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自通范文网 > 事迹材料 > 2023年《榜样》7人物事迹8篇(精选文档)

2023年《榜样》7人物事迹8篇(精选文档)

事迹材料 时间:2023-10-23 19:20:05 来源:网友投稿

《榜样》7人物事迹8篇大家在写事迹材料之前,一定要理清人物事迹的顺序,写事迹材料是需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的,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榜样》7人物事迹8篇,感谢您的参阅。《榜样》7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榜样》7人物事迹8篇,供大家参考。

《榜样》7人物事迹8篇

大家在写事迹材料之前,一定要理清人物事迹的顺序,写事迹材料是需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的,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榜样》7人物事迹8篇,感谢您的参阅。

《榜样》7人物事迹篇1

本人王莉,女,1974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云南省安宁市连然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教研组长。作为教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我把自己的愿望和抱负全部都倾注在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上。工作中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我只是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犹如路边一棵小草的存在,不为取悦偶然路过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看着他们的成长变化,看着他们变得懂事成熟,真是一种享受。为了他们,我在这条道路上践行着我曾经的誓言。一路走来,有喜有忧。下面将我的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人格高尚的教师才能征服学生的心。教师的职业应该不仅仅像蜡烛,更应该像泥土,使每一颗种子都能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而健康成长。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研水平高,更重要的是要以教书为手段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引路人。”几年来,我始终牢记这句话,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工作中能顾全大局,从不搞特殊。在校领导的指导下,能密切联系家长,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工作不分份内份外,从无怨言。面对天真可爱的学生,我坚持着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坚持每天早来晚走,经常深

入教室排查班级矛盾和孩子们的学习困惑,利用业余时间辅导后进生,与学生同劳动、同学习、同欢乐。

二、洒下爱心,收获快乐

自踏上三尺讲台那日起,我就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一头担得是义务,一头担的是责任。我的两个心房,一个装的是良心,一个装的是爱心。我扪心自问时,问的是良心,我倾情付出时,洒的是爱心。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每当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面对着不同的学生,我总会找她们身上的闪光点,不偏爱,不歧视任何学生,关心关爱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展示自我,找到自信。我始终坚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多一点理解,多一些鼓励。”使优秀学生变得更加优秀,点燃发展生学习的希望。正因为这样,所以当我嗓子哑了的时候,总会有孩就偷偷的放润喉片在我的桌上;当我难过的时候,细心的孩子都能发现,总是写小纸条、画画来安慰我;当我生日的时候,他们会给我意外的惊喜。我还会常收到往届学生发来的与我分享成绩、节日祝福的短信,有空他们还会相邀到学校来看我,对于我来说这些已经足够了,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净化了我的心灵,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三、尊重学生,用心教育

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我牢固树立“严师、慈母、挚友”的教育理念,既严格要求学生,又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我认为,良好的师德存在于老师的内心,是看不见的,但正确的、率先垂范的做法却是学生能够看得见的,这正是师德的最佳表现。一个教师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对于优秀的学生容易做到,对于学习、品质差的学生,要做到就比较困难,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面就在这部分学生身上。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创造强项,要允许有差异,耐心指导。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长处和闪光点,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项,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体贴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让后进生不成为掉队的孤雁。没有心理教育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许多学生的`问题是心理问题而不是思想问题,需要走进他们的心田,聆听他们的心声,抚慰受伤的心灵,疏导郁闭的心渠,真诚地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一个鼓励的微笑,一记肩背上善意的轻拍,一次心与心的谈话,我都毫不吝啬地面向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有做人的需要和前进的动力。如今,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孩子们在一起快乐学习,共同成长。我也曾几次被评为我校的“优秀班主任”。

四、虚心学习,追求卓越

我深知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想让孩子得到一碗水,自己必须有要有渊博的知识,所以我与时俱进,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工作中,我向身边所有的老师学习,扬长补短,促进自己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并在实际教学中认真思考推敲。在每次教育活动交流时,我都能积极准备认真参与。每次实践后我总对自己说:“这并不是过了就结束了。过后还要仔细想想,认真听听,好好学学。哪儿还不够,该怎样做会更好。”通过一次次的自我反思与实践,我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受到了领导的肯定及家长的赞扬。在业余时间,我会去图书馆翻阅有关资料,上网查找参考一些优秀教师的案例并汲取别人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溶入到我的教学中来,探索出更适合小学生的上课形式及方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教育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我会把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归零,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努力改进,以种种不足为契机,努力学习,奋起直追。将永恒的爱播撒人间,将爱的火苗继续延续。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爱每一位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文明、道德氛围,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多给他们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他们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他们的心田,让祖国的花朵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健康茁壮成长!

