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自通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雷雨戏剧冲突论文,菁选2篇

雷雨戏剧冲突论文,菁选2篇

公文范文 时间:2023-09-03 20:05:05 来源:网友投稿

雷雨的戏剧冲突论文1  摘要:  *现代戏剧作家曹禺的剧作雷雨,其戏剧冲突历来都是学者们研究的课题。  本文所论述的也是戏剧冲突,是我再创造剧中人物周冲是所做的案头工作中对《雷雨》的戏剧冲突的认识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雷雨戏剧冲突论文,菁选2篇,供大家参考。

雷雨戏剧冲突论文,菁选2篇

雷雨的戏剧冲突论文1

  摘要:

  *现代戏剧作家曹禺的剧作雷雨,其戏剧冲突历来都是学者们研究的课题。

  本文所论述的也是戏剧冲突,是我再创造剧中人物周冲是所做的案头工作中对《雷雨》的戏剧冲突的认识与观点。

  关键词:

  雷雨;矛盾冲突

  一、《雷雨》的主要冲突和次要冲突

  《雷雨》的主要戏剧冲突就是由鲁妈(受压迫一方)的到来引起,她本人不但与周朴园(迫害一方)有根本利害冲突而且许多人的命运都与她有关,所有矛盾冲突自然而然地集中到鲁妈与周朴园两人身上,由此构成全剧的主要矛盾冲突,即“封建买办资产阶级虚伪的礼教压迫与被压迫者的斗争”,这样的戏剧冲突概括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矛盾。

  而次要冲突就是由鲁妈所代表的另一条悲剧主题线,其中还有以鲁大海为代表的阶级斗争以及蘩漪为代表的追求自由幸福爱情的主线,这两条主线所包含的矛盾冲突。

  二、曹禺先生组织冲突的基本特征

  《雷雨》的戏剧冲突是以侍萍的命运悲剧作为贯穿线索组织起来的,这有如下几点可以说明:

  《雷雨》的戏剧冲突由压迫者与受压迫者组成,在受压迫一方,鲁妈所受的迫害最深,她还联结着其他受害者一方。

  四凤是她女儿,四凤隐瞒着她在鲁贵的劝诱下到周公馆做女仆,在豪华奢侈的影响下,四凤半推半就的接受了周萍以摆脱内心空虚急需另求新欢不负责任的爱,四凤的遭遇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鲁侍萍当年不幸遭遇的再现;蘩漪在周家忍受周朴园的专制统治,也像投进了监狱,精神受窒息,后来受了周萍的引诱,她原以为周萍蹦够拯救她,她希望周萍能带她离开监狱似的周公馆,然而最后一点仅存的希望也遭强烈拒绝而破灭。

  她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她想脱离周朴园的专制与压迫,迫于物质经济条件的依赖,她只有继续呆在周公馆。

  她痛苦的喊出:“我不是周朴园的妻子,我也不是周冲的母亲!”所以,从实质来看蘩漪的遭遇就是侍萍的遭遇的继续。

  至于鲁大海与周萍身上,也曲折的、不同程度的反映着侍萍的悲惨遭遇。

  这样就使《雷雨》中的一切矛盾都集中到了鲁侍萍与周朴园身上,由此构成剧作的主要矛盾,这样的戏剧冲突,概括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矛盾,具有重大的典型意义与美学价值。

  曹禺先生组织戏剧冲突,还善于运用相反相成的艺术法则。

  所谓相反相成就是人物与事件的对立统一,这就是艺术创作中的辩证法。

  一个戏程度戏剧冲突,总是由矛盾冲突组成,对立的双方怎样统一呢?剧作家必需尊重人物性格本身发展的逻辑,把他们身上的对立因素写足,才能求得发展的最后统一,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

  三、如何在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

  理想的戏剧冲突是人物间典型的斗争冲突,《雷雨》中的八个人物都是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那么,曹禺先生是如何在冲突中显示人物形象的呢?在戏剧创作中有个原则,就是谁卷入矛盾冲突的漩涡中心,谁的性格就表现的最鲜明。

  以周冲为例:

