634 5478哈萨克斯坦 53021 475039 264 7666乌兹别克斯坦 11564 109233 51 729吉尔吉斯斯坦 8847 120856 116 1977塔吉克斯坦 6410 13821 54 91总计 1842872 37475623 42074 567162

 资料来源: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Situation Report-172 Data as received byWHO from national authorities by 10:

 00 CEST, 10 July 2020. https:

 / / www. who. int/ docs/default-source/ coronaviruse/ situation-reports/20200710-covid-19-sitrep-172. pdf? sfvrsn =70724b90_2https:

 / / covid19. who. int/ 。0 7 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石河子大学下载使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下的上海合作组织创新发展二 疫情对区域治理带来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构成全球范围的一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并正在严重影响国际社会和全球治理的正常运转。

 然而, 对出现地区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升级为非传统安全危机的可能性, 此前上合组织是有一定前瞻和预案的。

 早在 2009 年 10 月, 上合组织即在北京发表了 《上海合作组织地区防治传染病联合声明》。

 这一声明对上合组织地区及世界上经常出现和长期存在的大规模流感以及艾滋病、 结核和疟疾等传染性疫病, 提出了成员国间的重点合作要求。

 这些合作领域包括:

 开发各国医学实验室网络潜力、 加强传染病信息收集和处理、 及时透明地共享传染病暴发的重要信息等; 并根据上合组织成员国间人员流动的线索和信息, 要求各成员国卫生部门、 移民管理部门、 内务 (公安)

 部门及相关企业紧密合作,力争完善边境口岸等关键地带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监控体系, 加强边境口岸各国卫生检疫部门间的双边合作; 还要求成员国根据现行的《国际卫生条例》 等世界卫生组织的文件, 及时就传染病暴发事态、 原因和应对措施等进行信息交流, 完善各成员国卫生基础设施体系, 提高上合组织地区整体应对自然灾害及人为事故的能力。

 ①在 2018 年 6 月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 各成员国元首们意识到全球化背景下频繁的人员往来和不断扩大的民间交往极可能引起疫病1 7 1① 《上海合作组织地区防治传染病联合声明》, 2009 年 10 月 14 日, file:

 / / / C:

 / Users/ lenovo/AppData/ Local/ Packages/ Microsoft. MicrosoftEdge _ 8wekyb3d8bbwe/ TempState/ Downloads/ SCO _Joint_Declaration_on_combat_infectious_diseases_area%20 (2). pdf。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石河子大学下载使用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20年:历史、经验与展望大流行, 专门通过了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关于在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共同应对流行病威胁的声明》。

 这是在成员国国家元首层面达成的共识, 为在防控大规模流行性传染病领域开展合作奠定了重要政治基础。

 这一声明还明确指出:

 “在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存在暴发包括流行性感冒、 鼠疫、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 出血热、 霍乱及其他严重传染性疾病的可能性, 由此需要对居民提供流行病学方面的卫生医疗保障, 以支持本地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福祉。”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有必要建立各国之间有关在上合组织地区的传染性疾病表现及根据现行的国际医疗卫生法规而采取的应对措施等可靠信息的交流机制”, 并且要求 “各国在调动机动部队、 开发国家实验室和科研中心潜力、 开展联合科学研究、 研发新的传染性疾病诊断和预防药物等领域广泛采取措施”。

 ①目前, 在新冠疫情仍未在全地区得到有效控制的形势下, 针对疫情大流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国家治理困境, 上合组织国家唯有和衷共济、 密切协作、 直面挑战, 才能最终战胜新冠疫情。( 一 ) 亟须携手有效控制疫情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检验出上合组织内部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 各国面对疫情大流行的态度、 原则和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上合组织形成的历史和组织构成上的特殊性,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集体行动中难免出现一些令各成员国不满意的地方。

 而且2 7 1①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关于在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共同应对流行病威胁的声明》, 2018年 6 月 10 日, file:

 / / / C:

 / Users/ lenovo/ AppData/ Local/ Packages/ Microsoft. MicrosoftEdge_8wekyb3d8bbwe/ TempState/ Downloads/4%20 (3)