《榜样》7人物事迹篇2

学习张桂梅同志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她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实际行动铺就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圆梦之路。多年来她一直住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陪伴学生学习生活。她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学习张桂梅同志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她心怀大我,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长期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多方奔走筹集善款,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师者大爱。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珍视教师职业荣誉和肩负的职责使命,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将满腔热忱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积极投身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要将学习活动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相结合,与庆祝第36个教师节相结合,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报刊、展板橱窗等宣传阵地,线上线下和校内校外联动,迅速掀起学习张桂梅同志的热潮。要把学习活动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师生厚植家国情怀,要深入宣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赤诚情怀,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决战脱贫攻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榜样》7人物事迹篇3

刘晓鸥,女,现年10岁,大方县理化中心小学学生,现任五年级二班班长。刘晓鸥性格开朗,从小爱好广泛,勤于学习,上学以来,她一直是班级的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少先队干部,并且以优良的道德品质、优秀的学习成绩、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无可争议的成为班长。在学校里,每逢有人提起她,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无不夸口称赞。

她积极向上、努力进取,是一位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在老师和学校的精心培育下,刘晓鸥同学逐渐懂得:只有努力学习、全面发展,长大以后才能成才,才能报效祖国。因为有了这种信念,所以她总是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在她身上有一种争强好胜、不服输的精神。她学习勤奋刻苦,不甘落后。每天放学回到家,她都立刻摊开书本,认认真真地完成当天的作业。遇有难题,她总是积极思考,查找资料,不搞明白决不罢休。她的成绩在年级里一直名列前茅;一年级被评为优秀学生,二年级被评为优秀队员,三、四年级被评为优秀队干。在第六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贵州赛区获小学组三等奖。从小就对计算机情有独钟,在大方县2010年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素质竞赛小学组幻灯片制作获一等奖、在大方县2011年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素质竞赛小学组幻灯片制作获二等奖、在毕节地区2011年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素质竞赛小学组幻灯片制作获优秀奖。被大方县教育局评为“十佳少先队员”。

从上学前班开始就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文艺表演,几年来在各科老师的精心培养下,在各项活动中总是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把活动搞得丰富多彩,为班级赢得了很多的荣誉,也丰富了自己的多彩的生活。

她勤奋学习、兴趣广泛,先后获得书法竞赛三等奖、作文竞赛一等奖、数学知识竞赛一等奖、普通话演讲比赛一等奖等等。

她性格活泼,待人真诚,爱好广泛。她懂得,要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全面发展。她从不骄傲自满,总是一步一个脚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踏踏实实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她充满爱心,四川的地震发生后,主动地拿出自己积攒的100元零花钱捐献给了灾区。理化初级中学的沈萌老师和牛场中学的杜士灿老师患病,她也毫不犹豫地捐出自己的零花钱。

她还是一个热爱集体、勇于负责、乐于奉献的好学生。自入学以来,她一直担任班长,在学校里她力争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服务员。因为她是班干部,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劳动时她总是抢着干最脏最重的活儿;在中队活动中,她是带头人,是组织者,她团结大家,把活动搞得丰富多彩;在管理班中的各种事务时,她与其他班干部配合,珍视班集体荣誉,把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在同学中的威信很高,也使班级总体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成为老师的好帮手。

刘晓鸥的成长离不了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她懂得感恩,有着远大理想、执着精神和顽强毅力,知道为什么而学习、怎样去学习。她一定会无愧于“十佳才艺学生”的荣誉称号。