  在分析剧本后,我得知周冲的性格是单纯、可爱的,他具有一定的进步思想,对*工人同情,憧憬自由、*等,有乌托邦式的梦幻和理想,是封建资产阶级中分化的一份子,也是冲击封建社会的一股细流,在反抗中也时时能显示出一点微弱的力量。

  在第一幕“述愿”事件中,当周冲在下定决心后,大胆的向蘩漪讲述自己爱四凤,还说要供四凤上学,没想到竟遭到了母亲断然阻挠,而周冲起初还以为他最喜欢、信任的母亲一定会同意他的想法,现在就连母亲也不赞成,还提醒他说:“你父亲的一句话就把你所有的梦都打破了!”。

  此时周冲哪里知道在当时的封建贵族意识、等级观念、门第思想和家长意志下,他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他对他认为最大胆、最理解他的思想的母亲对他的阻挠是无法理解的,正是通过这个母子间的自由思想与阶级偏见的心理矛盾冲突才显示出了周冲的单纯。

  在“逼药”事件中,周冲是处在尖锐矛盾冲突的漩涡中心,当父亲命令他把药送到母亲面前并劝母亲喝药时,他想反抗,然而在父亲的严厉压制,母亲痛苦的哭泣,以及哥哥劝服下,他屈服了。

  直到这一刻他才真正认识父亲的权威笼罩下的封建资产阶级家庭的父命难抗。

  在这一场冲突中,显示出周冲也是被压迫的一方,他对父亲强权的不满,显示出一点微弱的反抗力量。

  在“斗府”“探风”“赶冲”“阻行”事件冲突中,表现出他轻贵贱、均贫富、同情下人,憎恶强权暴力,懂得劳动的艰辛。

  具有奉献精神,思想上的进步和*,以及表现为爱情上的大胆。

  在他与四凤之间,周冲的爱情是理想和精神性的,着与四凤世俗化和功利性的爱情有本质的区别,尽管周冲把四凤作为一个理想中的女性来追求,但四凤是不会爱上周冲的,如果四凤与周冲相爱,四凤得到的将是周冲描绘的空想和不可兑现的学费,难怪四凤对周冲所描绘的天空、大海和白帆船而无动于衷。

  周冲的爱情虽然还是一个早晚会醒的“渺茫的梦”,但支持这个梦的思想却是真实和进步的。

  但是他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周朴园封建宗法礼教、君臣父子的压迫下,他只有以死来表达新生力量的坚决反抗性!

  可见,只有把人物置身于矛盾冲突当中,才能显示其人物性格。

  所以,冲突是人物成长的土壤。

雷雨的戏剧冲突论文2

  戏剧冲突是戏剧美学的基本要求。

  特别是传统戏剧,戏剧冲突不仅是传统戏剧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更是它的戏剧效果的主要来源。

  现代戏剧,虽然偏重于表现戏剧场面氛围和戏剧人物内心世界,对戏剧的外在冲突的兴趣有所淡化,但戏剧人物内心世界的冲突,仍是其关注和表现的重点。

  因此,无论传统戏剧还是现代戏剧,戏剧冲突都是其不能缺失的美学成份。

  《雷雨》这部剧作,秉承了西方古希腊命运悲剧和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的精髓,在戏剧冲突设置方面有许多传统戏剧的特点,戏剧冲突不断,惊心动魄,令人喘不过气来。

  而借着复杂多样的戏剧冲突,曹禺表现了他的戏剧趣味,他对人生与社会的理解。

  本文将试着对这些戏剧冲突进行感知和理解。

  一、两组戏剧纠葛

  《雷雨》有八个主要人物,几乎每个人物之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或恩怨,他们之间矛盾的结成、演进与交合,就形成了整部作品接连不断和纠缠不清的戏剧冲突。