 . pdf。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石河子大学下载使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下的上海合作组织创新发展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对各国社会的严重冲击, 这种存在于上合组织制度层面和工作层面的问题被放大了。

 从目前的形势看, 新冠肺炎疫情在上合组织地区还远未结束, 而且还可能出现更多的反复和更复杂的演化。

 能否在此次严重的非传统安全危机面前发挥有效的团结协作、 共克时艰的引领作用, 将是对上合组织一次严峻的考验。

 为此, 上合组织有必要在已有的政治互信和协调机制基础上建立更加有效的医疗卫生合作机制和紧急状态应对机制, 形成专业化的交流与合作区域网络。( 二 ) 共克时艰恢复经济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在上合组织地区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对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构成较大影响。

 2020 年第一季度, 中国的 GDP 增速为-6. 8%。

 ① 俄罗斯在 2020 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速下降 8%, 第三季度降速放缓至 3. 4%, 第四季度降速继续放缓, 全年经济下降3. 1%。

 ② 哈萨克斯坦国旅游业受到重创, 2020 年前三季度入境游客数量由上年同期的 640 万人次降至 180 万人次。

 ③ 塔吉克斯坦2020 年前 10 个月电力生产同比下降 5. 1%, 向邻国出口电力同比下降 3. 5%。

 ④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在 3 月末将印度 2020 年经济增速3 7 1①②③④《张立群解读 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热点关切》, 新华社, 2020 年 5 月 22 日,http:

 / / www. xinhuanet. com/ politics/2020lh/2020-05/22/ c_1126021353. htm。《疫情危机对俄经济的影响仍将持续》, 中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经济商务处网站, 2021 年2 月 1 日, http:

 / / ru. mofcom. gov. cn/ article/ jmxw/202102/20210203035943. shtml。《哈萨克斯坦游客数量大幅下降》, 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经济商务处网站, 2021 年 2 月18 日, http:

 / / kz. mofcom. gov. cn/ article/ jmxw/202102/20210203039260. shtml。《塔电力生产和出口同比下降》, 中国驻塔吉克斯坦大使馆经济商务处网站, 2020 年 12 月11 日, http:

 / / tj. mofcom. gov. cn/ article/ jmxw/202012/20201203022073. shtml。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石河子大学下载使用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20年:历史、经验与展望预期由年初预测的 5. 3%下调至 2. 5%。

 ① 2021 年对于上合组织每个成员国来说, 都将是十分困难的一年。

 还必须看到的是,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严重破坏了近年来上合组织作为共建 “一带一路” 合作平台的经贸、 物流、 基建网络, 导致一些原本相对成熟和开局顺利的合作项目处于停滞状态。

 上合组织未来的经济合作必须面对现实, 将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个长期的影响因素和重大变量予以考量。( 三 ) 防范极端主义思潮滋生为了有效防控疫情, 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分别采取了不同程度的人员活动管控措施, 这本身有助于对本国社会稳定的维护。

 但同时也还要看到, 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一些低收入群体对国家危机管理效果不满,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积累的负面情绪和畸形心理, 往往会借极端主义的载体和方式宣泄, 构成了对各国社会稳定的严重干扰。

 另外, 美国总统拜登已宣布, 美军从2021 年 5 月 1 日至 9 月 11 日由阿富汗全部撤出。

 在美方宣布开始正式撤军之日起, 阿富汗已发生多起暴力恐怖袭击事件。

 尽管塔利班早已向美方承诺, 确保阿富汗不成为恐怖组织的庇护所, 但阿富汗长年经受战乱冲击, 社会意识形态反复受到宗教极端主义侵蚀,政府对分布在境内碎片化的族群民众和社会机构几乎没有控制权。被美国认定的全球恐怖组织中, 有 21 个仍活跃在阿富汗。

 美军方4 7 1① 《穆迪大幅调降印度 2020 年经济增速预期至 2. 5%》, 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2020年 3 月 28 日, http:

 / / in. mofcom. gov. cn/ article/ jmxw/202003/20200302950222. shtml。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石河子大学下载使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下的上海合作组织创新发展人士认为, 一旦美国撤军, 塔利班就会接管阿富汗。