《榜样》7人物事迹篇4

在__街道__社区有这样两个家庭,一个是纯朴善良的特困户赵家,一个是双目视力差、年老行动不便的谭老人的家。他们虽然只是简单的邻里关系,但自从谭文晃老人行动不便后,赵便主动担负起照顾老人的职责。多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的义举在__社区传为佳话。

女姨退休后与儿子居住在__社区兆戈里16号,儿子患有精神病,一家就靠社区救济金和合作社每月200元的退休金维持生活。谭伯是居住在河边的独居老人,早年与子女的关系不融洽,子女都很少回家探望老人,只是提供生活费。前些年,老人还能自己料理起居饮食,但随着年事增高,行动不便,外出有一定的困难。20__年初开始,女姨每天早上都会帮老人买好菜并整理好,老人只需按一下电饭煲的按钮就能煮饭;闲时经常到老人家帮忙做家务,陪老人聊家常;由于老人居住在河边,每逢下大雨,家里就有水浸的危险,一到雨期,女姨便会到老人的家里帮忙排水,确保老人安全;当老人有病的时候,女姨及时通知社区或老人的子女,让老人得到适当的料理;每

逢节日,女姨都会为老人送上应节食品,让老人感受到浓浓的邻里情。

许多人都会问女姨:“你自己也是特困户,为什么能够这样为老人付出呢?”女姨回答:“千金难买邻里情啊,生活的困难反而让我更加坚定了帮助老人的决心,因为困难人家更能体会老人生活上的困难。每个人都盼望有个好邻居,首先自己应先成为一个好邻居,一幢楼房也好,一个社区也罢,人们住在一起其实就是一种缘分,平时就应该互相关爱,急时彼此照应。”多么朴实的回答,折射出一个普通妇女的感人形象。

我们平时的生活当中,有很多像女姨这样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平凡的家庭、平凡的事迹、平凡的感情,却在默默付出的点点滴滴中给我们带来了希望,这些无数的小点滴汇聚成一个个文明、和谐、温馨的大音符,演奏出江门文明和谐的音乐篇章。而正是这一个个的文明人、一件件的文明事,让江门这座城市变得更文明、更和谐、更温馨、更幸福。

《榜样》7人物事迹篇5

__,男,汉族,1971年7月生, 1990年9月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93年6月毕业后到南湖一中工作至今,其间担任班主任工作11年,现任初一(7)班班主任,“师德标兵”主要先进事迹。工作15年来,韦老师表现出很高的思想觉悟和上佳的敬业精神。他乐于奉献,有着明确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作为教师,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对自己要求严格,他以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在平凡的工作中,一步一步实现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人生的目标。

在教育过程中,韦明涛老师关爱学生,真诚奉献。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热爱学生。关心学困生,以真挚的爱去体贴、关心、感化学生,让学生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他凭着做人的良心,教师的责任心,把自己的爱和关怀全都给了学生,和他们交朋友,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新情况、新问题,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多年来,用真心真情赢得学生的爱戴。97届学生马大千倍受白化病的折磨,在学习、生活上面临很大的困难。韦老师多次和他促膝恳谈,调动班级力量理解和关爱该生,用爱心点亮了学生的心灯,使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有特殊家庭困难03届任超、薛超同学,韦老师更是将他们接到自己家居住,在生活和学习上处处关心他们,最终两人都考取了理想的学校。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韦明涛老师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自己的师德、师范有很高的要求。对学生做到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荣辱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识别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和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能力。

在后进生转化工作方面,韦明涛老师坚信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06届王文豪同学因家庭特殊情况长期成绩落后于班级其他同学。韦老师用爱去温暖他,生活上给予帮助,与他谈心,拼命挖掘他的长处,树立他学习的信心,使该生获得了很大进步。

付出真诚就能得到真诚,付出理解就能得到理解,而付出爱就一定会得到爱的回报!这些年来韦老师收获很多。所带班级班风纯正、学风端正。时时有历届毕业生前来探望他。近三年来他个人连续年度考核为优秀,__年他还获得建邺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建邺区教育系统优秀班主任等殊荣。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这位优秀教师的真实写照。不仰头看蓝天,不低头视白水,只把一行行扎实的脚印深深印在教育的沃土中。这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韦明涛老师,他始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鞭策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的标准。体现出了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在师德方面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表率。

