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自通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党课下载 > 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2篇

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2篇

党课下载 时间:2023-07-08 15:35:05 来源:网友投稿

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2篇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 学习贯彻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共四篇) 第一篇 同志们: 全国“两会&rdquo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2篇,供大家参考。

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2篇

篇一: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

贯彻 2022 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 (共四篇)

 第一篇

 同志们:

 全国“两会”是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关键时刻,举行的一次重要的会议,意义特别重大。我们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大家要认真学习、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一、深刻领会全国“两会”精神内涵,重点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主要体现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在 202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中,体现在 2021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中,体现在王晨副委员长所作的“四个说明”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精神主要体现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中。传达学习好全国“两会”精神,重点要深入学习这些报告、草案的精神内涵和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领悟,突出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确保中央精神在我市落地见效。

 一是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今

 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出席多个代表团审议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邃,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强调了一些关键事关键点关键处。3 月5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3 月 6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他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3 月 7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依法治军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式,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要贯彻依法治军战略,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为推进强军事业提供坚强法治保障。这些重要精神,为我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工作思路,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

 认真落实,把我市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推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

 二是深刻把握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重要内涵。3 月 5 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 2021 年工作,明确了 2022 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重点从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大力抓好农业生产,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九个方面提出了 2022 年政府工作任务。政府工作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擘画了蓝图。我们要站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上,深刻理解把握政府工作报告核心要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报告精神上来。

 三是深刻把握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取向。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在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上的政策着力点,宏观政策方面突出稳健有效,保持连续性,增强有效性;微观政策方面突出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方面突出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财政政策方面突出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货币政策方面突出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科技政策方面突出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方面突出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方面突出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方面突出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就业优先政策方面突出提质加力。我们要围绕贯彻这些重大政策和要求,细化实化具体举

 措,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

 二、深入贯彻全国“两会”部署要求,结合实际推动全市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对全国“两会”精神最直接、最有效、最有力的贯彻和落实。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坚定不移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一是做大做强制造业。做大铝基材料产业集群,打通铝加工全产业链条,大力推进高端铝制品等重点项目,推动泡沫铝等复合材料在高端领域应用。做大绿色家居产业集群,配套完善研发、展销、物流等功能,建成智能家居等产业项目。优化发展机械电子产业,形成面向 xx 地区的产业协作配套基地。大力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推动制造业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建筑业总部经济,做强装配式建筑产业。二是做优做特现代农业。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落实“田长制”,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新建高标准农田 50 万亩。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责任制,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特色经作、生态养殖,夯实现代种业、农业装备、烘干冷链物流三大先导性产业支撑,巩固提升茶叶、红心猕猴桃、核桃、油橄榄、山地蔬菜(食用菌)、道地中药材、土鸡、生态渔业等优势特色产业,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三是做精做靓现代服务业。优化提升建材家居、五金机电、汽车等专业市场服务功能,形成辐射 xx 地区的专业市场体系。实施“xx 美味”餐饮公共品牌战略,发展名厨名店,研发名宴名菜,打造 xx 美食之

 都。持续巩固传统消费,扩大农村消费,大力发展假日经济、共享经济、首店经济等新型消费,打造市城区 10 公里沿江夜间经济带。实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培育家政服务品牌 5 个以上,做响“XX 家政”品牌。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培育发展仓储物流、信息服务和会计审计、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生产性、功能性服务业,建成川北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第二,坚定不移培育经济增长动能,塑造高质量发展优势。一是聚力发展枢纽经济。依托交通枢纽的集聚扩散功能,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和产业延链强链为重点的枢纽经济,推进区位交通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提档升级 G108、G212 等国省干线公路,完善“八纵、七横、五线”国省公路网。完成 xx 机场改扩建和 xx 航油配送中心建设,新开辟航线8条以上,旅客年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加快枢纽站场、集疏运通道和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实现各类交通方式便捷高效互联,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 8%以上。推动交通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二是聚力发展生态经济。坚持生态优先,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新机制,推进绿色生态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变。加快建设中国最干净城市。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建设无霾城市。加强绿色矿山建设,推进生态修复。严格落实河(湖)长制、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加强 xx 江、xx 江优良水体保护,实施 xx 河水体保护和 xx 河水环境治理行动。严格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安全有效处置固废危废。强化区域环境风险联防

 联控联治,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全面推行“林长制”,深入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三是聚力发展民营经济。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公共服务体系,吸纳社会资源广泛参与创业。实施民营企业雁阵培育行动,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实现集团化发展。疏通民间资本投资堵点,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参与民生领域项目建设和运营,民间投资年均增长 10%以上。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坚持困难问题会商会等机制,落实好“服务民营企业市长直通车”制度,建立困境企业托管制度和民营企业人才引进激励机制,推进减税降费、纾困惠企。

 第三,坚定不移加快城乡深度融合,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成果,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库区移民后续扶持,加强产业发展和就业促进。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监督,提高资产长期惠农效益。抓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加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重点帮扶村帮扶力度。二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以乡村建设为重点,以乡村规划为引领,建设全省山区乡村振兴示范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实施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计划,健全引导优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强化基层人才支撑。加快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的农村

 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三是大力提升中心城区品质。坚持做大规模与提升品质并重,将主城区建成产业集聚、生活宜居、配套完善、服务现代的城市综合服务区。拉大中心城区骨架。按照“东进、西延、南控、北联、中优”思路,改造升级 xx 至主城区快速通道。实施城市有机更新行动,坚持规划引领、分类施策、少拆多改,保留文化记忆和城市肌理。强化城市排水防涝、燃气管网改造提升,加强城市主次干道的综合管廊建设,提升城市储气调峰和应急电力等保障能力,建设韧性城市。