  从大的类型和关系来看,《雷雨》中的戏剧冲突可以分为两组,他们分别由周朴园和周萍两个中心人物纠结而成。

  其具体构成情况如下:第一组:周朴园与蘩漪、周朴园与鲁大海、周朴园与侍萍;第二组:周萍与蘩漪、周萍与四凤、周萍与周冲。

  两组人物关系的构成,基本理清了《雷雨》的人物关系结构和中心冲突。

  第一组人物冲突主要在剧本的第一、二幕中展现,第二组人物纠葛主要在第三、四幕中展现。

  第一组人物冲突皆由周朴园引起。

  三十年前,周朴园与家中侍女梅妈的女儿侍萍相爱并生下两个孩子(大的取名周萍,小的随母亲侍萍后来改嫁取名鲁大海)。

  后周朴园因父母逼迫,抛弃侍萍另娶了一门当户对的小姐。

  后来,他又娶了资产阶级知识女性蘩漪,并与蘩漪生下一子取名周冲。

  蘩漪嫁到周家并不快乐,她与周朴园有着思想性格的本质冲突,十八年来一直不断,且越到后来越尖锐。

  第二幕中的逼迫“喝药”和“看医生”场景充分展示了他们之间的紧张关系,他们之间的冲突本质上是封建专制思想与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思想之间的必然冲突,难以调和。

  伴随蘩漪与周朴园的矛盾,周萍、周冲与周朴园也有矛盾。

  鲁大海与周朴园的矛盾也十分尖锐。

  作为*工人代表的鲁大海来到周公馆与周朴园谈判,在鲁大海对周朴园的斗争中我们看到了周朴园血腥的发家史,他的残酷、阴险与狡诈的性格,也看到了近代*民族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尖锐矛盾,他们的矛盾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本性决定的,具有必然性。

  鲁侍萍来到周家是因蘩漪的请求,要将四凤接走,以免妨碍蘩漪与周萍的关系。

  鲁侍萍却未曾想到,她与周朴园又冤家聚头,于是便有一些利益的和情感的冲突产生。

  这对周朴园是利益的考量,对鲁侍萍却是旧伤被揭,更何况她一家人三十年后竟又与周家脱不开关系还受着周家的压迫,女儿竟又重蹈当年自己的覆辙,而且是与自己的哥哥乱亲,这令她悲苦万分。

  所以她对周朴园的“哭诉”中包含着许多的悲愤、冤屈和无奈。

  鲁侍萍的悲剧归根结底是旧社会的阶级制度造成的。

  第二组人物冲突皆因周萍而生。

  五年前,周萍从乡下回到周公馆,他年轻充满活力,追求自由民主,深得蘩漪的欣赏。

  于是在与蘩漪的接触中,他们产生了感情。

  这种感情对于蘩漪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她即将枯死的心和枯竭的爱情被周萍的到来唤醒了。

  因此,周萍不只是她感情的慰藉,更是她重获新生的希望,是她的“救命稻草”,她要把他攥得紧紧的,不让任何人夺走。

  然而与后母这种“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关系最终让周萍感到别扭,于是周萍另寻新欢,爱上了纯情的四凤,由此便引来了蘩漪的报复。

  周冲对四凤的感情是朦胧的,有纯洁的友谊,也有朦胧的爱情。

  于是在这一组戏剧冲突中,人物的感情和关系就比较复杂,剪不断,理还乱,呈现两个三角恋关系。

  这就是《雷雨》的基本戏剧冲突,周朴园和周萍分别作为两组人物关系的“结点”,起到了勾联人物,推动戏剧冲突演进和剧情发展的核心作用。

  而交叉于两组戏剧冲突中的蘩漪,她实际上起到了将两组人物关系及戏剧冲突串联起来的作用,从而使两组戏剧冲突在舞台上的转化显得有机而不生硬突兀。

  因此,蘩漪戏剧功能的核心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情与理的交织

  《雷雨》以两组戏剧冲突结构剧情,表达着曹禺对人生与社会的理解。

  同时,其戏剧冲突本身的“形式意味”也十分浓厚,它交织着“情”与“理”的双重内涵,能带给读者(观众)丰富的审美感受,满足读者(观众)知识欲望和情感欲望的双重需求。

  第一组戏剧冲突虽然也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内容,比如蘩漪的幽怨,与周朴园的激烈抗争,鲁侍萍苦诉中的那份哀伤无奈,都很能扣击我们的心房,打动我们的情感。