《榜样》7人物事迹篇6

在悠悠二十载岁月中,他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无怨无悔地陪伴在年迈的爷爷奶奶身旁,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料,他以实际行动为家庭及同学做表率,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

在他的记忆中,从上小学开始父母亲便在离家千里的外地打工,年幼的他便常年和爷爷奶奶居住在一起。在他的童年里,从不敢奢求能够得到过多的关爱,每当看到别的孩子都有父母陪伴在身边,他发自内心地羡慕。但作为家里的男子汉,他知道必须扛起重担,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这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明白,安全感是自己赋予的。为了不给父母增添负担,他从小就特别地听话懂事,学做饭、学洗衣、照顾家庭。他和爷爷奶奶相互依靠、彼此照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生活的艰辛,他从未有过抱怨。进入大学以后,他明白要更加自强,更加懂得感恩。每逢周末。他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回家看望爷爷奶奶,家庭的贫困不但没有使他感到自卑与怯懦,反而让他更自立自强。

每当过完年,他都会依依不舍地目送为了生活不得不远行奔波的父母。还是孩子的他只能暗自心疼父母,他明白父母为这个家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家人能过上好日子。这样的生活持续了10年,在2020年1月的某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降临在这个苦难的家庭,他接到了姑姑的电话,说爷爷因常年劳累患上了肺大疱,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部剧烈疼痛,每天都要用药物干预。巨大的医药开支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他们不得不向亲戚朋友借钱来给爷爷治病。已经成年的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勤奋刻苦学习本领。尽自己最大努力照顾家庭,不再让父母和爷爷奶奶如此辛苦。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去改变未来。

生活的磨难让他从一名不谙世事的少年成长为一名男子汉。他用孝行诠释感恩。在爷爷住院的那段时间,他寸步不离,悉心照料,想尽各种方式给爷爷按摩,学习做爷爷喜欢吃的饭菜,哪怕手被油烫了很大的泡都一直忍着,学着给爷爷刮胡子、理头发、剪指甲。每到寒暑假,他都尽最大努力寻找打工机会,曾经做过餐馆的服务员、超市的推销员、游乐场的安全员,发过传单,送过外卖,当过保安,通过各种途径来赚取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在打工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脏活累活,也遭遇过讽刺和嘲笑,但他从来不抱怨,将委屈和怨言都埋在心里。他坚信,只要打过种种磨难,就会成长为一个更加坚强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也更懂得了父母的不容易,最重要的是学会了宽慰、体谅、理解和包容他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生活的种种磨难并没有让他屈服,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正在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课堂上,他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课堂外,他专心负责团总支事务,为同学无私奉献,同时注重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参加团课培训及党课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人说过“成熟之人,不以伤疤示人,不借软弱社交”。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比起同龄的孩子,他更成熟一些。因为懂得了生活的不易,他更习惯以一颗柔软的心去照顾他人对待世界,面对有困难的同学会及时伸出援手。在学习之余,他还努力锻炼身体,因为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保护好这个家,扛起家庭的重担。他坚信,长辈在,人生尚有来处,长辈去,人生只剩归途。当亲人在身边的时候一定要好好陪伴,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去体谅父母,去承担起照顾年迈老人、照顾这个家的责任。他就是这样一个在逆境中溯流而上,在磨难中更加坚强的有志青年。他用心思考生活,用行动应对困难,用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方式让自己拥有温暖家人的力量。

“子爱利亲谓之孝”、“万德孝为先”,孝道其实很简单,凡为人子者都明白何为孝,难的是真正做到。他,虽然平凡如尘,但是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诠释着孝顺的含义。

《榜样》7人物事迹篇7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曾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

可见,女子教育,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无比重要。

虽然教育家们早已看到女子教育的重要,也在积极呼吁,但中国自古以来的陈规陋习仍然在不同时代拖着同样的后腿:女子无才便是德,出阁前以父为主,嫁人后以夫为天,女子是名副其实的附属品。

万幸的是,我们的教育家们看到了这些:从康有为到梁启超,他们在倡导女子教育的同时,也在积极实践,从创办中国第一所女学开始,再到后来的男女同校,无数教育家的努力,才换来本就应该享有的受教育的权利。