 据美国情报部门推测, 一旦外国军队全部撤出, 阿富汗现政府最多能够维持 6 个月。

 目前, 武装的和非武装的阿富汗难民已经进入中亚邻国。

 ① 如果阿富汗本土安全局势恶化, 加之 “后伊斯兰国” 效应仍在中亚地区时时发作, 极端主义威胁的 “溢出效应” 将渗入中亚地区。对此, 上合组织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的职能必须再次动员起来, 努力为各成员国提供有利的战胜疫情和恢复经济的地区环境。三 开拓更加丰富的创新发展思路上合组织是一个坚持全新合作理念与合作方式的新型地区性国际组织, 从成立之日起就不断实现着组织形式与合作内容上的创新。

 在百年未有的世界大变局面前, 既有的国际体系和旧式的国际规则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

 不论是从...

篇四:对上海疫情的思考和感悟

编者按:   本期专题论坛的主题是“建设健康城市 维护公共安全”共有9位专家学者从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发展的影响、超大城市健康治理的困境、超大城市“一把手”应急处置的能力挑战、新时代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的风险以及应对公共危机中的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深度剖析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期-中期-长期”的时间序列和“个人-社区-城市-社会”空间序列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超大城市健康治理特点及规律、城市超级空间尺度带来的脆弱性挑战、城市结构性矛盾与治理的困境问题、智慧城市建设在疫情防控中的短板不足等,针对性地提出要及时精准施策、构筑严密的防控体系、提升“一把手”危机领导力、优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措施。4 | 专题论坛THEME

 FORUM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诸多影响,上海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推进“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通过电话咨询部分企业家、查阅媒体相关文献、对比SARS疫情、政策分析等方式,研究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从“短期-中期-长期”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而对社会发展影响则可从“个人-社区-城市-社会”空间序列进行探讨,在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上海;经济社会;影响机制;应对策略DOI:10.3969/j.issn.1674-7739.2020.03.002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机制与应对策略文 \ 熊

 竞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李

 睿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

  李林青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一、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可从“短期-中期-长期”的时间序列来分析。(一)经济影响体现阶段性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经济社会的影响,首先要在世界视野看我国经济的走势。不容否认,我国2019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速仍在下滑,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下行压力。反观2003年非典期间的中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的高增长阶段,上升动力很足。分析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能简单穿越到SARS时期寻找经验,而必须在研究新疫情、新社会反应模式、新经济背景的基础上,作出客观的评估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如今,中国经济增速的稳中下行,原本问题交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推进艰难,再遇到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可能就

