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自通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王学泰:在历史的边上,慢慢读

王学泰:在历史的边上,慢慢读

公文范文 时间:2023-07-28 09:15:04 来源:网友投稿

著名学者王学泰先生1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作为一个学者,王学泰研究的主题是游民、流民与江湖文化。而近几年,他更多是以“读书人”的身份在发言。

对王学泰而言,读书就是他的信仰。他把对书的需求和吃饭相提并论。终其一生,王学泰都在买书、读书,做研究反而是一种副产品。他提倡一种“慢读论”,不功利,而是在书上耗费掉漫长的人生。当然,他也曾因《推背图》以“现行反革命罪”被判入狱。而书,终究没有负他,抚平了一切伤口。

1

1972年2月21日,也就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到北京这天,我到北京最大的新华书店——王府井书店。那会儿是五间大门脸的三层小楼,门脸非常开阔。这一排大屋的周围可码四五十个书架,上面摆的一水儿的都是毛主席著作,在不起眼儿的地方有几架《鲁迅全集》的散装本,其他什么也没有。不过在21日这天,书店的西北角开辟一个几平方米的小天地,玻璃橱柜内有几种西方古典哲学的中译本,如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小逻辑》、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之类的,国人的著作只有李亚农的《欣然斋史论集》。这些书不卖给中国读者,店员说:“这是卖给外宾的。”

书店不仅仅是买书的地方,也是爱书者“逛”的地方。小时候我就逛琉璃厂,因为上学由此路过。琉璃厂的富晋书社、通学斋、修绠堂、来薰阁等都是常去逛的,那会儿还没有中国书店。“中国书店”是公私合营以后,把过去所有的私营书店都改成一个名叫——中国书店,专卖旧书和线装书,新书都归新华书店卖,那会儿的书籍都是由国家经营的。

那会儿出的书少,但读者多,常常看到了目录、买不到书。我买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跑了好几个地方都没有买到,还是在文革当中认识一位内部书的售货员,托他从内部书店买出一本。

人类有了数百万年的发展史,为什么近三四千年才有大踏步的前进?其根本原因在于书籍的出现;近一二百年人类飞速变迁也有赖于印刷术、出版业发展。

近来有人提倡“慢读书”,我写了一篇《传统的读书就是“慢读书”》。过去读书要大声诵读,至少也要念出声来。老辈人的日记,读了某本书往往叫做“点”了某本书。什么叫点书?过去每在读书时就要加圈加点,在句子边加圈是标明这个句子好,加点是断句。

2

當看到还有人读书的时候,就感到严肃的写作自有其价值。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面对的东西日益增多,读书量与老辈念书人比起来,是越来越少了。夏曾佑在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的社教司作司长,是鲁迅的上级。陈寅恪16岁到日本上学时到夏曾佑家辞别,夏曾佑说,你们真好,懂外国语,出去可以读很多书,我不懂外语,中国书都读完了,没书可读了。有人说这是大话欺人,我看这是完全可能的。

的确我们比前代学者幸福多了,有了电脑、扫描器、数据库等电子设备,读书不必像老辈学者死记硬背了,只要打开文件,敲一下键盘便可以搜索到所需要的材料。

例如读《水浒传》经常遇到“朴刀、杆棒”这两个词,似乎它在通俗小说和通俗戏曲经常出现。后来我搜索了收录二百多本通俗小说、二三百种元明杂剧和明传奇的数据库,发现朴刀这个词有90%以上出现在《水浒传》里,而且绝大多数出现在《水浒传》前71回里,71回以后就很少出现了。这使我思考“朴刀”到底是什么样的武器?宋代是禁止老百姓拥有武器的,为什么不禁“朴刀”呢?后来在《宋会要辑稿》发现,利川转运使陈贯给仁宗皇帝上书,不同意朝廷在利川禁“着袴刀”。他说,“着袴刀”安上“短枪杆”就是“拨刀”(同“朴刀”);安上“短木柄”就是“畲刀”,就是利川农民用来刀耕火种的农具,是“民间日用之器”,这是禁止不了的,非要禁止,老百姓没法种地了。可见朴刀是介于农具和兵器之间的东西。