而在每个时代,那些为民众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教育者们,会让我们格外动容。就如那朵开在悬崖上的桂,雪中的梅——张桂梅老师。

初识张桂梅老师,源于一篇公众号的推送文章,但最让我难忘的不是那篇文章,而是那张病痛缠身却眼神坚定的照片。当我了解到这个伟大的人民教师,为了山区女童能够改变命运毅然决然地坚守了几十年时,我的内心无比敬佩。

当学校组织全体教师一起观看学习张桂梅老师先进事迹时,从视频中,我看到了需要搀扶才能支撑身体前行的张老师,听到了她非常激动又时而哽咽的声音,那一个个瞬间,都让我眼泪跟着流下来。

张老师在讲话中说她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但在我们心中,她不仅不普通,而且是值得我们广大人民教师学习的榜样。她在讲话中,讲到自己看到山区的女孩因为家庭贫困失学时哽咽的瞬间,让我感受到她是真的心疼那些因贫失学的孩子。

作为教育者的张老师,太知道女子受教育的意义了,所以才有了她无论如何都要建立免费女子中学,为了建立免费学校去筹款,甚至想要透支自己的棺材本,这种执着最后换来了华坪女子高中的建立,而这所学校也是全国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但在这个过程中,张桂梅老师透支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工资、棺材本,更是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健康。毫不夸张地说,她是用生命在从事教育。

很多人觉得不值,但我却从张桂梅老师那一张憔悴的脸庞中,读出了她的焦急。她焦急于因贫失学下会有更多的女孩被迫走上一条无比艰难的路,她焦急于看到那一双双渴望读书的眼睛因为贫困辍学流下了太多的泪水。

所以,当她说自己做的事情拯救了一代人时,我觉得一点都不夸张,张桂梅老师不仅拯救了一代人,还有更多代人。

执着,坚定,奉献,是我从张桂梅老师身上学到的。此时此刻,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的是张老师拿着喇叭喊女孩们起床,严厉有加,而转眼间又看到她拖着病痛的身体,挨家挨户地家访,搂着那些女孩时温柔安抚,耐心劝导,这样一位严父慈母兼具的师者,手缠绷带,病痛缠身,让人瞬间泪目。

正如感动中国给张桂梅老师的颁奖词: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

张桂梅老师是这样的,她就是悬崖的桂,雪中的梅。这种精神不必宣扬,自带芬芳。

《榜样》7人物事迹篇8

一台收音机、一个望远镜、一根羊鞭、一个水壶,6月11日清晨,81岁的魏德友还是和往常一样,带着“装备”,和女儿魏萍赶着200多只羊,去距离家十几公里的边境线上放牧巡边。

面容瘦黑,略显苍老,身体虽不如从前,但魏德友走在自己熟悉的巡边路上,依然精神抖擞。

1964年,20岁出头的魏德友响应中央号召,从北京来到九师一六一团屯垦戍边,进驻到荒无人烟的萨尔布拉克草原,和守边牧民一道通过放牧的方式巡边守边。

1967年,他把家安在这里,戈壁滩上挖出来的地窝子,就是他和妻子的婚房。

一年又一年,他与战友们一起沿着边境线放牧、种地,肩负起巡逻守边任务。在辖区西巴里坤、萨尔布拉克、额敏河南畔,构筑起了长达20公里的“移动界碑”,用忠诚守护着祖国的领土。

在荒无人烟的边境,守边的日子异常艰辛,但这些却从未减弱魏德友戍边守土的信念和意志。几十年来,他和妻子只分别回过山东老家一次,他们将一生中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护边事业。

2017年,二女儿魏萍辞去山东临沂的工作,回到出生地萨尔布拉克草原,接过父亲的羊鞭放牧巡边,这让魏德友非常欣慰。他常常和女儿一起放牧,给她讲述多年来自己守边的点点滴滴,指认路边的一草一木和每一处设施。

“政治觉悟要高,责任心要强,要耐得住寂寞……”父亲的话,牢牢地刻在了魏萍心里。

自通范文网 https://www.476k.com Copyright © 2018-2024 . 自通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自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8025769号-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