 第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一是更加注重改革推动。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动形成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行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完善精细化土地管理体制,实现工业用地“拿地即开工”,项目落地“拎包就入住”。深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新增 AA+以上信用平台企业 1 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加强绩效管理,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统筹推进社会事业领域改革。二是更加注重开放带动。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项目化、清单化推动协议事项落地落实。对接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先进生产力,承接转移企业 360家以上。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注重投资强度、亩均收益和科技创新能力,累计引进十亿元以上项目 100 个以上。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

 的贸易合作、投资合作。三是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突出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铝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平台创建省级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食品产业、家居建材研究院,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各类创新平台 100 家以上,研发经费(R&D)投入年均增长 15%以上。加强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畅通创新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提质行动,建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60 家以上、科技型企业 500 家以上。

 第五,坚定不移满足人民群众期盼,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一是深入实施人口集聚工程。坚持政策聚人、发展留人、环境宜人,推进就业创业集聚人口。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大技能培训,强化以产业促进人口集聚和就近就业。持续实施“返乡创业、回家发展”计划,规划建设 xx 结合部区域人才服务综合体。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强化政策创新集聚人口。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吸纳市外人口落户 xx。推行“四大聚才”计划,大力引进一批高素质人才,加大安居创业支持力度,健全科学评价体系,让各类人才在 xx 发展有舞台、创新有支撑、奋斗有回报。优化公共服务集聚人口。实施“三孩”政策,持续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新增托位 6000 个以上。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市县区养护院等老年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城市居家社区 15 分钟养老服务圈”。二是深入实施教育提质工程。稳步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力争创建本科院校 1 所。推进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开展中心城区及

 偏远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攻坚,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 150 所。引导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城镇集中,创建 40 所城乡省级义务教育办学管理标准校。持续打造“优质高中教育”“研学实践教育”“特色职业教育”三张名片,培育省级引领性示范普通高中和特色办学普通高中 10 所。支持特殊教育向学前和高中阶段延伸。严格落实“双减”要求,降低社会教育成本。规范发展民办教育。三是深入实施健康守护工程。整体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升卫生应急能力,抓好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防控。健全完善覆盖全民...

篇二: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

贯彻 2022 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 (共五篇)

 第一篇 同志们:

 2022 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全国“两会”立足在这样新的关键历史节点,必将承载重大意义、肩负新的历史使命。今年的全国“两会”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的历史性盛会,是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 2022 年全国“两会”精神,引导公司党员干部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青年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全体职工了解时政、关心时政,提升主人翁意识,为公司 2022 年的经营发展凝聚强大合力,党支部组织此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解读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两会”精神专题党课。

 今天,我们主要围绕六个方面对“两会”和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一是 2022 年两会基本概述;二是 2021 年成绩回顾;三

 是今年的形势;四是 2022 年发展目标;五是 2022 年重点工作;六是今年要干的 60 件大事。

 首先开始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2022 年两会基本概述 2022 年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 3 月 5 日上午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于 3 月 4 日下午在北京召开。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栗战书主持大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根据会议议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2021 年工作回顾;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三、2022 年政府工作任务。

 第二部分 2021 年成绩回顾 一、经济保持恢复发展 具体: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14 万亿元,增长 8.1%。全国财政收入突破 20 万亿元,增长 10.7%。城镇新增就业 1269 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 5.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0.9%。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二、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具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企业研发经费增长 15.5%。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

 三、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 具体:粮食产量 1.37 万亿斤,创历史新高。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18.2%,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较快发展,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区域发展战略有效实施,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

 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具体: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一批重大改革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取得新进展。市场主体总量超过 1.5 亿户。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1.4%,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增长。

 五、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 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 9.1%。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六、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8.1%。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教

 育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5.6 万个,惠及近千万家庭。

 七、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 具体:落实常态化防控举措,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及时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第三部分今年的形势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今年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5.5%左右;

 (二)城镇新增就业 1100 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 5.5%以内; (三)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3%左右; (四)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五)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六)粮食产量保持在 1.3 万亿斤以上; (七)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第四部分 2022 年重点工作 一、今年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宏观政策有空间有手段,要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具体:(一)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二)要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三)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四)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五)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六)确保粮食能源安全;(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二、今年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

 完善减负纾困等政策,夯实经济稳定运行、质量提升的基础。具体:(一)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二)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三)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四)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

 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 1000 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保障,促进农民工就业,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双创平台服务能力。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着力解决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增强公共就业服务针对性。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一批公共实训基地。使用 1000 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

 三、今年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体:(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二)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三)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四)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

 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透明度。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完善税收征管制度,依法打击偷税骗税。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深化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改革,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四、今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具体:(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二)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四)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 5G 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

 五、今年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具体:(一)推动消费持续恢复;(二)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三)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四)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强市政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开展老旧建筑和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市群、都市圈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严控撤县建市设区。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六、今年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具体:(一)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二)扎实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三)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开展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整县试点。深化

 供销社、集体产权、集体林权、国有林区林场、农垦等改革。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建设。强化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一定要让广大农民有更多务工增收的渠道。

 七、今年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展对外经贸合作,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具体:(一)多措并举稳定外贸;(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三)积极利用外资;(四)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有序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有效防范海外风险。

 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形成了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要支持企业用好优惠关税、原产地累积等规则,扩大贸易和投资合作。推动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商签高标准自贸协定。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加强互利合作,实现共赢多赢。

 八、今年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具体:(一)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二)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大重要河湖、海湾污染整治力度,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完善节能节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支持政策。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要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绿更美。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

 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九、今年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

 具体:(一)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二)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三)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五)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六)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加强社会动员体系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社会工作,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坚决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

自通范文网 https://www.476k.com Copyright © 2018-2024 . 自通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自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8025769号-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