 THEME

 FORUM专题论坛 | 5会出现一些原本不成为问题的问题。在当下充斥着不确定性的时点,疫情已经对居民消费、务工人员返程、企业复工生产、企业订单/现金流、外贸和旅游业、用工就业等多方面产生负向冲击,经济基本面受到压制,同时对未来的政策对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上海承担着服务“两个大局”“三大任务”“四个放在”等国家战略,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减轻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需要我们科学判断、精准施策。疫情对经济社会的滞后影响会逐步显现,宁愿把新冠病毒疫情对经济社会的滞后效应估计得充分一些,把问题估计得严重一些,把困难想得大一些,也绝不能掉以轻心。要坚持产业、财政、金融、土地、物业等多措并举的扶持政策,加强集成,守住经济增长底线。我们倾向于上海应将措施准备得充分一些,也不能出现疏漏;宁可把工作做得超前一些,也不能贻误战机。既要全力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更要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毕竟经济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我们初步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即2020年上半年(初步预估为2020年第一、二季度)为短期、2020年下半年(2020年三、四季度)为中期、2020至2035为长期。(二)对经济发展的短期影响:复工复产的扶持从短期来看,即2020年上半年(初步预估为2020年第一、二季度),在抗疫以及疫情拐点出现后,市民生活逐步回归常态可能也需要一定时间。对上海经济社会的影响,有些影响可从数据分析得出,也有些影响可以从社会现象观察中判断。从宏观的视角,在整体经济面上,需求和生产骤降,给投资、消费、进出口,都会带来明显的冲击,短期内会带来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从中观视角而言,消费短期承压首当其冲,餐饮、旅游、电影、交通运输、线下教育培训、家政、快递等受到冲击最大,线上教育、医药医疗、在线游戏等行业受益。对于微观个体的影响,民企、小微企业、农民工等受损程度可能较大。从三个产业看,第三产业肯定首当其冲,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农林牧渔业。在认清大势之后,我们分析新冠疫情对各大产业的影响。先看疫情对上海比重最高的第三产业的影响。2003年的时候,我国GDP总量只有11.7万亿,2019年则达到近百万亿。而且当时第三产业的规模不大,其增加值占我国GDP的比重为32%,2019年已经达到54%,上海甚至达到70%。在2019年初步核实的第三产业GDP的构成中,批发零售占17.9%,金融占14.4%,房地产占13.0%,餐饮和住宿占3.4%。在2月7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相关政策,这是非常必要的。(三)对经济发展的中期影响:稳增长压力加大、提功能挑战更多从中期看,即2020年下半年(2020年三、四季度)。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上海要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全面推进三项重大战略任务,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上海力量,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为这一收官工作增加了更多压力。仅从GDP增速而言,多家机构预判疫情可能对增速带来减少1到2个百分点的影响,包括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以2003年SARS作为参照,做了一个“初步的评估”,即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令中国GDP减少1.2个百分点;国内专家的研究一般认为,对2020年一季度GDP的影响可能在1到2个百分点,对全年GDP的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甚至更多。对上海而言可能影响更大,单看对金融业直接影响,由于金融涉及外汇、期货、股票等市场,疫情变化会改变市场参与者预期,从而加大市场的波动,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例如,从新冠疫情蔓延以来,汇率贬值、股市下跌的幅度都比较大,需要有底线思维。服务业更甚。此外,鉴于此次疫情被世卫组织列为已经构成全球性大流行(Pandemic),且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始终对我国经济发展持遏制态度。疫情将对上海进出口贸易以及港口、航运、物流及配套服务产业造成较大冲击。(四)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机遇大于

 6 | 专题论坛THEME

 FORUM挑战在抗击此次疫情过程中,上海展现了城市治理和市民素质的“双高”优势,宏观经济短期受挫、中期企稳、长期回升乃至爆发的趋势可期。结合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将2020至2035年作为长期影响。上海在2035年将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的重要发展指标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当好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此次疫情的发生将为上海若干优势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例如以医药研发和医疗服务为重点的健康经济,以人工智能和5G应用为重点的智慧经济,也将为上海打造亚太医学中心的进程起到促进作用。二、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社会发展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社会发展的影响可从个体-社区-城市-整个社会的空间序列分析。(一)对市民心态的影响:新冠疫情冲击社会理念和民众心态,市民卫生习惯或有优化,分级诊疗社会认同苗头初现、反暴力伤医理念深入人心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带给民众沉重的身体健康威胁,还触发了对社会心理的更新和考验。紧随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信息、科普信息、辟谣信息,一方面短期内加重了民众对线下活动和大型会议等聚集性活动的焦虑和恐惧,另一方面也孕育着促进市民卫生习惯养成和疫情期间防护理念、改善公共卫生教育和传播策略的契机,大部分市民春节期间足不出户,都时刻关注着疫情动态、病毒传播机理以及学习疫情期间防护措施、流感期口罩防护和洗手重要性、公共场合礼仪等,通过看新闻,上海市民充分讨论分析“医疗挤兑”的严重后果以及分诊救治的必要性,通过关注上海支援武汉抗疫的进程,不少市民表示深受感动,并感恩于医护人员的极端重要性和无私利他性。疫情下与个人密切相关的社会治理理念更新和民众心态改变,正是上海市民公共素养提高、文明习惯养成、推动疾病防治的根本土壤。(二)对社区治理的影响:社区应急防疫考验精细化治理,不同区和社区的治理水平分化,影响公民社区归属和治理认同社区是上海市防疫新冠肺炎的主战场,也是上海社会治理能力的集中呈现地。为织就超大型城市的防疫安全网,上海各基层社区辛勤奋战,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较快的病毒传播速度、不断增多的返沪人群和不断变化的疫情状态,各区、各社区均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形成社区应急工作思路、快速调动资源,在紧抓细化落实的基础上开展属地治理创新。在涉及到市民切身安全和感受的防疫事项组织方面,尤其是口罩发放、住宅区封闭等,不同行政区和社区在思路合理性、防治力度方面的精细化程度差异大。比如,为有效解决民众购买口罩难的问题,上海市政府决定,全市统一从2月2日开始实行“居村委会预约登记+指定药店购买”模式。上海有的区从区级层面组织开通了口罩预约的网上途径,以降低现场预约带来的人员集聚风险,有的居委会更是采取网上预约+志愿者配送,做到了无接触送口罩,大获赞同,一举攒足“居民缘”,基层组织和居民的社区治理合力关系因防疫而紧密,基层动员触角进一步延伸。有的居委会虽仍然采取现场预约模式,但为排队者设计了1~2米的安全距离。有的居委会则缺乏准备,甚至不乏居民连跑两趟都没有预约成功的个例,因而饱受诟病与质疑。防疫治理精细化中的这种差异,不仅影响着防疫期间的防疫效果,还直接影响公民的社区归属及其对社区治理水平的认同,关系到后续社会治理工作开展的居民基础以及群防群治基层动员机制的畅通。(三)对智慧城市的影响:“闭门防疫”测试社会智慧水平,“一网通办”等社会治理平台和不见面办事思路的重要性越发凸显防疫期间重在减少人员流动、降低面对面疾病传播概率,不少区借助防疫科普和信息发布机会,向市民推广“一网通办”,介绍发布10多个部门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咨询和服务指南。疫情之下居民不出门的倡议之所以能全面推行,也得益于2019年10月以来上海积极推进的社区事

