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自通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加速度(+Gz)暴露对血浆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影响的研究进展及其二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正加速度(+Gz)暴露对血浆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影响的研究进展及其二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公文范文 时间:2023-07-28 08:1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近年来,+Gz暴露对动物和飞行员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已经引起了航空医学工作者的关注。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持续性+Gz暴露可导致动物心脏的结构及功能发生损伤,并可能对飞行员心脏产生不利影响。研究发现,持续性+Gz暴露可促使血小板活化,血中儿茶酚胺水平升高,氧自由基产生增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这些就从一定的角度支持了+Gz暴露可能会加速动脉硬化进程的观点。

[关键词] 正加速度;C反应蛋白;内皮素

[中图分类号] R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09(a)-0188-02

C反应蛋白(简称CRP)是一种炎症急性期反应蛋白, 是敏感而可靠的炎症标志物,内皮素-1(简称ET-1)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心肌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多种功能的生物活性多肽,有研究显示,ET-1有持久的缩血管作用,其对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持久的收缩作用可导致并加重血管内膜的损伤, 引起巨噬细胞浸润, 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那么,+Gz的暴露对血浆CRP和ET-1有何影响,二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本文将就此做一简要论述。

1 CRP,ET-1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两个因素。ET-1是血管内皮功能的标志物, 可反映血管内皮的损伤,而CRP作为一种炎症标志物, 又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联合检测血浆CRP与ET-1的浓度能够更好的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作出判断。但刚等[1]研究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简称ACS)患者血清hs-CRP和ET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其浓度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此外,血清中ET水平的变化与hs-CRP是一致的。周小毛等[2]也研究发现:(1)CHD患者的血清hs-CRP及ET-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D患者的血清hs-CRP及ET-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18,P< 0.01),对照组二者的水平无明显相关性,(2)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 hs-CRP和ET-1水平越高.以上研究表明,炎症与内皮功能紊乱可能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共同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高浓度的ET-1可加重冠脉痉挛和收缩, 加重炎症反应,而过度的炎症反应又可以促进粥样斑块的形成,并且影响斑块的稳定性, 导致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出血,从而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如此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不断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2 +Gz暴露对血浆CRP和ET-1的影响

2.1 关于+Gz暴露后血浆CRP的水平

研究发现[3],飞行员在暴露于最高 +7.0 Gz/10 s后,其hs—CRP水平升高的加快。罗惠兰等[4]发现,重复,长期+Gz暴露(+4.0 Gz暴露,最高可达+6.0 Gz)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兔血清hs—CRP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但其表达量并未随时间的变化呈函数变化关系。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中高强度的+Gz暴露可导致hs-CRP水平显著升高。那么,+Gz暴露是如何引起血清CRP水平升高的呢?李燕玉等[5]在对Wistar大鼠进行不同剂量的+Gz暴露处理后,发现随着+Gz暴露强度的增加,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两种炎症介质的含量会有明显的升高;刘红巾等[6]也证明,高+Gz重复暴露后大鼠脑组织TNF-α和IL-1βmRNA表达均增加.作为刺激物,TNF-α和IL-1β可激活核因子κB(简称NF-κB),活化的NF-κB转入核内即可诱导炎症介质(如IL-1、TNF-α,IL-6等)的基因转录。马红雨等[7]发现,飞行员血清Hs-CRP的浓度与体内血脂的浓度有关,可随着血脂浓度的增高而增高。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过高的血脂通过一系列的病理生理途径影响体内CRP的浓度。研究发现,过高的血脂可造成血小板的聚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增高,从而使血流速度减缓,红细胞粘度增大。过缓的血流与血管壁的碰撞增加,致使血管内皮细胞发生轻度损伤,同时单核细胞在内皮黏附,进入内皮下间隙并成为含大量脂质的巨噬细胞或泡沫细胞。此时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代谢活性,可分泌诸如IL-6,TNF-α等在内的炎症介质。

另外,马红雨[7]通过对200名飞行员的hs—CRP浓度与地勤人员hs—CRP水平进行比较后说明,加速度暴露后hs-CRP浓度在一定时间内是可以回复到正常水平的。罗惠兰等[4]也发现,12周组的动脉粥样硬化兔如果在加速度暴露8周后停止暴露2周,后再继续暴露4周,血清hs-CRP没有继续增加,甚至略有下降。关于hs-CRP水平降低的原因,罗惠兰[4]认为可能与终止加速度暴露后动脉内皮的损伤修复有关。另外还发现,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兔在进行长时间多次+Gz暴露后,其主动脉内源性—氧化碳(CO)浓度和血红素氧化酶—1(HO-1)的活性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 (HO-1是血红素分解代谢产生内源性CO的起始酶和限速酶,其活性的升高可以诱导产生更多的内源性CO。作为一种血管舒张因子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因子,内源性CO对维持组织的正常供氧和再灌注是非常关键的。另外,HO-1本身也是一种强而有效的炎症抑制因子和免疫调节因子,能够对心血管起重要的保护作用),可以减轻和保护血管内皮免受进一步的损伤,这也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保护反应。