  但这组戏剧冲突主要带给我们的还是知识欲望的满足。

  *近代社会中民族资产阶级的封建专制性,新兴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制度不公导致下层劳动人民受侮辱受损害等等社会情形,皆藉由周朴园与蘩漪、鲁大海、鲁侍萍的矛盾冲突显现出来,这正是作者要通过这部作品表达的他对现实社会的有关知识,他藉由这部作品“暴露大家庭的罪恶”,“毁谤着*的家庭和社会”。

  而通过这些矛盾冲突的表现,读者们也因此得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形,获得当时社会的有关历史知识,并感受到作者对社会的批判思想。

  这是一种智性的审美快感。

  第二组戏剧冲突则更多满足我们的情感欲望需求。

  它不是以思想启迪我们而是以情感强烈地打动我们。

  在这组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中,作者较少社会知识性的传达,而主要在表现人物情感纠葛。

  人物都深陷在情网中,挣扎而不能自拔。

  他们为情煎熬,为情所困,为情而死。

  蘩漪被情欲燃烧得无法自控,失去理智,在用尽各种手段都无法挽留周萍的情况下,她疯狂报复。

  她疯狂的、复仇的烈火最终烧毁了摧残、扼杀她的周公馆,也毁灭了自己。

  周萍深陷在与蘩漪和四凤的感情纠葛中十分烦恼,并最终为自己对蘩漪的始乱终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周冲对四凤有着朦胧的爱情,却并没有得到四凤的回应。

  无辜的四凤夹在三人中间,被爱,被算计,被同情,也十分痛苦。

  于是这场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最终以疯狂和死亡的大悲剧结束,震颤心魄。

  在这组感情纠葛中,最震动读者的还是夹在其中的乱亲的关系与情感。

  蘩漪与周萍本是母子关系,却发生“母亲与儿子乱亲”,虽然有可以理解的原因,虽然蘩漪值得同情,但毕竟有违伦常,所以它自然要引起读者厌恶的感情。

  但也由于他们之间的母子关系只是一种名份,更兼有一种反周朴园专制的性质,从而使他们乱亲关系的悲剧性和带给观众的厌恶情绪多少有些减轻。

  周萍与四凤真心相爱,却不曾想原来是同母异父的兄妹,他们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兄妹乱亲”悲剧,让人感到极大的悲哀和深深地同情,人世间竟是这样的残酷!此外,鲁大海与周萍的兄弟冲突,蘩漪与周朴园的夫妻失和,周朴园对侍萍的始乱终弃,鲁贵对女儿四凤的敲诈,都包含着有违伦常的性质,同样带给读者不小的情感冲击。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曹禺有意识的在“乱亲”问题上大做文章,一方面,通过“乱亲”现象的大量出现,撕下绅士家庭的假面具,对周朴园极力维持的体面尊严进行无情的暴露和讽刺;另一方面,通过“乱亲”,尤其是“母亲与儿子乱亲”和“兄妹乱亲”,带给读者巨大的心理冲击。

  可以说,《雷雨》对乱亲关系与情感的设置与表现,无论是对主题的表达,还是对戏剧情感的煽动,都起到了强化的作用。

  三、悲剧主题的多义性

  《雷雨》复杂的人物关系与戏剧冲突使作品蕴含了丰富的意义阐释空间,因此,自这部作品问世以来,便评者如潮,至今不断。

  首先,人们可以习惯性地从社会学角度来阐释这部作品的主题,视其为社会悲剧。

  这不但可以从作者的片言只语中获得支撑,也可以在作品的叙事中得到印证。

  作者曾在谈及作品的创作时,一再声明“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什么”。

  但同时又承认“也许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的家庭和社会”。

  而作品的情节与人物也有着明显地现实指向性。

  民族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周朴园与工人代表鲁大海),初生民族资产阶级的封建专制性(周朴园),新兴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在思想信仰与价值观念上的本质矛盾(周朴园与蘩漪),社会制度不公导致下层劳动人民受侮辱受损害(鲁侍萍),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周萍与四凤)等等,皆是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实。