 THEME

 FORUM专题论坛 | 7务“一网通办”总门户,其中1 661个事项具备全程网办能力,无须线下办理。1月30日,上海“一网通办”更是向广大市民发出倡议书,在疫情期间,如有相关办事需求,尽量网上办、掌上办。有部分街道居委,首先想到利用一网通办、随申办等现有政府现成的工作网络,成功完成口罩预约登记、返沪人员健康信息搜集等需要大量人力且可能增加病毒传染风险的公共事务。疫情来的突然,尽管平台早已搭建,但线上线下充分结合的“网上办”便民工作思路,却是随着防疫过程的推进才逐步形成。上海市也于疫情之中的2月10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可以想见,疫情过后,政府推动社会治理事项网络化、智慧化的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四)对社会治理的影响:联防联治拓宽多元共治,社会主体参与应急治理的格局更加明确,志愿服务的召集机制开始显现出常态性上海的常住人口超过2 400万,外来务工人员众多、省际域内交通发达,这些常态治理中的优势资源,带来了异常严峻的新冠肺炎防疫压力。在巨大的防疫工作量面前,政府单一力量显然难以应对。本次防疫工作中构筑的人员队伍基础,积累的社会动员经验,将极大地影响疫后常态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参与格局。全市防控调动方面,市卫生健康委印发《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三版)》,指导学校、社区、公共场所、交通工具、家庭、办公楼宇、大型商场、工地、农贸集市和养老机构等10类重点场所规范开展预防性消毒工作。此外,基层自治组织首先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社区防疫的重任,行业协会、社会组织也忙碌在组织行业防疫和社会心理支持专业领域,上海的30多万名志愿者的身影更是遍布本次新冠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尤其是外地务工人员返沪高峰期,上海城市的入口关由志愿者队伍共同守护,而这批人数众多的防疫志愿者,正是最初参加春节期间爆竹燃放管控的“平安志愿者”队伍,他们协助加强疫情重点地区返沪、来沪探亲人员滚动排查、测量体温,积极提供社会心理服务,协助人员排查,严守疫情防控关口。三、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经济社会影响的策略根据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可从两个方面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一)近期经济政策要及时决策,但不能饮鸩止渴我们看到,上海已出台了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需要警惕的是小微企业停产停工带来资金链紧张与就业问题,从受新冠疫情影响最大的服务业看,酒店、餐饮、交运等以中低端劳动力居多。而我国制造业中的出口行业,也有不少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如疫情导致的服装鞋帽、玩具等出口增速下行,也会影响这些行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从上海2019年数据看,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科研服务业等领先增长,服务业“独角兽”企业营业收入增势强劲。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