2.2 关于+Gz暴露后血浆ET-1的水平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8],+Gz暴露后可以引起血浆ET-1水平的升高。而关于不同+Gz水平作用前后血浆ET-1含量的变化特征,俞启福等[9]研究发现,+6Gz暴露组的Wistar大鼠血浆ET含量较+1Gz组有显著增加(P<0.01),+10Gz组与+6Gz组相比,ET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谈诚等通过对麻醉犬进行试验后发现,随着+Gz作用强度(+1Gz;+3Gz;+5Gz;+7Gz;+9Gz)的增大, 麻醉犬血浆中ET-1的含量逐渐升高。然而,与+7Gz和+9Gz相比,+1、+3、+5Gz所引起的血浆ET-1含量的升高并不明显。由此可以看出,高强度+Gz应激是引起内皮细胞损伤的危险因素,反复的+Gz暴露可以引起内皮细胞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刺激其合成和释放大量的ET-1。佟文革等[10]得到了相同的结论的同时发现,+Gz、-Gz交替组(使Wistar大鼠暴露在+5Gz 30s后,转而暴露于-5Gz 5s并立即翻转回+5Gz, 再使峰值增至+10Gz, 持续2 min)较+Gz暴露组(使Wistar大鼠暴露在+5Gz 40s后立即使峰值增为+10 Gz,持续2 min)血浆ET有更进一步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Gz、-Gz交替暴露对内皮细胞的损伤更加严重。尽管如此,符凤英等[11]认为,如果在对Wistar大鼠进行高强度(+10Gz)+Gz暴露前1h先给与+2Gz预处理5 min,大鼠心肌ET含量较之单纯+10Gz暴露组会有显著的下降。考虑其原因,可能与+2Gz预处理充分诱导了大鼠心肌的适应性,从而减轻高强度+Gz对心脏的损伤有关。

然而,不管+Gz暴露后血浆ET-1的浓度如何改变,在终止+Gz暴露后一段时间,血浆ET-1的含量都会明显接近暴露前水平。这就说明,血浆ET-1的改变是暂时的,而机体自身的内源性抗损伤防御反射机制使这一可逆性改变成为现实。

3 小结

心脏是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泵,+Gz作用下剧烈的应激反应和血液动力学变化、特别是重复高+Gz暴露的累积效应都可能对心脏造成损伤并激活体内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从而引起机体CRP和ET-1水平的改变。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进行预测并对其进程产生影响。因此,深入研究+Gz暴露处理前后CRP和ET-1在不同程度冠脉狭窄模型中浓度的变化特点,预测二者浓度的改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所起的作用并探索进一步防治措施都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

[参考文献]

[1] 但刚,龚扬彬,徐万清,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Hcy和ET 变化的临床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1):1191-1193.

[2] 周小毛,丁爱华.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与内皮素-1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9):12-13,15.

[3] 郑军,刘成刚,王露今,等.飞行员反复+Gz暴露后心血管损伤的观察[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7,20(5):332-335.

[4] 罗惠兰,陈勇胜,耿喜臣,等.正加速度暴露时兔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与心血管损伤风险预测的关系[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0,21(3):189-191.

[5] 李燕玉,徐丽梅,张波,等.+Gz重复暴露后大鼠TNF-α和IL-1β水平及肺组织中mRNA表达变化[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6,27(3):218-219.

[6] 刘红巾,蔡庆,纪桂英,等.+Gz重复暴露大鼠脑组织中IL-1β和TNF-αmRNA表达变化[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0,13(5):371-373.

[7] 马红雨,周金立,赵瑞敏,等.飞行员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水平相关分析[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3,14(2):54-57.

[8] 郝唯蔚,俞启福,赵云涛.特技飞行前后人体血浆甘丙素、内皮素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含量变化[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0,11(1):18-21.

[9] 俞启福,杨晔,赵云涛,等.+Gz对大鼠血浆和丘脑内皮素含量的影响[J].中华航空医学杂志,1995,6(1):26-28.

[10] 佟文革,姜丽萍,姚萍,等.正、负加速度交替急性大鼠脑组织NO、NOS及血浆ET的含量变化[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3,24(5):325-327.

[11] 符凤英,詹皓,张政,等.低G预适应对重复+10Gz应激大鼠左心室收缩功能和心肌内皮素与前列环素含量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3,16(6):414-417.

(收稿日期:2012-07-16)

自通范文网 https://www.476k.com Copyright © 2018-2024 . 自通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自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8025769号-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