  因此,人们有理由将这部作品当作是“暴露大家庭的罪恶”的社会问题剧来阅读。

  然而,曹禺又声称,“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

  我念起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是自己来主宰自己的运命,而时常不是自己来主宰着。

  受着自己――情感的或者是理解的――捉弄,一种不可知的力量的――机遇的,或者环境的――捉弄;生活在狭小的笼里而洋洋地骄傲着,以为是徜徉在自由的天地里,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不是做着最愚蠢的事么?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

  我诚恳地祈望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土地上的人们”。

  又说:“我不能断定《雷雨》的推动是由于神鬼,起于命运或源于哪种显明的力量。

  ……而是我所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如若读者肯细心体会这番心意,这篇戏虽然有时为几段较紧张的场面或一两个性格吸引了注意,但连绵不断地若有若无地闪示这一点隐秘――这种种宇宙里斗争的‘残忍’和‘冷酷’。

  在这斗争的背后或有一个主宰来使用它的管辖。

  ……我的情感强要我表现的只是对宇宙这一方面的憧憬。”那么,这主宰人类的神秘力量是什么呢?是冥冥中的“神”?还是宇宙的“自然法则”?曹禺虽无以名状,但感到了它的存在,它的残酷,于是借《雷雨》表现了他“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的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

  《雷雨》中几乎每个人都陷入一种欲望与追求中,如蘩漪、周萍与四凤的非理性情欲的渴求,周冲的幻梦,鲁大海的抗争,周朴园与鲁侍萍三十年间的恩恩怨怨等,然而他们的欲望与追求都被一种人所不能把握的强大的力量所压抑着。

  于是极力挣扎与拯救,如曹禺所说:“这堆在下面蠕动着的生物,他们怎样盲目的争执着,泥鳅似的在情感的火坑里打着昏迷的滚,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但“正如跌在沼泽里的羸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在死亡的沼泽里”。

  他们的追求与挣扎终归无效而以大悲剧告终。

  周朴园努力维持的体面的周公馆垮了,家里人死的死,疯的疯。

  就这样,《雷雨》通过对众多人物不幸命运的抒写及悲剧人物同命运进行绝望的抗争,使我们认识到命运的“残忍”和“冷酷”,感受到人类普遍存在的生存困境。

  因此,《雷雨》这部作品无疑具有某种命运悲剧的气质,只不过剧本中那主宰人类的不是古希腊戏剧中虚构的神灵,而是某种“自然法则”。

  从人物的关系与作用来看,《雷雨》的主要冲突集中在了周朴园和蘩漪的矛盾上,两人性格水火不容,难以调和,尤其以周朴园为冲突的“始动者”,蘩漪为“受动者”,他们矛盾的“结”与“解”不但构成全剧的主线,同时也引来了其他的人物冲突。

  这正符合叔本华对性格悲剧的定义:“造成巨大不幸的原因可以是某一剧中人异乎寻常的,发挥尽致的恶毒”所致。

  因此,从这一层面来看,人们往往又把《雷雨》视为一出性格悲剧来阅读。

  纵观全剧,不正是人物的性格对立引起了剧情冲突,并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吗?周朴园一个是带有浓厚封建气息的民族资本家,他专横、冷酷、虚伪,这恰与固执、任性、叛逆的“雷雨”性格的蘩漪形成尖锐对立,于是性格不和决定了他们矛盾不断,决定了蘩漪和周萍母亲与儿子乱亲事件的发生和被抛弃后的报复,以致大悲剧发生。

  由此可见,《雷雨》的戏剧冲突蕴含的意义十分丰富,耐人寻味,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言说,而这正是一部优秀的经典著作具有的基本素质。

  参考书目:

  曹禺《雷雨》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曹禺《〈雷雨〉序》 见《曹禺文集》第1卷 *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何云贵《〈雷雨〉戏剧冲突的意义诠释》 吉林长春《戏剧文学》2006年第4期

  郭勇,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农村教育硕士,现支教于湖北孝昌一中。

自通范文网 https://www.476k.com Copyright © 2018-2024 . 自通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自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8025769号-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