篇五:对上海疫情的思考和感悟

治理与城市疫情防控实践逻辑及理论反思——以上海市X区“一网统管"运行体系为例董幼鸿叶岚●●摘要:技术治理是对国家治理理性化的整体安排,在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技术“赋能”作用显现并诱发治理变革。在识别技术治理差异化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疫情防控技术治理分析框架,并对“一网统管”运行体系的技术治理模式进行案例研究,可发现技术治理在城市疫情防控中的运行过程、治理逻辑与风险隐忧。相比于常规情形,疫情防控中的技术治理表现出对数字技术的较高依赖,对跨部门数据对接、信息共享与组织协同的更高期待等特点,并且遵循的是非线性技术演进路径。在危机管理全过程中,风险管理阶段对非结构化数据的需求较高,而应急管理和善后学习阶段更侧重对结构化数据的开发和使用。城市疫情防控中的技术治理体现出五大治理逻辑,但也存在削弱个体权益、隐私保护不力、成本投入过高、诱发权力集中和基层负担过重等风险隐忧。关键词:技术治理;疫情防控;一网统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作者简介:董幼鸿,政治学博士,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叶岚,管理学博士,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20)03—0024—10提升城市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管理能力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而技术治理在其中的“赋能”作用日益显现。2019--2020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并迅速向全国蔓延,31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城市因其人口规模大、流动人口多、交通运输量大等特点,为疫情传播与扩散提供了诸多“媒介”,也因而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在此次“战疫”过程中,除了物理隔离、宣传教育、治安管理、科学收治等传统疫情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机制创新与优化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9BGL23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人工智能应用对地方政府智能化治理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9CGI.t)54);上海社会科学基金专项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重要论述与‘一网统管’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20ZXA003)。黼万方数据

 防控手段外,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技术治理模式在城市疫情防控中加速普及应用,在疫情监测、人员风险等级评定、密切接触人员排查、资源调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精准防控与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使城市疫情防控更加精准和高效。本研究在系统梳理技术治理演进过程及其差异化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疫情防控技术治理分析框架,以上海市x区“一网统管”运行体系技术治理实践为例,剖析技术治理在疫情防控不同阶段的运行过程、治理逻辑与风险隐忧。通过对城市疫情防控的案例深描,探寻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与常规情形下城市运行保障中技术治理的一般性规律,并提供启示,以期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权力运行与公民权利保护之间的平衡提供可能的治理之道。一、问题提出:技术治理与城市疫情防控技术治理是对国家治理理性化的整体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治理现代化水平。技术治理通常包括管理主义影响下突出技术理性的传统技术治理与以数据和算法规则为牵引的新型技术治理两个方面。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性、新技术在疫情防控中作用的前瞻性以及常规情形与突发事件下技术治理的内在差异性等原因,技术治理不应仅仅满足于考虑常态下的静态技术理性与政治、行政、经济和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而应致力于寻求变革中的新技术、更加开放的行政系统与更加多元化、精细化、人性化的“平战结合”的城市治理目标之间的内在动态平衡,探寻城市疫情防控与技术治理相互激励、相互作用、相互强化的实现途径与内在逻辑。(一)技术治理对城市疫情防控的嵌入城市疫情防控是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技术治理嵌入水平在不同突发事件情境下存在差异,但技术治理在城市突发事件防控中嵌人程度的不断深化却是国内外应急管理的共同趋势。我国技术治理嵌入的深化突出表现为三个转变:一是从研发单项应急装备技术向建设成套化技术装备体系转变;--是从单纯强调应急管理机构内部数据库和信息化指挥平台建设向综合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推进跨部门、跨地区和跨层级联防联控与应急协同转变;三是从单一注重技术引进、应用与本土化向统筹考虑技术应用、思维变革、人才储备、制度创新、组织保障、流程再造、政治影响、法制框架与公众权益等多因素复合影响转变。技术治理与城市疫情防控体系之间具有互构性,通过相互形塑寻求最大相容性;技术治理对技术理性的依赖性与包容度,对技术治理在城市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有着深刻影响。研究表明,以技术理性为准则的技术治理能够通过权力实施过程的规范化和程序化来强化科层制的合理性,①并以技术变革替代体制性改革的方式将创新所带来的政治风险限制在行政操作层面。②但是,技术理性过于突出公共治理实践中的工具理性,而忽视了国家统治机构与政府行政体系的政治性、合法性与公共性等价值诉求,③导致价值缺位;技术理性过度偏执于管理主义的路径,导致公共事务目标的复杂性、多元性、交织性和冲突性被简化为可以量化的效能和绩效,偏离了真实世界的治理场景;传统技术治理高度依赖形式理性设计和程序技术的控制,遵循单一问题导向的线性技术逻辑,无法由点及面,技术治理力量之间会相互抵消。①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②张福磊、曹现强:《城市基层社会“技术治理”的运作逻辑及其限度》,《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9年第3期。③罗梁波:《行政理性场景的交互格局:实践错位、理论偏差与未来面向》,《社会科学研究)2020年第1期。万方数据