陈贯对“拨刀”形制的介绍,《水浒传》61回“吴用智赚玉麒麟”中也是这样描写的:“卢俊义取出朴刀,装在杆棒上,三个丫儿扣牢了,赶着车子奔梁山泊路上来。”“着袴刀”只是个刀头,要使它成为“朴刀”还要“装在杆棒上”。可见“拨刀”就是“朴刀”。朴刀的刀头非常小,前面有尖,有点像枪(也叫“梭镖”),主要功能是“扎”,《水浒传》写作“搠”;朴刀两边有刃,也可以砍。装上短柄农民用它种地。杆棒就是陈贯说的“短枪杆”,它装上刀头就是朴刀。农民平常赶路,拿上一把朴刀,既能扫清路障(杂草灌木);又能防身。

宋代话本像现代评书一样也是有分类的,其中有一类就是“朴刀杆棒”。考察属于“朴刀杆棒”类的话本绝大多数是描写浪迹江湖的游民或底层人物通过打斗发迹变泰故事的。《水浒传》的前71回,写处在社会底层人士在走投无路时是如何带着朴刀杆棒闯世界的。如林冲、鲁智深、宋江、武松、杨雄、石秀等人故事,其中既有蒙冤遭难,又有报仇雪恨,经历了千辛万苦最后上梁山。这类故事属于英雄传奇,特别能打动人心。

这是举个例子,说明使用数据库,通过查找文本中的一个或几个关键词加深对文本理解。现代学者在研究中,虽然积累资料的程序仍然是必不可少,但应该把重点放在思考上,因为数据库给我们提供了方便。

3

研究文史一定考虑到当时的物质条件、社会环境和精神氛围。

现在坐的椅子、高凳是由胡人坐的胡床(就是现今的马扎)发展来的,从东汉末传入中原。晋代风流自赏的儒将杜预特别喜欢坐胡床。他有两件风流事,一是爱读《左传》,并为《左传》作注。二是他指挥作战时常常带着一把“交椅”(胡床有背,以为依靠,所以叫“椅”)。另外对于古人吃什么大体也应有个了解。我写了一部《中国饮食文化史》,先秦吃什么,其实先秦烹饪技艺很粗陋。现在吃的炒菜是从宋代开始的,为什么宋代才开始?是应着市场化,因为人来了就要吃,炒是最快,熬、煮、炖,头天晚上就得弄上。

锅早就有,但不是炒菜的锅,都是煮、炖的,先秦很多菜肴是不入味的,羹才调味。古代的肉就是煮、烤、蒸、炙,或晒干了吃。《论语》中介绍孔子生活习惯,说他“不得其酱不食”,肉加工熟了之后蘸酱吃,不同的肉要配不同的酱,如果“酱”配的不对,孔子不吃。头几年发掘魏王墓,出土的酱有一百多种。现在的酱非常简单了,当然即使古代的酱传下来,现代人也难以接受了,例如蚂蚁酱、虫子卵酱,青蛙酱……

大家对文史感兴趣,首先要在史上下功夫,求得一个真相,才会对那个时代有深刻的理解。

(本文据王学泰先生在东方出版社组织的读书日活动上的发言整理,有删节。)

王学泰(1942年12月——2018年1月12日),著名中国游民与流民文化问题研究专家。著有《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中国人的幽默》《监狱琐记》《中国饮食文化史》《中国人的饮食世界》《坎坷半生唯嗜书》《写在历史的边上》《水浒与江湖》《中国流民》《清词丽句细评量》《重读江湖》《中国古典诗歌要籍丛谈》等。

自通范文网 https://www.476k.com Copyright © 2018-2024 . 自通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自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8025769号-17

Top