 《东南学术}2020年第3期(二)新技术运用于城市疫情防控现代新型技术治理形态是深度信息化、智能化与转型期城市所面临的风险社会挑战相互碰撞的产物。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正在步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这在新冠肺炎城市疫情防控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新技术凭借其独特的大数据思维模式、便捷低价的数据资源获取、广泛建立的数据间关联以及高效的数据深度挖掘与智能分析,在社会风险动态评估预测、社情民意诉求汇聚和回应型政府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得以不断深化。①但也面临新技术开发应用专业人才储备高度稀缺、城市痰隋防控软硬件设施准备不足、公众健康安全与个体隐私保护之间难以达成平衡等技术治理挑战。在更深层次上,公权力行使主体既可以借助大数据的互联互通性鼓励疫情防控中多元社会力量的参与,又可以将算法作为新的政治规则来体现国家意志并增强社会控制,②这两者之间存在悖论。此外,立法体系对技术革命的滞后性与不适应性表现得更为突出,应急法制体系的滞后与缺陷可能使新技术发挥反作用功能。当行政法和侵权法等在数据保护中的作用捉襟见肘时,公权力对个人数据采集的边界和限度、机器人对自然人的行为模仿和情绪投射等,或将引发合法性与伦理危机。③(三)城市疫情防控中技术治理的特征在疫情防控中,技术治理的结构、功能与演进路径与常态下的技术治理形式有较大差异。第一,技术治理结构差异。在常态下,技术治理结构以普通通用技术为主(包括非信息化形态的组织管理技术和以电子化、互联网等为载体的传统信息技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辅。而在痰隋防控中,技术治理结构表现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通用技术为辅的特点。第二,技术治理功能差异。常态下的技术治理强调程序化与合规性功能并以服务单个部门的政绩、效能或提升单一事项的绩效为主,技术治理功能的发挥受到科层体系部门主义、信息壁垒的钳制较多。但在疫情防控中,城市治理的各个层级都表现出对技术治理在跨部门数据对接、信息共享与组织协同方面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技术“赋能”高度信息不对称情形下的科学防治和精准施策的旺盛需求与更高期待。基于数据和算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疫情防控的多种可能场景,新技术在疫情防控数据归集、人员排摸、模型推演、风险标识、优化防控资源调配、无接触式服务以及助力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彰显出数据量更大、知识面更广、专业性更强、响应速度更快和智能化水平更高的突出特点。第三,技术治理演进路径差异。在常态化情形下,技术治理通常需要遵循基于充分全面信息与多方专家论证基础上以政府为主导的线性演进路径,政府对技术使用模块与应用场景的规划性、设计性与干预性较强。相比而言,在疫情防控中,大数据和智能化产业相关的市场主体表现出较强的研发自主性与市场主导性,或是为疫情防控中新的应用场景需求提供技术研发和数据支持,或是为已经开发成熟的应用软硬件培育潜在客户,技术治理演进遵循“多点开花”的非线性演进路径。政府对技术治理中可能应用场景的前期规划性、人为设计性与行政干预性较少,但对技术演进的紧迫性与技术应用的实效性要求更高。二、城市疫情防控技术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技术治理背景下,数据是疫情防控中的关键生产要素,贯穿疫情防控全过程;数据运算能力是决定新技术应用对疫情防控嵌入深度并推进疫情防控进展和成效的重要影响因素。以①孟天广、赵娟:《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社会治理:理论建构与治理体系》,《电子政务}2018年第8期。②王小芳、王磊:《“技术利维坦”:人工智能嵌入社会治理的潜在风险与政府应对》,《电子政务}2019年第5期。③瑞恩·卡洛、迈克尔·弗鲁姆金、伊恩·克尔:《人工智能与法律的对话》,陈吉栋、董惠敏、杭颖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19、312页。万方数据

 《东南学术)2020年第3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为时间轴线,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嵌人为分析要素,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基于疫情防控危机管理过程的技术治理分析框架(见表1)。总体上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主要包括事前风险管理、事中应急管理与事后善后学习,疫情防控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数据收集、汇聚、比对、分析、研判与运用。分阶段看,风险管理阶段对非结构化数据收集的要求更高,数据挖掘的难度更大;因此,及时、全面、科学的数据收集过程和方式是这个阶段的重点和难点。应急管理和善后学习阶段更加倾向于结构化数据的开发和使用,更加侧重技术治理应用场景的识别与开发。表l 基于疫情防控危机管理过程的技术治理分析框架突发事件风险管理 应急管理 善后学习应急管理(事前) (事中) (事后)过程风险认知 风险研判 风险预警 应急处置 恢复重建 总结反思·风险可视 ·“工业机器·采集全样本·挖掘(非)·推动协同预化、快速排查、 人”助力生产 ·平台与工具技术治理 数据结构化数据价警机制的形成精准识别、智 (半)自动化 ·过程与方式核心议题 ·提高数据显值·为责任追溯能监测、科学 ·在线软件平 ·技术与法律·以科学决策与依法惩戒留预测台服务远程办 体系、治理结示度 存客观“证·弱人工智能 公学习 构、管理制度、替代模糊决策 替代人力作业·“互联网+ 运作流程、社据”·远程交互与 政务服务”提 会文化的关系线上服务高服务便捷度(一)技术治理与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阶段,与疫情相关的各类原始数据是风险认知的基础,其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官方信息直报系统被动采集的数据,医疗机构等主动察觉的异常病案诊断报告,科学家和专业人士的基础性研究论文或会议宣讲,以口头、物理或虚拟媒介随机发出的风险提示消息,以及散布在网络空间搜索引擎中的关于发病症状的高频关键词等。风险管理阶段的原始数据通常具有分散性、碎片化、非结构化、非权威性、低价值密度与低可视化程度等特征,单一途径的信息不容易引起决策者关注或容易被决策者误读。因此,风险研判环节的数据加工变得尤为重要。传统危机管理中的数据加工主要依靠人脑或计算机对结构化数据的统计处理。这类基于决策者经验或有限数据处理能力的风险研判过程具有高度的模糊性、决策的低科学化和非程序性,并且更容易受到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影响。尽管原始数据绝大多数以非结构化数据的形态存在,但在传统研判模式下,这些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却被排除在风险研判过程之外,客观上造成决策“失聪”。相比之下,新技术治理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开发算法、提高算力,将分散在人类社会、物理空间或虚拟空间中的以各种形态存在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全样本分析,通过高度科学化与程序化的方式为风险研判提供决策辅助。风险预警在风险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及时准确的风险预警既能反映前期风险管理的有效陛,又能为疫情防控争取更多主动权。但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还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都存在风险预警不够及时、不够准确的情况。这其中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人为因素的干扰。对于体制阻隔与机制不畅问题,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更好地发挥“人不跑,数据跑”的作用,促进跨层级、跨地区、跨部门数据对接与信息共享,激发协同预警能力。对于人为干扰风险预警进程的情形,区块链等技术有助于实现“留痕”式管理,为在风险预警中出现的信息...

自通范文网 https://www.476k.com Copyright © 2018-2024 . 自通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自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8025769号-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